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措施探析
陈盈
黄石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湖北黄石 43500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城镇建设步伐的不断推进,建筑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各城市的建筑施工数量不断增加,且施工规模持续扩大,这则对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为建设出美观、优质、安全的建筑物,更好地延伸建筑物应用年限,在实际施工环节,不仅需要施工人员科学运用规范的施工技术,而且还要做好施工管理工作,以及时发现并解决项目建设期间潜在的质量问题。为此,施工单位与管理人员必须深刻意识到工程管理的重要性,通过有效、专业的工程管理工作,来全面去除施工期间的隐患问题,进而显著提升工程施工质量,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正常进行。
1 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意义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一个高质量管理工作,不仅是确保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也是节省成本支出,避免资源不必要浪费情况发生的重要手段,因此,做好工程管理工作,可以使企业通过项目建设而实现理想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实力。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涉及到诸多内容,如项目策划、设计、施工、验收等,通过对这些环节的严格把控,可以切实保证项目施工严格按照既定目标高效、有序推进。同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运用到大量的施工材料、施工机械及施工技术,而通过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协调各方资源,确保各道施工工序实现紧密衔接,避免出现施工延误、材料浪费、设备损坏等现象,进而保证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达到预期目标。可见,建筑工程管理的科学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为保证项目在合同规定期限内保质保量的完工,必须要做好工程施工管理工作,进而为我国建筑领域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措施
2.1 完善质量管理责任制
相关单位在房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应当完善质量管理责任机制,确保参与施工建设的每个部门、每个单位、每位人员都清楚自己的职责和权限,形成一个完整高效的质量检测体系和架构,提高管理品质和效率。在此期间,相关主体单位应当设定严谨的质量管理责任清单,明确每个部门、岗位、个人的质量管理职责。相关清单应当覆盖从设计、施工到验收等多个环节,需要每个参与者清楚自己的权限职责,对违反质量管理规定的行为,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责任追究机制应当公开、公正、透明,保证每位参与者都能得到公平对待。同时,相关单位还需要定期对参与人员进行质量教育培训,提高其质量管理能力。培训内容包含质量管理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质量管理方法和技术。并健全质量监督和检查机制,定期对工程质量实行检查和评估,而监督和检查活动需要覆盖所有环节和参与者,保证每个环节都能得到有效监控与管理。最后,相关单位还需健全质量激励机制,为质量管理中表现突出的部门、岗位、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每一位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实现对质量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和优化。
2.2 引进数字化质量管理模式
现阶段,在房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相关单位需引进数字化质量管理模式,使管理品质和效率得到有效提升。数字化质量管理主要依托数字化工具、信息化手段,加强对施工过程、细节的把关控制,要求相关单位建立完整的数字化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包含对质量信息的收集整理以及对质量问题的分析评价等一系列过程。为此,相关单位需要在施工现场部署传感器,采集大量数据信息。之后,基于人工智能系统、大数据系统,构建相应的质量评估模型和架构,对施工工艺参数、施工材料质量、施工机械设备状态进行严格评估,做到对施工工艺、施工过程的严格把关,以保证施工活动的高效开展。另外,相关单位也应当依托建筑信息模型(BIM)系统,结合数字化资源,建立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体系,相关平台囊括了房屋建筑工程前期项目设计、施工现场材料验收、施工工艺控制及施工质量评测等多方面内容,做好对每个施工环节的质量把关,能有效提升管理品质和效率。在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可利用无人机进行高空作业监控,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同时,使用智能监控系统对塔吊、施工升降机等机械设备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现异常立即报警,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和质量问题。此外,还采用 3D 打印技术制作建筑模型,用于施工前模拟和工艺优化。此外,项目团队利用 BIM 技术,构建了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体系。在项目设计阶段,BIM 可用于碰撞检测和能耗分析,优化设计方案。在施工阶段,BIM 与现场施工进度同步更新,可以实现施工过程的可视化管理。在验收阶段,BIM 作为质量评测依据,可以确保验收标准的统一性和准确性。此外,BIM 还可用于后期运维管理,为建筑物的长期使用提供数据支持。
2.3 提高工程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
管理人员作为工程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主体,因此,若想进一步提升工程管理效果,必须要保证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养与较强的专业能力,为此,施工单位应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阶段性评估和审查管理人员的能力是否满足相关要求,并根据审查结论来做出针对的培训与加强。这样一来,当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得到提升后,会更加熟练的处理工程施工中的各项问题,进而进一步提高工程管理水平。针对建筑工程来说,管理人员自身的责任意识极为重要,如果能够对项目管理知识做到全面、清晰的了解,熟练掌握相关管理规定及法规制度,并基于当前管理现状来对管理方式进行不断优化与提升,则会让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与进步。目前,随着新技术与新工艺不断的融入到建筑工程之中,使得工程管理工作难度得到显著提升,如果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不能及时得到加强,必然难以适应当前的工程管理节奏,因此,企业应定期开展教育培训工作,邀请业内专家来进行领先管理知识与技巧的传授,帮助管理人员不断学习与接纳新的管理办法,如此便为工程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结束语
总的来说,健全的项目管理制度能够明确责任分工,提升管理效率,确保各环节有序衔接。先进的施工技术与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有助于减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为优化措施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优化建筑工程管理已成为推动行业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进而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助推我国建筑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晓芳 . 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J]. 中国住宅设施 ,2024,(S1):90-92.
[2] 李仲宏 .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对策研究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电子版 ),2024,(36):41-43.
[3] 蒋成思 .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思考 [J]. 科技与创新 ,2024,(21):109-111.
[4] 赵智强 , 田志明 . 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途径分析 [J].低碳世界 ,2024,14(07):91-93.
[5] 孙尚然 , 梁晓辉 , 张存刚 . 浅谈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路径 [J]. 散装水泥 ,2024,(03):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