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自动检测技术》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

周鹏远 李泽畅

沧州师范学院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河北 沧州 061000

摘要:以“课程思政进课堂”为背景,深入挖掘《自动检测技术》课程思政元素,介绍课程思政探索中的具体举措。并且以压电传感器为模板深入介绍了基于BOPPPS这一有效教学模式的课程,即思政教育具体教学的实施过程。旨在提高思政教育,让思政潜移默化的融入专业课教学。

关键词:自动检测技术;课程思政;BOPPPS

《自动检测技术》课程是自动化专业核心专业课之一,自动检测技术是当今工程领域提取信息的关键技术,同时也是现代控制、信息系统和各种自动化装备等现代工程收集信息的重要手段,它广泛应用于检测与控制这两个领域,且自动检测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对国民生产、生活等方面也非常重要。实施自动检测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可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拥有爱国情怀、责任担当、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团队合作能力等,努力成为国家重点栽培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1]。

目前教学对象主要是00后的本科学生,因为短视频平台的兴起,获取资讯变得更加便捷,他们思维更加开放活跃,对实物往往有着更多的认识,想法更加天马行空,对思政内容的理解有着自己的坚持。如若生硬化地讲解思政内容,学生可能是充耳不闻,甚至产生厌烦情绪。因此如今成功的思政教学,应该更讲究潜移默化和找准切合的切入点。找到本课程的思政切入点,思政教学讲究方式方法,成为当前思政进课堂的重中之重。

1思政探索的具体措施

为了更好的推进《自动检测技术》这门课程的思政建设,作者采取了以下举措:

1.1思政内容融入大纲

教学大纲是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思维模板,同时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标准。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将思政目的和思政内容编入大纲,在价值引领目标中体现出课程思政教学的要求,重点突出对学生三观的引领,品质的培养。

1.2在授课环节融入思想政治内容

根据本门课程的特点,在课程概述内容的讲述中,实际案例和故事案例用于辅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起到学生从显性知识理解到隐性德育感悟的桥梁作用。例如:概论部分介绍中国古代指南针、记里鼓车的工作原理;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部分引入“桥梁安全检测技术”;电阻传感器部分介绍纳米传感器等现代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等。

1.3教学方法的改革

改变传统思政教学时老师讲,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利用丰富的线上教学资源,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授课模式。为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要将学生放在课程的主体位置,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将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练习有机结合起来,例如课前预习可以利用雨课堂,将课程的任务书、PPT、相关课程资料上传至线上,给学生提供充分预习的机会。课堂教学可以利用实验室的设备,安排学生分组完成实操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课后作业要充分结合课程内容以体现出对学生整体素质的考查。

1.4改革唯分数论的考核方式

在授课过程中加入相应德育目标的评价,教学中要反思是否完成了本节课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在过程性评价和期末评价中,要体现出对学生思政素养以及实践能力的考查。

2课堂教学案例

根据思政目标,并基于工程认证的OBE理念,设计反向的教学环节,在确立学生学习主体的前提条件下,在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决定采用BOPPPS有效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下面以压电传感器的课程教学为例,介绍BOPPPS教学模式的五个环节[2]。

2.1 Step B(导入)

通过介绍地震前发生地光的现象以及产生地光的原因,引出本节课程的内容—压电效应,同时进行利用自然现象进行灾难规避观念的渗透。

2.2 Step O(学习目标)

布置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目标。其中包括,知识目标:理解压电效应及电荷放大器原理,掌握压电式传感器的基本应用。能力目标:让其能够正确利用压电传感器设计检测系统,将被测对象数据正确检测出来。思政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号召学生积极探索自然与人文科学。

2.3 Step P1(前测)

布置问题:地光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以及与本节课所学的压电传感器的联系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作答。

2.4 Step P2+P3(参与式学习和后测)

此过程要注重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度,但也不能忽略后测对于课堂学习程度的反映。因此该环节参与式学习和后测交替进行,此环节分为五个部分,每个环节内嵌思政元素。五部分如下:

压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教师讲授+雨课堂布置习题。提高学生分清重难点,把握知识要点的能力。

压电传感器原理与地震地光现象的联系:以小组为单位,用雨课堂展示讲解。培养学生善于探索,求知精神。

压电传感器硬件电路设计:雨课堂—主题讨论—互相讲解电路设计思路—评出优秀方案。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团结协助。

压电传感器元件选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分小组讨论方案合理性—小组互评—教师点评。鼓励青年学生为国家艰苦奋斗、矢志不渝、做时代引路人。

测试与创新提高:压电传感器在实际中的重要应用;课下布置作业。培养学生恪守自然人文科学以及自主创新的精神。

2.5 Step S(总结)

通过思维导图进行总结,启发学生理解压电传感器的检测原理以及相关应用,使用压电传感器设计检测系统是最终目标。学生通过自身体会地震预测挽救的经济损失和人员损失,激发本课程的学习热情和探索激情。

3总结

专业课的思政改革绝不是一步到位的,其是一个长期摸索的过程,并且短时期也很难看到较为明显的成果,它更像是在无声中逐步渗透的过程。思政的教学形式更不是单一的,它可以是几张图片、一则新闻、一段动人的视频、以及学生和教师的亲身经历等,重要的是让学生共情,真正让内化的情绪驱动实际的行为。而作为教师,要善于观察,用心倾听学生的声音,深挖专业思政元素,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高君.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效应[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2) :122-128.

郑刚,韩伟,李贞源.综合教学目标导向的课程教学体系创新——基于BOPPPS方法的探索[J].高教学刊,2024,10(15):63-6671

作者简介:

周鹏远(1990.12),男,汉,河北省沧州市,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智能控制的研究。

李泽畅(2006.9),女,汉,河北省保定市,本科学生,主要从事自动化专业的学习。

课题项目:2024年度河北省应用技术大学研究会课题《《自动检测技术》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探索与实践》(JY2024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