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绿”新模式赋能革命老区新发展
韩婷 陈嘉欣 郑宇晗 晁香茹
西安外国语大学 陕西 西安710100
基金项目:本项目受“西安外国语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资助,项目编号(S202410724045 )
摘要:照金,位于陕西省铜川市,有“日照锦衣,遍地似金”之称。照金作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同时,照金拥有以金银花为代表的丰富中医药材资源,资源条件禀赋。但是作为革命老区的照金,其发展却面临知名度低等困境。本文通过调查研究的方法,以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红+绿”新模式,深入挖掘红色精神内涵,以旅促兴,探索现代化背景下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新路径,推动革命老区照金的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照金;金银花;红色文旅
“南有瑞金,北有照金”, 照金作为陕甘边红色革命根据地,这片红色沃土上记载着英雄的传奇与革命的历史。时至今日,照金精神仍熠熠生辉。照金不仅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同时拥有以金银花为代表的绿色中医药材资源。通过将照金红色文化资源与绿色中医药材资源相结合,探索“红+绿”相结合的新模式,助力革命老区照金在现代化背景下创新发展。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区域概况。 照金,地处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西北部,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资源丰富。照金是中国革命的重要根据地之一,承载着深厚的红色历史文化底蕴。1933年,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的我国西北地区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陕甘边根据地,铸就了具有独立自主的探索精神、团结奋斗的合作精神、敢于牺牲的献身精神和矢志不渝的忠诚精神等特定内涵的照金精神。照金精神凝聚着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品质和中国人民的奋斗精神,与党的其他伟大精神一脉相承,是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
照金地区地处黄土高原南缘,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肥沃,自然条件优越,适宜多种中药材生长。其中,北花一号金银花作为引进中药材品牌,品质优良,药用价值与经济价值并重,市场需求量大,前景广阔。
(二)政策支持。
2021年,《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支持革命老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1],陕西省也出台了《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要“支持革命老区积极申报国家级红色经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省级红色旅游教育基地,创建国家和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支持各类媒体通过新闻报道、公益广告等多种方式宣传推广红色旅游。”[2]。这些政策为照金实现“红+绿”发展模式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
二、照金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地理地形因素制约旅游发展。
在明代的县志中记载:”耀州同官富平山多绵亘,随地殊称又率坡陀,不可尽名……照金山传言山有光雨后腴人衣如金休屡试不然。”[3]即可尽数看出照金的地理位置多山而地形陡峭,其特别的丹霞地貌实际上在其未出名前反倒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阻碍。实际上,丹霞地貌虽然是其交通不便的阻碍,但其丰富多彩的地理风物,如果能够利用此风景来开发旅游行业,对于照金镇的发展将有利无弊。 (二)人口空心结构性矛盾。 在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全市常住城镇人口为444 612人,乡村人口为253 710人,并且同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减少38 446人,乡村人口减少97 669人。[4]同时,由于照金留不住青年人,在最近五年的累计流失量在,青壮年劳动力占到1.2万人左右的大头目。 (三)品牌价值开发不足。 在如今大部分的旅游市场的调研中,省内外旅客对于“红色文旅”的认知度和兴趣度都相对较低,并且在旅游文创的设计上,大多数红色旅游基地的文创同质化严重。在对待自身的旅游开发度上仍然不够,例如并没有将照金的红色历史作为招牌,打出名头等。在依托于革命历史的地区,自身发展首先应多考虑历史的际遇红利,大力宣传,鼓励研学旅行等,尽力将自身的优势做到最大化。
三、“红+绿”模式在照金镇的实践探索。
(一)红色文化资源系统化开发。
照金镇作为西北地区首个山区革命根据地,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其系统化开发以资源保护、内涵挖掘与功能拓展为核心。[5]在“红+绿”模式的实践中,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系统化开发是关键环节。当地深入挖掘照金的红色历史,包括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历程、重要战役以及英雄人物事迹等,将这些零散的历史元素整合起来,构建起完整的红色文化体系。通过合理定位红色文化、实施“红绿”结合策略,照金镇成功打造“革命薪地”品牌,形成红色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的良性互动。[6]
(二)绿色生态资源价值转化
照金镇依托秦岭北麓独特的生态本底,绿色生态资源丰富,推动绿色资源向经济价值的可持续转化。在“红+绿”模式下,需要积极推动绿色生态资源的价值转化,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如发展林下经济种植中药材,建设生态农业观光园,将农业生产与生态旅游相结合,带动农户增收。[7]
当地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尤其是金银花等中药材种植。金银花具有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对金银花进行深加工,开发出金银花茶、金银花保健品、金银花护肤品等一系列产品,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这种将绿色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价值和旅游吸引力的方式,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良性互动。
(三)文创研发与多媒体宣传。
充分利用特色中医药材金银花和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文创开发,并借助多媒体宣传扩大影响力。在特色中医药材与红色文创开发方面,设计制作了一系列以金银花和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文创产品。如金银花造型的饰品、印有照金红色历史图案的冰箱贴、以革命故事为背景的金银花茶包装等。这些文创产品不仅具有纪念意义,还将红色文化与中医药文化巧妙融合,起到传播推广的作用。
在多媒体宣传方面,运用多种新媒体平台进行推广。创建微信公众号、小红书账号等,定期发布照金的红色历史故事、金银花的功效介绍、文创产品展示以及旅游活动信息等内容。制作精美的宣传海报和短视频,在抖音、微博等平台上进行传播,吸引用户的关注和转发。通过多媒体宣传,提高照金“红+绿”模式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四、结语。
照金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根基深厚,具有永恒的价值和魅力。其绿色中医药材资源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充分利用照金现有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中医药材资源,将其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与绿色中医药材资源相结合,将爱国主义教育与绿色旅游相结合,发掘红色精神,打造特色照金名片,以“红+绿”的新模式,探索一条适合照金新时代发展的新路径,推动照金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N].国务院公报,2021-01-24.
陕西省人民政府.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N].陕西省官网,2021-08-12.
李廷宝,乔世宁.耀州志[M].明嘉靖三十六年刊本.
铜川市人民政府.铜川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六号)———城乡人口和流动人口情况[R].2022-05-17.
张静.照金精神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探析:以铜川市照金镇为例[J].山西农经,2024,(16):17-19+37.
田延,高燕妮,樊骋. 基于红色文化传承的照金总体规划策略研究[J]. 建筑与装饰,2020(30):12-13.
潘洪爱,陈仕杰,姚敦继,等.黎平县红色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策略研究[J].村委主任,2023,(06):15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