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水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对策及措施

作者

吴少妹

海南国为亿科环境有限公司 海南 海口 570100

摘要:人们环保意识和我国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水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是主要环保工作。水环境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的生态安全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相关人员应开展城市水环境治理与污染控制策略研究,对于保护城市水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水环境治理;污染控制;措施

引言

水质监测与水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及生态环境的稳定和谐具有重大意义。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及时发现水质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水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也在高效生物处理、高级氧化与还原技术以及集成化与智能化治理系统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为有效解决水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保障。

1水环境污染特征

水环境污染问题主要表现出了以下四大特征。首先,污染源多。流域水污染源比较多,工业生产、农业生产、畜禽养殖以及生活污水等都会对水环境产生污染。社会经济发展的各行各业排放出的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物质、有机污染物和氮磷元素,对水环境的影响非常大。其次,污染持续性强。重金属污染物、有机污染物等在水环境中表现出了明显的持久性特征。如果不对其进行彻底的处理,必然会对水生态的健康发展产生影响,对人类的身体健康产生威胁。再次,动态变化性。水生态系统的运行,受到水文、季节以及气象等因素的影响非常大。在这些因素发生变化的同时,污染特征也会随之改变。最后,区域差异性。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地理环境特征、不同的气候条件,不同的产业结构,其在发展过程中引起的水环境污染问题也存在明显差异。

2水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对策

2.1完善监测数据管理与共享机制

构建完善的监测数据管理机制,保障数据的精准性和全面性。此外,应推动监测数据的共享和公开,促进不同部门和机构之间的协同和信息流通,提升水环境管理的效能。(1)建立健全的监测数据管理体系。例如,某城市建立了统一的水环境监测数据管理平台,对所有监测数据进行集中存储、管理和分析,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2)促进监测数据的共享和公开。例如,某省份通过建立水环境监测数据共享平台,向公众和相关机构公开监测数据,促进了信息交流和协作,提高了水环境管理的效率。(3)制定数据共享的标准和规范。例如,某地区制定了水环境监测数据共享的标准和规范,明确了数据共享的范围、格式和权限,确保了数据共享的安全性和准确性。(4)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对监测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和分析。例如,某城市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对监测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和分析,挖掘有价值的信息,为水环境管理提供科学支持。

2.2物理防治技术

物理防治技术是通过利用物理手段去除水体中的悬浮物和部分溶解性污染物。这些方法不仅操作简便,而且通常成本较低,适用于初级处理和应急处理。具体包括以下几种主要方法:(1)沉淀:沉淀法通过重力的作用,使较大的悬浮颗粒沉降到容器底部,从而从水体中分离出来。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处理含有泥沙、固体杂质的水体。沉淀池是常用的设施,通过调节水流速度和池体设计,可以提高沉淀效果。(2)过滤:过滤法通过物理屏障(如滤层或滤膜)将水中的悬浮颗粒物截留在滤层表面或内部。常见的过滤介质包括砂滤、碳滤和纤维滤等。过滤技术不仅能有效去除悬浮物,还能部分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微生物。(3)吸附:吸附法利用吸附剂(如活性炭、沸石等)对水中的溶解性污染物进行物理吸附,使其聚集在吸附剂表面,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这种方法对去除色度、异味、有机污染物具有显著效果。

2.3加强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保障河流的水质安全和生态健康,我们迫切需要加速推进污水处理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升级。对此,相关部门需结合实际情况,新建污水处理厂,对现有设施进行技术更新和扩容。在设计和构建污水处理厂时,应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工艺,如生物处理技术、膜处理技术以及其他物理化学处理方法,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和质量。此外,充分利用现有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也是提升水质管理效率的关键。对此,相关企业需扩大处理厂的处理范围,将更多的污水引入已有的高效处理系统,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污水处理的集约化和标准化。为实现污水“零排放”的目标,还应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实施严格的监控和质量控制措施,探索和推广水再利用技术,增强水资源的可持续性。

2.4推动水资源循环利用与节水型社会建设

水资源循环利用是降低对自然水资源依赖、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途径。为此在城市中要注意推广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和管理模式,如雨水收集利用、中水回用等。另外还要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技术支持和公众参与等方式,形成全社会共同节约水资源的良好氛围。例如,可以制定用水定额和用水计划管理制度,加大用水监管和执法力度;推广节水器具和设备,提高用水效率;开展节水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公众节水意识等。

2.5加强监测人员的培训

监测人员是实施水环境监测的关键,其专业技能和环保意识直接影响到监测工作的质量。因此,对监测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不仅要增强他们使用新技术、新设备的能力,还要提升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职业道德。这种培训应该包括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现场操作技能的训练,确保监测人员能够全面理解和掌握水环境监测的标准方法和流程。同时,还应该强调数据的诚信性和透明性,培养监测人员严谨的工作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确保他们能够准确、高效地完成监测任务。通过提升监测人员的整体素质,可以有效提高整个监测体系的专业性和可靠性,为水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作出更大的贡献。

2.6强化思想,提升全社会水环境保护意识

城市污水处理面临诸多困境,大量未经充分处理的污水直排入城市周围的水体,加剧了水质的恶化,同时也对市民的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在改善城市水环境的过程中,单纯依赖相关部门的力量,水环境治理的成效将受限,提高治理效率也会变得困难。预防措施在水环境管理中占据关键地位,因此,有必要强化水环境保护的公众宣传,激发所有城市居民参与水环境治理的积极性。同时,治理机构需加强监管,发现污水非法排放,应迅速追查源头,并鼓励市民积极举报此类违法行为,以严厉的惩罚措施遏制污染行为的发生。为了提高监测效率,职能机构可在全市及周边水域布设监控设施,扩大监控覆盖面,一旦发现污染行为,能立即发出警报,使得治理机构能及时介入处理。总之,鉴于水环境治理的紧迫性,需要全民共同参与,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市民对水污染问题的认识,通过在公共场所展示水环境保护的信息,广泛传播保护水环境的方法,对提高我国城市的水环境管理水平和防治水平,普及我国的水环境保护技术手段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目前,可以利用物理治理手段对水环境污染进行控制和改善。而要想构建稳定健康的水生态系统,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从源头上加强水环境污染物的控制,加强水环境污染排放总量的控制,加强水环境污染情况的监测与预警,并在第一时间对其进行生态修复。

参考文献

[1]赵会芳,熊巍,刘金亮.河湖水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对策及措施[J].化工管理,2024(29):79-82.

[2]胡子安.河湖水环境问题与治理对策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2(12):55-58.

[3]诸青,黄伟.城市河湖水环境修复的探讨--以东湖为例[C]//2022年第十届水生态大会论文集.20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