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小学数学教学的机遇与挑战
吴艳春
金陵汇淳学校
摘要: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基于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的内容,从两、三位数乘除法、量的认识与转换、图形与空间、分数初步等方面,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以期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工智能;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苏教版
引言: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摆在广大小学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拟从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的若干章节入手,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一、人工智能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智能化教学设计,提升教学精准度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教师更加精准、高效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例如,在教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时,教师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自动生成大量相关的练习题,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动态调整题目难度,实现个性化教学。同时,人工智能还可以分析学生的答题数据,发现共性问题,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针对性建议,优化教学决策。这样不仅减轻了教师备课压力,也使得教学设计更加精准、高效。
(二)丰富多样的智能学习资源,拓展学生视野
人工智能技术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数学学习资源[1]。在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学生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学习平台,获取形式多样的微课、动画、游戏等学习材料,加深对分数概念的理解。人工智能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智能推荐个性化的学习资源,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开展自主学习,拓展知识视野,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智能化教学互动,提高学习参与度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增强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活跃课堂氛围。例如,在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时,教师可以利用人工智能互动系统,设计问答、抢答、投票等互动环节,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还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社交平台,开展小组协作、交流讨论等活动,加强彼此间的沟通和合作。在轻松愉悦的人机交互和生生互动中,学生能够保持高度的学习参与度和专注力,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
二、人工智能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智能化教学应用水平有待提升
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还比较有限,许多学校和教师对此认识不够,缺乏相应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资源,难以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优势。同时,现有的人工智能教育产品同质化严重,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无法很好地满足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需求。教师在应用人工智能教学的过程中,缺乏系统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指导,智能化教学效果难以保证[2]。
(二)数学教师的智能化教学能力亟待加强
小学数学教师普遍缺乏人工智能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对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认识模糊,不知道如何将其与数学学科教学有机结合。部分教师担心人工智能会取代教师的作用,产生抵触情绪,不愿意主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影响了教学创新的步伐。教师自身的智能化教学能力不足,无法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优势,难以适应智能时代的教学要求。
(三)智能化学习环境下学生能力发展不平衡
学生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接受程度参差不齐,使用人工智能辅助学习的效果有差异。部分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难以适应人工智能学习环境,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容易产生依赖心理和挫败感。部分学生则过度沉溺于人工智能游戏或社交软件,影响了正常的数学学习。且智能学习环境可能加剧学生间能力差距,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支持与关注不足,造成新的教育不公。
三、新时代小学数学教学应对人工智能挑战的策略
(一)构建智能化教学环境,完善技术支撑体系
学校要加大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力度,为数学教学应用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选择优质的人工智能教育平台和工具,丰富智能化教学手段。开发契合小学数学教学需求的人工智能应用产品,提高实用性和针对性。例如,在教学“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可以利用人工智能自适应练习系统,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个性化作业,并实时诊断学生的学习困难,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反馈,构建高效的个性化学习系统。
(二)强化教师智能化教学能力培养,创新教学模式
加强小学数学教师人工智能教学能力培训,帮助教师掌握人工智能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深入理解人工智能赋能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的意义,增强运用人工智能的信心和积极性。鼓励教师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数学教学各环节中的应用路径,开展智能化教学实践、反思总结,构建符合人工智能时代要求的教学新模式。例如,教师可以设计基于人工智能的“解决问题的间隔排列”实践任务,引导学生通过人工智能工具收集和分析数据,得出规律性结论,形成解决问题的新策略,提升数学建模和计算思维能力。
(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核心素养
充分考虑学生在人工智能学习环境中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更多人性化关怀和个别指导,增强其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对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则要给予更多的探究空间和拓展资源,引导其挖掘人工智能的创新应用。同时,加强学生人工智能素养教育,提高其科学应用人工智能的意识和能力,树立正确的技术价值观,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例如,教师可以创设“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人工智能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利用人工智能工具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获得直观感悟,加深理解,提升数学抽象思维能力,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结语
人工智能时代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种种问题,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要树立科学的智能教育理念,加强人工智能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着力提升教师的智能教学素养,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促进其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不断推动小学数学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数学基础。只有主动应变、与时俱进,才能让人工智能技术真正成为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得力助手,开创小学数学教育的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1]张炎.人工智能时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问题与澄明[J].大众文摘,2024(22):0090-0092.
[2]张钰苑.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学:机遇、挑战与教学应对[J].宜宾学院学报,2024,24(1):7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