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群文阅读活动中教师角色的转变与挑战
吴华玲
湖南省怀化市新晃侗族自治县第一中学 419200
作者简介:姓名:吴华玲,性别:女,民族:侗族,出生年月:1991.03.03,籍贯:湘晃,单位:湖南省怀化市新晃侗族自治县第一中学,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最高学历:本科,当前职称:中小学二级
摘要:本文探讨了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小说群文阅读活动中教师角色的转变及其所面临的挑战。通过分析传统阅读教学模式与群文阅读模式的差异,阐述了教师在群文阅读活动中需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组织者和评价者的必要性。同时,结合具体课文案例,分析了教师在角色转变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旨在促进小说群文阅读活动的有效开展,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和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说群文阅读;教师角色转变;引导者
引言: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高中阅读教学也在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小说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兴的阅读教学方式,强调通过多篇相关联的小说文本,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综合等深度阅读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跨文化交流能力和综合素养。然而,这一教学模式的转变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的角色不再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而是需要向更多元化的方向转变。本文将深入探讨小说群文阅读活动中教师角色的转变及其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一)从知识传授者到引导者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如同知识的“灌输器”,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将小说里的人物特点、情节发展、主题思想等内容直接传递给学生,学生多是被动接受知识。然而,群文阅读活动要求教师摒弃这种单一模式,转型为引导者,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知识。
以《祝福》的教学为例,教师不再径直告知学生祥林嫂的悲剧命运是由封建礼教造成的。而是精心设计一系列问题,如“祥林嫂第一次来到鲁镇和再次回到鲁镇时,她的外貌、言行有哪些显著变化?这些变化背后反映了什么?”“鲁镇的人们对祥林嫂再嫁和丧子持怎样的态度?这体现了当时怎样的社会观念?”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文本,逐字逐句分析,自主探寻祥林嫂悲剧命运的成因及其背后复杂的社会根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教学中,教师也不再单纯讲解林冲性格从隐忍到反抗的转变过程。而是启发学生思考:“林冲在面对高衙内的多次挑衅时,为何最初选择一忍再忍?”“风雪山神庙这一情节对林冲性格转变起到了怎样的关键作用?”“林冲性格转变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如官场腐败、等级森严等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通过这些引导,促使学生对林冲的性格变化进行深度剖析,从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学会从多个角度审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与社会现象。
(二)从单一管理者到多元组织者
以往教学中,教师作为管理者,主要任务是维持课堂秩序,保证教学流程按部就班地推进。但在群文阅读活动中,教师的职责范畴大幅拓展,需成为多元化活动的组织者。
在阅读材料筛选方面,以《祝福》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例,教师要综合考量两部作品的时代背景、主题关联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筛选出与之匹配的辅助阅读材料,如关于鲁迅创作风格的研究文章、对宋代军事制度的详细解读等,丰富学生的阅读素材。
在阅读活动设计上,教师可组织《祝福》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主题阅读讨论会。提前设定讨论规则,如规定发言顺序、控制发言时间,确保讨论有序进行。同时,抛出富有启发性的话题,像“祥林嫂和林冲在面对不公命运时,应对方式有何不同?这种不同反映了他们怎样的性格差异和社会阶层影响?”鼓励学生积极分享阅读感悟,促进师生、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与交流。
二、教师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一)挑战分析
在小说群文阅读活动里,教师需面对来自不同时期、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多部小说作品,要将这些繁杂的教学资源有效整合并非易事。就拿《祝福》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来说,它们分属不同文学流派,前者是鲁迅对封建社会底层女性命运的深刻剖析,后者是施耐庵笔下宋代英雄人物的传奇经历。教师既要梳理出各自独特的叙事结构、人物塑造手法,又要探寻二者在反映社会现实层面的共通之处。与此同时,还需搜集大量辅助资源,如对鲁迅创作思想演变的研究资料、关于宋代社会风貌的历史文献等,将这些资源巧妙编排,使其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助力学生构建系统的阅读认知体系,这无疑对教师的资源把控与整合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
经典小说往往因创作年代久远,在语言表达和情节节奏上与当代学生的阅读习惯存在较大差距。《祝福》中拗口的方言词汇、复杂的封建礼教背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里冗长的环境描写、对宋代军事制度的大量叙述,都容易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畏难情绪,进而陷入阅读疲劳。而且,当下学生身处信息爆炸时代,各类新兴娱乐方式层出不穷,他们的注意力被严重分散。
在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的大背景下,学生在阅读经典小说时,会不自觉地带着自身所处文化环境的认知和价值观念去解读文本。以《祝福》为例,现代社会强调性别平等,学生很难切身理解封建礼教对女性近乎残酷的束缚。同样,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里,从现代视角看,林冲的行为抉择可能显得过于隐忍或反抗不够彻底。
(二)应对策略
教师可着手构建小说群文阅读资源库。先按照教学主题进行分类,比如将具有相似社会批判主题的小说归为一类,像《祝福》与《骆驼祥子》可放在“旧社会底层人物命运”主题下;把展现英雄成长历程的小说归为另一类,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可纳入“英雄人物蜕变”主题。同时,依据小说的语言难度、情节复杂程度以及思想深度等因素,设置难度梯度。对于难度较低的小说,搭配简单易懂的阅读辅助资料,如生动有趣的故事梗概、人物关系图;对于难度较高的小说,则配备专业的学术解读文章、专家讲解视频等。如此一来,教师在开展教学时,便能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快速、精准地从资源库中选取合适的教学资源,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能极大提升小说的吸引力。例如,在讲解《祝福》时,播放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祥林嫂悲惨的一生,以及封建礼教笼罩下社会的冷漠与残酷,增强故事的感染力。在教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利用动画形式重现林冲雪夜杀敌、逼上梁山的惊险场景,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沉浸于小说的紧张氛围中。
教师要加大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与讲解力度。在讲解《祝福》前,详细阐述明清时期封建礼教的具体内容,如“三从四德”“贞节牌坊”等观念对女性生活的全方位束缚,以及当时社会的家族制度和宗法秩序。在讲解《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深入剖析宋代的军事制度、官场腐败现象以及江湖文化,让学生了解林冲所处的复杂社会环境。
结语:小说群文阅读活动为高中阅读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教师角色的转变是这一教学模式成功的关键。通过成为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面对挑战,教师应积极应对,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小说群文阅读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杜海燕.“主题教学法”在高中语文群文阅读中的实践策略[J].新教育,2024,(26):75-76.
[2]柏丽.群文阅读活动的组文策略[J].语文世界,2024,(07):79.
[3]覃炳昌.核心素养指向的高中语文小说群文阅读教学策略[J].高考,2023,(24):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