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文化助力小学美术特色课程开发
马源
济宁学院附属小学乔羽校区 山东济宁 272000
戏曲,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华丽的服饰道具以及富含哲理的故事情节,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然而,在现代化进程的冲击下,传统戏曲文化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挑战。如何将戏曲文化的精髓传承下去,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小学美术课程,作为培养学生艺术素养与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承载着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的重任。将戏曲文化融入小学美术特色课程,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接触到传统文化,更能够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从而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文化传承者。本文将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深入探讨戏曲文化如何助力小学美术特色课程的开发。
一、挖掘戏曲元素,丰富美术内容
地方戏曲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瑰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丰富的艺术元素,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华丽的服饰道具以及富有象征意义的脸谱等,都蕴含着无尽的文化内涵。将戏曲元素巧妙融入小学美术课程,无疑为美术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源泉。这不仅能够极大地丰富美术教学内容,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还能让学生在欣赏与创作戏曲元素作品的过程中,提升对美的感知与鉴赏能力。通过接触戏曲文化,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这种跨学科的融合教学,有助于打破学科界限,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综合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1]。
在鲁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中,精心设计一堂以“戏曲脸谱”为主题的美术课具有深远意义。课程伊始,教师借助多媒体展示不同角色的戏曲脸谱,如红脸的关羽象征忠义、白脸的曹操代表奸诈等。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脸谱的色彩搭配,鲜艳且对比强烈的色彩能瞬间抓住学生的眼球;探寻线条的勾勒,刚柔并济的线条展现出角色的性格特点;研究图案的寓意,丰富多样的图案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随后,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尝试自己设计并绘制一个具有个性的戏曲脸谱。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各显神通,有的注重色彩的创新运用,有的在线条设计上别出心裁,还有的在图案构思上独具匠心。通过亲手绘制脸谱,学生不仅锻炼了绘画技能,更在创作中加深了对戏曲文化的理解,真正实现了美术教学与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机结合。
二、融合戏曲情境,激发创作灵感
戏曲情境宛如一座蕴藏丰富的艺术宝库,以其独特的艺术氛围和强大的感染力,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往创作灵感源泉的大门。戏曲中的每一个场景、每一段情节都经过精心雕琢,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将戏曲情境巧妙融入美术课堂,就如同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文化舞台,让他们能够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尽情挥洒创意 [2]。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不再是单纯地进行绘画或手工制作,而是仿佛置身于戏曲的世界,与角色同喜同悲,与历史对话共鸣。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使他们的作品不再局限于表面的形式,而是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感染力。通过融合戏曲情境,美术教学不再是枯燥的技能训练,而是一场充满乐趣与惊喜的艺术探索之旅。
以山东教育出版出版小学美术中的 “中国民间美术・皮影” 一课为例,融入戏曲元素能激活课堂创意。教师先通过多媒体播放经典皮影戏片段,聚焦剧中武将策马、书生抚琴、仙女散花等动态剪影,引导学生观察皮影人物的夸张造型 —— 如武将的虎头冠、书生的宽袖长袍、仙女的飘带云纹,解析其 “剪影传情、镂刻生趣” 的艺术特点。接着,创设 “我是皮影小匠人”情境:假设学生置身于传统戏班后台,需为新编排的皮影戏设计角色。教师示范用卡纸剪裁 “武将” 皮影:先勾勒侧面轮廓,再以锯齿纹、月牙纹雕刻铠甲鳞片,用红、绿、黄等高饱和色彩渲染战袍,最后安装操纵杆。学生分组设计 “文官”“侠客”“仙童” 等角色,有的模仿戏曲脸谱为皮影添加眉眼纹样,有的借鉴戏服褶皱表现人物动态,甚至用透明胶片制作 “半透明裙摆” 模拟光影穿透效果。创作完成后,师生搭建简易幕布,用手机灯光模拟烛源,开展 “皮影小剧场” 展演。学生操纵自制皮影演绎《西游记》《哪吒闹海》等经典戏曲故事片段,通过剪影的开合、摆动、重叠,配合即兴台词与音效,再现 “影人虽小乾坤大” 的戏曲魅力。课堂尾声,教师引导学生对比皮影与戏曲服饰、身段的关联,总结 “以影代形、以动传情”的民间艺术智慧,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跨界融合之美。
结语
综上所述,戏曲文化助力小学美术特色课程的开发,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更是对美术教育内容与形式的创新与拓展。通过将戏曲元素融入美术课程,我们不仅能够丰富美术课堂的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度,更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这种跨学科的融合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综合能力,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未来,我们应继续深化戏曲文化与小学美术课程的融合,探索更多富有创意与实效的教学模式,让传统文化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 恽蕾 . 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美术课堂更有“韵味”[J]. 小学教学研究 ,2024,(21):65-66.
[2] 许莹 .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戏曲的路径探究 [J]. 东方娃娃·绘本与教育 ,2024,(02):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