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海上石油开采安全生产管理问题及改善措施

作者

孟祥松

大港油田赵东采油管理区 天津滨海新区 300280

一、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体系不完善

海上石油开采中,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不完备是造成各类事故常常发生的一大因素,从数字上看,十年前全球范围内此类事故所造成的直接损失有几百亿美元,而不能直接量化的隐形损失就更加难以计算。这种不完美的管理体系不只是没有相应的规定制度来执行,而且缺乏相应的力度去执行,一家国际石油公司在管理上漏洞百出,没能对钻井平台安全问题保持应有的敏感度并立即解决其安全隐患,致使最终发生了原油泄漏的重大安全事故,并且该事故对周边生态造成毁灭性打击的同时还令该企业蒙受着难以挽回的经济和声誉上的损失。

1.2 安全培训与意识不足

海上石油开采行业里,安全培训和意识的缺乏是造成事故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统计表明,近十年来全球海上石油开采事故当中, 60% 以上都是因为人的错误引起的,而且这些错误大多同员工的安全意识淡薄以及没有得到充分的培训有关。比如 2010 年墨西哥湾发生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事故,就是由于没有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来执行并且员工对潜在危险的认识不够充分而导致的惨剧,该事故造成11 名工人丧生,并且给海洋环境带来了长久的破坏。

二、安全生产管理改善措施

2.1 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海上石油开采作业环境复杂,风险系数高,所以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是保证作业安全的基础。管理体系的完善要符合国际安全标准,比如 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还要结合海上石油开采的特性,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规范。可以采用风险评估模型,比如故障树分析(FTA)和事件树分析(ETA),对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和评价,进而制定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管理体系的完善还要包含定期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保证所有的安全设备和措施都处于最佳状态。

2.2 加强安全培训与文化建设

安全生产经营关系着人员安全和环境保护,增强安全经营培训和文化营造有利于提高整体安全经营水平,依据国际石油工业安全协会的相关数据,有超过七成的海上石油发生事故是由于人的操作失误,这就体现了加强安全培训是非常重要的。借助定时的安全经营培训活动,员工能够学到最近的安全经营知识和操作技巧,并且能更好地防范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如采用行为安全考察(BBS)模型去开展安全观察,倡导员工相互监督,随时纠正错误举动,这样做就明显改进了作业现场的安全生产水平。安全文化的创建要自上而下,从领导到一线员工都要形成全员参与的氛围,通过加大安全方面的培训,加强员工对潜在危险的察觉和防范能力,就能削减事故预兆,从而免除大事故。

三、应用先进技术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3.1 引入智能化监控系统

海上石油开采里,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碰上很多麻烦,引入智能化监控系统成了改进安全管理水平的重点之举,智能化监控体系利用前沿的传感器技术,处理数据的能力以及人工智能算法,做到对海上石油平台的运作状况实施即时监测,尽早察觉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如安装精准度较高的温度与压力传感器之后,该系统就能持续全天 24 小时无间断地观测要害机器的运作参数,如果这些参数超标,系统就会自动警报并实施相应的防范动作。智能化监控系统不但提升了事故预防的效率,而且依靠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模型,深入挖掘历史事故数据,预估并识别风险模式,像通过剖析历史事故案例,系统就能找出某些设备或者操作流程里常出现的问题,进而给出改善意见,这样的依靠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撑体系,让安全管理变得更加科学准确。智能化监控系统在加强应急反应能力上同样有着很大的潜力,在紧急状况下,系统可以马上评判事故波及范围,自动启动应急预案,引领现场人员有效地应对事故。比如当出现泄漏事故的时候,系统就能马上算出泄漏扩散模型,给救援人员送上最好的对策,通过模拟和预估,智能化监控系统把事故反应时间大幅缩减,改善了事故处理的效率和安全性。

3.2 利用大数据分析预防事故

安全生产经营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根基,依靠大数据分析预知事故,这是提升安全经营水平的关键途径,通过搜集并剖析海上作业的各种数据,涵盖设备运作参数、环境监测数据、过往事故记录等,就能形成一个全面的风险评价模型。以钻井平台的振动数据来看,借助实时监控,再融合机器学习算法,就能预估设备的潜在毛病,从而在事故出现之前实施维修和调节,而且大数据分析还能找出事故产生的模式和走向,给制订更为有效的防范办法赋予科学依照。

四、应急预案与事故处理

4.1 制定有效的应急预案

海上石油开采领域,制订有效的应急预案是保障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环节,遭遇极端天气状况,设备出现故障,人为失误等风险时,一份详尽的应急预案可以明显缩减事故之后所造成的损失。以国际石油工业环境保护协会的数据为例,2010 年墨西哥湾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发生爆炸,造成 11 名工人死亡,并且大量原油泄漏,其影响时间长达数月,给经济和环境带来极大破坏。应急预案应该包含清楚的事故辨识,迅速应对的机制,疏散路线,救援资源分配以及同地方政府和应急服务部门协作的内容,而且要定期开展演练并加以评定,保证在实际情形下能高效运作。

4.2 事故处理与事后恢复

海上石油开采作业具有特殊性,一旦发生事故,其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所以制定有效的应急预案和事故处理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在事故处理上,要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保证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快速控制事故态势。根据国际石油工业的经验,事故发生后应急响应时间的缩短,可以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在事后恢复上,要立即开展事故原因调查,利用事故分析模型,找出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恢复工作应该包含环境恢复、设备修理、人员心理辅导等很多方面,在恢复期间,可以参考日本福岛核事故之后的“福岛复兴计划”,制订全面的恢复计划,保证海上石油开采活动可以安全、有序地恢复。

参考文献:

[1] 赵猛 , 王欢 . 油田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探讨 [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全文版) 工程技术, 2024(8):072-075 .

[2] 陈桂军 , 吴豹 . 采油生产过程中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措施 [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2022(7):14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