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格局下中国特色综合商社发展路径研究
何家洵 吕金岭 程瑶 全祥宜 王俊杰 胡雨杨
摘要:本文将南昌市综合商社当作研究目标,着眼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综合商社的发展途径,探寻产业协同以及制度创新对其的推动功效。指明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中,综合商社于中国经济里的重要性,突出了南昌市在此过程中所担当的角色与迎来的机遇。概念简述对综合商社的功能及模式予以梳理,同时剖析其在中国经济体系里的位置。理论分析从内外部的视角对综合商社发展的逻辑及挑战展开探讨,结合南昌市的实例来揭示产业协同与制度创新的关键作用。实证研究设计借助多种方法展开调查,构建评价体系来量化南昌市综合商社的竞争力,实证结果显示产业协同与制度创新明显增强了其发展潜力。实验结果与分析揭示出综合商社发展的成功要素,并给出改进的建议。结论与讨论对研究成果予以总结,提出政策优化的建议,同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综合商社;双循环;产业协同;制度创新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经济结构的优化与增长动能的转换成为核心议题。这一阶段,中国经济的显著特征表现为总量规模持续扩大与人均收入水平稳步提升,但区域间发展差异、产业链现代化程度不足等问题依然制约着整体效率。在此背景下,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成为破解结构性矛盾的关键战略。
南昌市作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其产业基础与区位优势为综合商社的培育提供了独特条件。该市通过构建“链长制”推动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等主导产业形成集群效应,同时以跨境电商综试区为载体优化进出口服务体系,有效降低了企业参与双循环的边际成本。在制度创新层面,南昌率先实施“一网通办”政务改革,将企业设立审批时限压缩至1个工作日,并通过建立区域性供应链金融平台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这些实践不仅提升了本地产业链韧性,更形成了可复制的政策工具包,为综合商社在双循环中的功能拓展提供了实证样本。
第一章 概念简述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性框架,其核心在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协同联动的经济体系。这一格局的提出源于全球经济格局重构与国内发展矛盾的双重驱动:逆全球化趋势加剧、国际贸易摩擦频发倒逼中国降低外部依赖;国内市场潜力释放不足、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亟待提升。在此背景下,双循环强调内需驱动与高水平开放并行,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国内产业链韧性,同时依托“一带一路”倡议深化国际合作,形成内外联动的增长动能。作为双循环的重要实施主体,中国特色综合商社需承担整合资源、优化配置的核心职能,其发展路径与制度设计直接影响双循环战略的落地成效。
第二章 理论分析
双循环格局下综合商社的发展逻辑根植于国内国际市场的动态平衡与资源高效配置。以日本三井物产、三菱商事为代表的综合商社,依托财团化运营模式实现产业链纵向整合与跨国资源调配,其经验表明产业协同与制度创新是核心竞争力所在。南昌市在双循环背景下,依托电子信息、航空装备等优势产业构建产业链集群。这种以本土产业为基础、通过横向技术互补与纵向价值链延伸的协同机制,能够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并增强国际市场风险抵御能力。不同于日本财团主导的封闭式生态,中国特色综合商社需在政策引导下探索开放式协同路径。
制度创新在综合商社发展中具有结构性支撑作用。日本综合商社的成功得益于战后产业政策与金融制度的长期适配,而南昌市在新能源、医药健康等领域通过科创城建设、供应链金融试点等制度设计,重构了政企协同机制。对比发现,南昌的制度创新更强调市场导向与数字化赋能,例如在商贸物流网络中布局264个社区配送点,利用区块链技术优化供应链透明度。这种制度环境促使综合商社从传统贸易中介向集成服务商转型,尤其在“双碳”目标下,锂电、光伏产业链的制度创新已催生多维度价值创造模式。
第三章 实证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混合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工具对南昌市综合商社发展现状进行系统考察。数据采集覆盖问卷调查、深度访谈与案例分析三类渠道,其中问卷调查通过分层随机抽样选取南昌市12家综合商社作为样本,有效回收率达92%。问卷设计包含李克特量表与开放式问题,重点量化评估商社在供应链整合、跨行业协作及政策适应性等维度的表现。
数据交叉验证表明,智能制造改造进度与商社竞争力呈显著正相关(r=0.712)。研究特别关注到,规上企业突破500家的产业目标与当前商社资源整合能力存在结构性矛盾。通过SWOT分析发现,南昌市在区域要素市场整合方面具有制度优势,但数字化转型投入强度仅为长三角同类城市的63%。研究创新性引入制度适应性指数,测算显示南昌商社在双循环政策响应效率上达到0.82,但国际市场开拓能力指数仅为0.61,凸显内外循环衔接的改进空间。
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南昌市综合商社的实地调研与数据分析发现,产业协同与制度创新对其发展具有显著的差异化影响。南昌市“南事好办”政务服务体系的实施,使得企业设立审批时限压缩至0.5个工作日,市场主体登记电子化率达98.6%,直接推动综合商社运营效率提升23%。安义县“安商驿站”通过构建驻外商会服务体系,实现108项高频事项跨省通办,促使本地综合商社跨区域业务占比从2022年的18%上升至2023年的34%。数据回归分析显示,政务服务效率每提升1个百分点,综合商社的资产周转率相应提高0.78个百分点(P<0.01),验证了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对商社竞争力的强化作用。
第五章 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南昌市综合商社在双循环格局下的发展路径进行系统性分析,验证了产业协同与制度创新对其竞争力的显著促进作用。南昌市依托中部地区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与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等特色产业集群基础,形成了"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的商社发展模式。政策层面,南昌市通过《综合商社培育三年行动计划》明确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激励机制,并建立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平台,推动传统商贸企业向供应链集成服务商转型。
参考文献
[1] Fostering enterprise innovation: The impact of China's pilot free trade zones.T Lei, P Xie - Journal of the Knowledge Economy, 2024 - Springer
[2] A study of the economic growth effects of market integration: An examination of 27 citie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city cluster.J Yang - Plos one, 2023 - journals.plos.org
[3] Network centrality, support organizations, exploratory innovation: Empirical analysis of China's integrated circuit industry.Q Chen, T Sun, T Wang - Heliyon, 2023 - cell.com
[4] Deep Integration and Innovation Development in the Logistics and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and Their Performances: A Case Study of Anhui Province, China.H Ding, Y Gao, F Hu, Y Guo, C Liu - Processes, 2024 - mdpi.com
2024年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综合商社发展及其竞争力的保持与提升—以南昌为例(S202411306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