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压豆疗法在缓解骨伤患者术后疼痛效果的应用研究
王海军
身份证号码:330324198309176654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 325000
摘要:目的:研究耳穴压豆疗法在缓解骨伤患者术后疼痛效果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本院2024年2月至2025年2月收治的骨伤患者中抽取60例,运用随机信封法进行分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患者基于此实施耳穴压豆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疼痛复发率、额外镇痛药物使用率。结果: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疼痛复发率、额外镇痛药物使用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耳穴压豆疗法在缓解骨伤患者术后疼痛效果的应用价值更显著,利于缓解患者术后疼痛,降低患者疼痛复发率、额外镇痛药物使用率。
关键词:耳穴压豆疗法;缓解;骨伤患者;术后疼痛;效果
前言:在社会发展脚步越发加快的同时,骨伤风险的发生率也明显提高,其是受到间接或是直接暴力影响而导致产生的一项损伤问题。在骨伤的治疗中,主要是利用外科手术的方式来进行,然而,在手术的过程中因会展开入侵式的手术操作,所以容易导致机体炎症发生,致使患者在术后产生强烈的疼痛感,一旦如此也会消极限制到患者的早期康复训练,特别是针对大龄的患者而言,还易于产生相关的并发症。针对该情况,为了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感,就应关注耳穴压豆疗法的积极作用。据相关调查显示,在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上,耳穴压豆疗法的应用价值相对显著[1]。对此,本文主要研究了耳穴压豆疗法在缓解骨伤患者术后疼痛效果的应用价值,现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院2024年2月至2025年2月收治的骨伤患者中抽取60例,运用随机信封法进行分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5例,女15例,患者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46.5±12.3)岁;观察组患者中,男17例,女13例,患者年龄20~78岁,平均年龄(47.7±11.8)岁。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术后护理,强调结合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和相应的需求等方面,对患者进行常规的饮食及环境护理等,并且也应对患者展开常规的疼痛护理,对其的疼痛性质和疼痛时间等方面展开评估了解工作,随后利用呼吸调节等有效的方式来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感。
观察组患者基于此实施耳穴压豆疗法,对此应该先进行正确的选穴,在选择主穴时,应该选择皮质下穴、交感穴以及神门穴等。在选择配穴时,应选择肾穴、脾穴以及肝穴等。在患者接受手术的前一日,需实施有效的耳穴按压。在具体的操作中,即是先用酒精来消毒患者的耳廓位置,及时发现阳性反应点,之后在相应的中心点处来及时贴好王不留行粒,在耳部穴位上进行充分的贴压,随后还应在患者耳廓两侧位置进行轻压,力度应循序渐进的提高,等到患者的耳部已经发热,才利于产生好的效果,主要是指出现了酸、麻、胀、痛等相关的感受,每天应进行3次到4次,每次按压的时间在2分钟到3分钟,在入睡之前可进行1分钟到2分钟的按压,在疼痛发作的情况下可进行按压。应该注意的是,要每间隔3天的时间来进行一次更换,两只耳朵要进行交替式治疗[2]。
1.3临床观察指标
①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术后6h、12h、24h、48h、72h的疼痛程度。②观察两组患者疼痛复发率、额外镇痛药物使用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疼痛属于影响患者身心状态的主要指标之一,一旦发生疼痛的表现,就容易致使患者产生消极情绪,主要包括抑郁以及焦虑等,且患者会出现严重失眠的症状,同时免疫力也容易快速的降低。在产生上述状况后,容易导致患者抵触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也会严重下降他们的生活质量,导致患者产生较大的痛苦感受。所以,缓解与解除患者的疼痛长久以来均为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骨伤患者来说,往往都是通过手术治疗的方式来对待,但在手术过后,很多患者都会产生术后的强烈疼痛感,也为制约患者术后康复的一项主要原因,是由于在术后疼痛发生后,患者若想尽快参与至早期康复训练活动中则显然不现实,在此时患者通常并无较好的耐受性,会使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较为缓慢,容易导致出现筋膜黏连等相关的并发症。因此,在此情况下,探索及研究科学的方式,缓解骨伤患者的术后疼痛感就显得至关重要,而在传统采用的方法中,主要是对患者实施常规的术后护理,其中涉及常规的疼痛、饮食以及环境护理等,虽然在进行上述护理后,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感,但总体的疼痛干预效果并不显著,没能达到预期的干预目标,还是会致使患者承受着不小的疼痛感受。针对该情况,就应关注到耳穴压豆疗法的干预作用。
在我国中医疼痛护理中,耳穴压豆疗法在其中占据关键的位置,在我国中医领域中普遍认为,耳穴和人的脏脾经络之间都是相通的。如,对于神门穴来说,可产生消炎以及镇痛等诸多效用,交感穴能产生疏肝理气、以及活血止痛等效用,皮质下穴可产生镇痛的效用,若能再选择肾穴、以及肝穴等配穴,就能产生显著的补肝益肾等诸多效用,会结合骨伤的部位,确定出最适合的耳穴,利用耳穴压豆的方法来产生行气活血的效用。如此针对患者的中枢神经痛区,就能够产生调节的作用,随之就可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据相关调查显示,在缓解骨伤患者术后疼痛的方面上,耳穴压豆疗法有着明显的作用和价值,可在改善患者术后疼痛的同时,提升对骨伤患者的预后效果,同时在应用耳穴压豆疗法的过程中,还不会带给患者某些副作用,十分利于保障患者的安全性,属于是能让患者和其家属均感到放心的一种治疗方法[3]。在此次研究中,通过对两组患者分别实施了常规术后护理、以及基于此的耳穴压豆疗法,最后发现在采用耳穴压豆疗法后,更利于下降患者的术后VAS评分,可降低患者疼痛复发率,以及额外镇痛药物使用率,即说明基于常规术后护理来对患者实施耳穴压豆疗法,更助于缓解骨伤患者的术后疼痛。
综上所述,耳穴压豆疗法在缓解骨伤患者术后疼痛的应用价值上更为显著,其利于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降低患者疼痛复发率以及额外镇痛药物使用率。所以,可针对骨伤患者采取该种干预疗法,以便真正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
参考文献:
[1]李玉恒, 李世仙, 张晓艳, 苏燕. 腕踝针联合耳穴压豆在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镇痛效果观察[J]. 云南医药, 2023, 44 (02): 79-81.
[2]罗艳, 邓红妹. 耳穴压豆在缓解骨折术后疼痛中的价值[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 20 (01): 125-126+139.
[3]刘慧, 王沙沙, 朱瑜琪, 赵英君. 半导体激光疗法结合耳穴压豆对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术后疼痛及肢体活动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 2023, 20 (33): 162-165+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