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乡镇幼儿园中班幼儿的语言能力
陆娟娟
榆中县恩泽幼儿园 730100
摘要:语言能力是幼儿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认知、社交和情感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然而,受诸多因素制约,乡镇幼儿园在培养中班幼儿语言能力方面仍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培养原则、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对策三个方面,对培养乡镇幼儿园中班幼儿语言能力的有效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为乡镇幼儿园语言教育教学实践提供有益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乡镇幼儿园;中班幼儿;语言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重要工具,也是幼儿认知世界、发展智力的关键。在幼儿园教育中,培养幼儿语言能力是一项十分重要且极富挑战的任务。然而,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办园条件有限等原因,乡镇幼儿园在开展语言教育方面往往面临更多困难。
一、培养乡镇幼儿园中班幼儿语言能力的基本原则
(一)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幼儿的语言发展
幼儿语言发展水平和特点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应充分考虑这一点,采取因材施教的策略。语言发展较快的幼儿,可给予更多语言刺激和挑战,引导他们尝试使用较为复杂、抽象的语言;语言发展相对滞后的幼儿,则要给予更多关注和帮助,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游戏活动,循序渐进地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二)在游戏和生活中学习语言,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游戏和日常生活情境是幼儿学习语言的理想场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游戏和生活情境,创设丰富多元的语言环境,以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教师可组织幼儿开展角色扮演游戏,鼓励幼儿用语言进行交流表达;利用吃饭、穿衣等日常生活场景,引导幼儿学习相关语言表达;开展诗歌朗诵、童话剧表演等丰富多彩的语言表演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运用语言。
(三)注重语言的生活化和实用性,提高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
语言来源于生活,最终又服务于生活。因此,在培养幼儿语言能力时,教师要注重语言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和实用性。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生活,用语言描述身边的人和事,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开展一些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语言实践活动,如模拟购物、打电话、讲故事等,让幼儿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和运用语言;鼓励幼儿多与他人交流,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提高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二、乡镇幼儿园在培养中班幼儿语言能力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语言教学方式单一化,缺乏生动活泼的教学设计
目前,不少乡镇幼儿园的语言教学仍然沿袭传统的灌输式、说教式的教学模式,教师“一言堂”,幼儿被动接受。这种单向度的教学方式难以调动幼儿学习语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不利于幼儿语言能力的提升。同时,一些教师在教学设计上缺乏创新意识,教学形式单一,缺少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语言活动,导致教学过程枯燥乏味,难以吸引和保持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语言教学内容脱离幼儿生活实际,缺乏针对性和趣味性
语言教学内容的选择对于提高教学效果至关重要。然而,部分乡镇幼儿园在教材选用上存在盲目性,所选教材脱离幼儿的生活实际,缺乏趣味性和针对性。一些教师为了追赶教学进度,不顾幼儿的接受能力,硬性要求幼儿掌握超出其发展水平的语言知识,导致教学内容难度过大,幼儿学习起来吃力且缺乏兴趣,影响了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1]。
(三)师资力量薄弱,缺乏专业的语言教育指导
乡镇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专业素质有待提高。部分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教师欠缺系统的学前教育专业训练,语言教育理论知识储备不足,实践指导经验乏。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一些教师更多依赖个人经验组织实施教学,科学性与针对性不够,难以为幼儿语言发展提供专业、高效的引导。同时,乡镇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机会相对较少,缺乏与外界交流学习的渠道,难以适时了解和掌握前沿的语言教育理念与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专业水平的持续提升。 三、培养乡镇幼儿园中班幼儿语言能力的有效对策
(一)优化语言环境,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
良好的语言环境是幼儿语言学习和发展的基础。乡镇幼儿园要注重优化语言环境,为幼儿营造一个浸润式的语言学习氛围。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室、走廊等区域布置丰富多彩的语言环境,如张贴图画、儿歌、谜语等,让幼儿随时随地接触语言;利用主题墙、作品展示栏等,展示幼儿的语言作品,并配以简洁生动的文字说明,引导幼儿学习欣赏、评价语言作品;定期举办亲子语言活动,引导家长与幼儿加强语言交流互动,形成家园共育合力,共同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
(二)创新语言活动形式,提高语言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乡镇幼儿园要积极创新语言活动形式,采用灵活多样、寓教于乐的方式开展语言教学。例如,开展语言表演游戏,组织幼儿扮演不同角色,用语言展开表演和交流;开展绘本分享会,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复述绘本故事,畅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利用节日、时令、社会热点等契机,开展主题语言活动,组织幼儿开展诗歌朗诵、故事表演、新闻播报等活动,在实践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发设计互动性强、趣味性高的语言游戏软件,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
(三)加强教师语言教育专业化发展,提升语言教学能力
教师是幼儿语言学习的重要引路人。乡镇幼儿园要高度重视教师语言教育专业化发展,采取多种措施提升教师的语言教学能力。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学习语言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开展教研活动,组织教师交流语言教学心得和经验;鼓励教师外出参观学习,了解先进的语言教育理念和做法;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为教师提供展示和锻炼的机会。同时,教师要加强自身语言素养的培养,以准确、生动、优美的语言感染和引导幼儿,为幼儿树立良好的语言学习榜样[2]。
结语:培养中班幼儿语言能力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幼儿园、教师、家长共同付出努力。乡镇幼儿园要立足自身实际,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不断创新语言教育教学模式,优化语言学习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活动,加强教师语言教育专业化发展,多措并举、协同发力,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黄倩岚.浅谈幼儿园教学中培养幼儿自主语言能力的策略[J].故事家(下),2024(3):52-54.
[2]麦婷婷.浅谈幼儿园教学中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策略[J].故事家(下),2024(4):88-90.
本文系2023年度兰州市“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乡镇幼儿园中班幼儿语言能力培养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3]GHB0587)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