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危机翻译的作用、挑战及其应对策略
孙家辉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讲师430070
摘要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危机事件频繁发生,翻译在危机事件的防控和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探讨了危机翻译的概念、特点及其在不同类型危机中的作用,分析了翻译在传递信息、缓解恐慌和建立信任中的关键功能,指出了在危机翻译中存在的挑战与策略,并提出在未来的危机应对中,翻译应更加专业化和系统化。
关键词:危机翻译;信息传播;翻译策略;多语言沟通
引言
在当今社会里,危机事件的发生频率与日俱增,包括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政治动荡以及突发性事故等。这些危机不仅影响了单个国家或地区的稳定,也对全球范围内的沟通与协调提出了新的挑战。危机事件的迅速发展与传播要求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及其它利益相关者迅速反应。有效的危机翻译不仅有助于决策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更能够增强公众对信息的理解能力,减少恐慌情绪,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安全。
危机翻译的定义
危机翻译是指在特定危机事件发生时,为了满足信息传播需求,进行的具有高度紧迫性和专业性的翻译活动。译者在危机翻译中充当着信息的桥梁,负责将各种信息从一种语言转化为另一种语言,以便于不同语言背景的受众理解与交流。
危机翻译的特点
时效性:危机事件通常变化迅速,信息的传播与应对需在短时间内完成,因此翻译的速度直接影响决策的及时性。
准确性:翻译内容必须准确无误,以避免因信息错误导致的误解和恐慌。对于法律、医学等专业领域的信息翻译,尤其需要确保专业术语的准确使用。
清晰度:翻译的语言表达需要简明扼要,避免使用复杂的句式和专业术语,以确保不同背景的人群都能理解。
文化适应性:翻译过程中需考虑目标受众的文化背景,以避免文化障碍和误解。例如,某些表达在一种文化中可能是中性的,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可能具贬义,因此翻译者需要敏锐把握。
危机翻译在不同类型危机中的作用
自然灾害中的危机翻译
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现象引起的突发性事件,如地震、洪水、台风等。这类事件往往导致生命和财产的严重损失,甚至引发更广泛的社会动荡。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政府和救援组织需要及时发布关于疏散路线、避难所、救援资源等的重要信息。危机翻译在这一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翻译,各国政府的救援计划和资源的信息可以被快速传递到受灾地区,大大提高救助工作的效率。同时,合理和准确的翻译还可帮助受灾民众了解必要的自救措施,从而有效降低了次生灾害的发生。目前,各国学者研究较多的也是自然灾害场景下的危机翻译,如Patrick Cadwell用当时收集到的经验数据论证了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中的翻译需求,同时提到一些需要进行语言上和文化上转换的信息可以很容易被标准化和和被机器处理,以便为未来的灾难做好准备。
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危机翻译
公共卫生事件的频发使得危机翻译的重要性愈发突出。这类事件通常涉及大量的科学信息和健康指引,翻译过程中的准确性和清晰度至关重要,错误的信息可能导致民众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误解,甚至引发恐慌。同时,在进行危机翻译时,不仅要考虑语言的转换,更要关注信息的科学性和实用性。Sharon O’Brien和Patrick Cadwell(2017)以2014年于肯尼亚爆发的埃博拉出血热病毒(Ebola hemorrhagic fever)传播为背景,测试了肯尼亚城乡人群对以英语源文本和以斯瓦希里语为目标文本所呈现的与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的危机沟通的理解水平,并探讨了在这次危机事件期间传达与公共卫生相关信息时翻译与理解之间的关系。
政治动荡中的危机翻译
在政治动荡或社会冲突的情况下,信息的传播尤为敏感与复杂。这类危机中,译者不仅需要确保信息的准确性,还需把握情感,避免引发更大的误解和矛盾。谨慎权衡信息的选择及表达方式,作出明智的选择,以保证信息的客观性与中立性。而有效的翻译不仅有助于传递信息,也可能改变事件的发展方向。例如,Denise A. Filmer和Federico M. Federici(2018)通过呈现对跨越地中海抵达西西里岛的移民的语言反应的小规模调查结果,着重讨论了在东西西里岛港口和接待中心工作的跨文化中介、非政府组织(NGO)工作人员以及移民,如何描述他们在意大利机构的语言政策下对跨语言沟通的经验。
面临的挑战与策略
主要挑战
信息的复杂性:危机事件往往涉及大量技术性或专业性的信息,例如医疗、法律等领域的术语,译者需具备相关背景知识,以避免误译。
时间压力:在紧急情况下,翻译时间非常有限,可能无法进行充分的校对和审订,这就要求译者具备高度的应变能力和快速学习的能力。
情感影响:危机事件常伴随强烈的情感反应,译者需敏锐把握受众的情绪,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以免引起恐慌和误解。
多样化需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可能导致信息理解的不一致,译者需要根据目标受众的需求进行调整,确保信息的有效沟通。
应对策略
建立专业团队:危机翻译应由具备相关领域知识和语言能力的专业翻译人员组成,确保能够有效应对各种复杂性的信息翻译任务。
制定标准流程:建立危机翻译的标准操作流程,以提高翻译工作的效率与准确性,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快速响应。
技术辅助:利用翻译记忆库、机器翻译工具和在线协作平台,提升翻译效率的同时,确保翻译内容之间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加强培训与演练:定期组织危机翻译的培训与演练,提高翻译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和专业素养。同时,鼓励翻译人员分享案例,促进经验交流与学习。
建立反馈机制:通过建立反馈渠道,及时获取受众对翻译内容的理解与反应,可以帮助翻译团队不断改进和调整翻译策略,提高工作质量。
结语
在全球化背景下,危机翻译的价值愈加显著。面对日益复杂的危机挑战,只有不断完善危机翻译的理论与实践,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各界的信息传播需求。通过对危机翻译的深入研究,探索其在不同类型危机中的作用,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将有助于提升整体危机管理能力。未来在危机管理中,翻译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国际间的理解与合作,为世界的稳定与安全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Cadwell, Patrick.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Needs in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of 2011.” Proceedings of the FIT XXth World Congress, 2014, pp. 752-760
[2] O’Brien, Sharon and Patrick Cadwell, “Translation Facilitates Comprehension of Health-Related Crisis Information: Kenya as an example.”The Journal of Specialised Translation, vol. 28, 2017, pp. 23-51
[3] Filmer, Denise Anne and Federico M. Federici, “Mediating migration crises: Sicily and the languages of despair.”European Journal of Language Policy, 2018, pp. 229-253
[4]陈丽丽、吴奕俊,基于语料库的突发公共事件外宣材料翻译研究——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实践》为例[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1,36(07):42-50
[5] 滕延江, 突发公共事件中机器翻译辅助应急语言服务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语文》2022(12):5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