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油茴香胺值的测定
刘露
上海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上海市 200000
摘要:一些鱼油作为饲料出厂或出口时需要通过测定茴香胺值来判断鱼油的新鲜程度,而测试其茴香胺值实验过程中有许多影响因素。因此,本文浅谈鱼油茴香胺值测定实验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影响因素。
关键词:鱼油,茴香胺值,分光光度;
0引言
鱼油是生产加工鱼粉过程中生成的副产品,来源于不同种类鱼身体里的脂肪部位。根据鱼油行业分类,可分为饲料级鱼油、食品级鱼油、药用级鱼油;根据加工程度深浅可以分为毛油、半精炼油和精炼油。毛鱼油因为含有各种各样的杂质,因此具有较重的味道和较深的色泽,储藏平稳性较差;毛鱼油经过进一步的除臭、除色和除酸等进一步加工后得到半精炼油和精炼鱼油。一般对于水产动物来说,鱼油中富含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碳六烯酸(DHA)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是水产动物独特的必须脂肪酸来源,且含有丰富的脂溶性维生素A和维生素D,同时也可以供给高热能;因为鱼油有明显的鱼腥气味,还具有较强的诱食性;由于具有特殊和综合的食用价值,因此鱼油成为水产饲料最重要的原料之一[1]。
茴香胺值代表着油脂里面含有多少醛、酮、醌等二级产物,是表征饲料、原料动植物油脂发生不同程度氧化的重要指标之一。饲料、原料动植物油脂在储藏期间发生氧化变质从而会生成各种醛类化合物、过氧化物等,醛类化合物可以加快血压升高、导致一些癌症发生等副作用。通常用茴香胺值来表示饲料、原料动植物油脂中含有醛类化合物的数量,其数值越大,说明油脂的氧化变质程度越严重[2]。
1实验材料与方法
1.1实验研究对象
本文主要以饲料级毛鱼油为例来浅析测定其茴香胺值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本文按照国家标准《GB/T 24304-2009 动物油脂 茴香胺值的测定》,样品用异辛烷溶液溶解,与P-茴香胺的冰乙酸溶液发生反应,并在350nm波长下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样品吸光度来计算其茴香胺值。
1.2实验设备与材料
实验过程中所需设备为采用分光法测定所需的仪器设备,其中包含:紫外光分光光度计和电子天平。其中紫外光分光光度计选用梅特勒-托利多UV5型号紫外光分光光度计,该型号光度计的波长驱动为自动完成;波长范围在180nm~1100nm范围内;光谱带宽为2nm;波长精度为±0.5nm;波长重复率为±0.2nm;光度范围为-0.3to3A;光度精度为:±0.5%T(0~100%T);光伏重复性为±0.2%(0~100%T);电源为80V~250V(功率为80W)。
根据上述论述,完成对实验中各设备的选型后,分析实验中所需的实验材料包括:无水硫酸钠、冰乙酸、异辛烷溶液、p-茴香胺(4-茴香醚)等。
1.3实验方法
1.3.1试样的制备
若鱼油水分含量的质量分数大于0.1%,按照每10克样品里添加1g~2g无水硫酸钠,并充分混合样品和无水硫酸钠,过滤,滤液收集备用。
1.3.2测试溶液的制备
称取合适的样品量置于25毫升容量瓶中,用少量异辛烷溶液溶解样液,并用同一溶剂定容至刻度,此为待测样液。
注:样品取样量根据样品的性质和使用得分光光度计仪器决定,试样取样量一般为0.4g~4g,而不能使试样的吸光度在仪器读数的最高限度和最低限度
1.3.3试样溶液的测定
①未反应溶液的测定
用移液管准确移取5毫升待测样液置于25毫升比色管中,准确加入1毫升冰乙酸,充分振摇溶液,在室温下放置暗处8分钟。溶液反应结束后,在2分钟内将反应溶液转移到干燥、洁净的比色皿中。从加入冰乙酸溶液开始计时,反应时间总共10分钟±1分钟,立即用异辛烷溶液校零,于350nm波长处用分光光度计测其吸光度A0。
②反应溶液的测定
用移液管准确移取5毫升待测样液置于25毫升比色管中,准确加入加入1毫升茴香胺试剂,充分振摇溶液,在室温下放置暗处8分钟。溶液反应结束后,在2分钟内将反应溶液转移到干燥、洁净的比色皿中。从加入茴香胺试剂开始计时,反应时间总共10分钟±1分钟,立即用异辛烷溶液校零,于350nm波长处用分光光度计测其吸光度A1。
③空白溶液的测定
用移液管准确移取5毫升异辛烷溶液置于25毫升比色管中,准确加入1毫升茴香胺试剂,充分振摇溶液,在室温下放置暗处8分钟。反应结束后,在2分钟内将反应溶液转移到干燥、洁净的比色皿中。从添加茴香胺试剂开始计时,反应时间总共10分钟±1分钟,随即用异辛烷溶液校零,于350nm波长处用分光光度计测其吸光度A2。
④光度范围
若待测样品反应溶液A1的吸光度值不在0.2~0.8之间,需要调整待测试样的取样质量重新测定。
若测定空白溶液A2的吸光度值超过0.2,应从新配置新鲜的茴香胺试剂,并用新鲜的茴香胺试剂从头开始测定样品。
4、计算
按下式计算茴香胺值(AV):
AV= 100QV/m[1.2×(A_1-A_2-A_0)]
式中:
AV-没有单位,而是以1克试样溶于100毫升溶剂和反应试剂的混合液中所测得的值为一个计量单位;
V-溶解样品所用异辛烷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V=25 mL;
m-样品的质量,单位为克(g);
Q-根据茴香胺值定义,Q为测定溶液中样品浓度,单位为克每毫升(g/mL),Q=0.01 g/mL ;
A0-未反应测试溶液吸光度;
A1-反应溶液吸光度;
A2-空白溶液吸光度;
1.2-用1毫升茴香胺试剂或冰乙酸溶液稀释测试溶液的校正因子。
2实验结果分析
2.1无水硫酸钠添加量
因为毛鱼油中含有各种各样的杂质,所以一般毛鱼油液体比较浑浊,故检测毛鱼油茴香胺值时会添加无水硫酸钠以除去其水分和杂质。鱼油和无水硫酸钠添加比例应按照标准操作,不应过多添加无水硫酸钠,否则可能会使其茴香胺值结果偏高。
从表一可以看出,除去水分和除杂这一步骤若无水硫酸钠添加量过多会使毛鱼油茴香胺值结果偏高,可能是因为无水硫酸钠吸水产热,热能使得毛鱼油发生氧化从而生成一些小分子的醛、酮类物质,使其茴香胺值偏高。
2.2鱼油样品性质
从表二可以看出具有鱼臭味的毛鱼油茴香胺值结果比普通毛鱼油高很多。查阅资料表明:新鲜鱼油具有特有的腥味,色泽浅,液体粘度小;而发生氧化的鱼油具有明显的哈喇味或鱼臭味,液体粘度大,色泽深。鱼油氧化过程中会反应生成过氧化物、醛类化合物等,从而使茴香胺值变高。
2.3鱼油储存方式
从表三可以看出,毛鱼油开封一、两天,茴香胺值结果没有变化;随着开封时间越长,其茴香胺值结果会慢慢变大。因为样品开封后,毛鱼油中的不同杂质可能与空气中的氧气等发生氧化,生成一些醛、酮类小分子物质,使其茴香胺值慢慢增大。
2.4样品滤液收集
因毛鱼油油状液体带有一定的粘稠度,因此过滤时速度较为缓慢,收集滤液越多,从而使得样品与空气接触时间越长,反应生成一些小分子如醛、酮类物质,导致其茴香胺值增大。
3结束语
毛鱼油茴香胺值测试实验过程中,无水硫酸钠添加量、鱼油样品性质、鱼油储存方式以及收集样品滤液量等因素会使鱼油发生一定程度的氧化反应生成一些醛、酮类小分子物质,从而使其茴香胺值结果偏高;除以上影响因素外,还有其他实验影响因素,因此上述实验影响因素可供实验员测试饲料级鱼油茴香胺值实验过程中作为参考,从而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郑钦.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林业发展制造储备军.中国林业
李俊玲.赵学峰.宫玲玲.饲料原料动植物油脂中茴香胺值检测方法李斌山东省饲料质量检验所,济南25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