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朱佳岚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震泽幼儿园
摘要:本论文旨在深入探讨幼儿园绘本教学在幼儿情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实施现状、存在问题及优化策略。通过对绘本独特教育价值的剖析,结合实际教学案例,揭示绘本如何有效激发幼儿的情感共鸣,丰富其情感体验,培养积极情感品质。针对当前绘本教学中情感教育的不足,提出精准选材、多样化教学方法、强化教师引导、家园合作等多维度改进措施,以期为提升幼儿情感教育质量提供有益参考,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
一、引言
绘本作为一种图文并茂、富有童趣的儿童读物,凭借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与丰富内涵,成为幼儿园开展情感教育的理想载体。深入研究绘本教学与幼儿情感教育的有机融合,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二、绘本教学对幼儿情感教育的独特价值
(一)生动形象,激发情感共鸣
绘本以精美的插画和简洁的文字构建起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世界。其中的角色形象、场景设置高度贴近幼儿生活感知,极易引发幼儿的认同感与代入感。例如经典绘本《大卫不可以》,大卫的调皮捣蛋行为——踩着凳子拿高处物品、在客厅踢球等,都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场景,幼儿看到大卫一次次被妈妈制止,内心会不自觉地与大卫的委屈、失落情绪产生共鸣,同时也能体会到妈妈“不可以”背后蕴含的关爱之情。这种基于真实生活情境的情感触动,能让幼儿在阅读过程中迅速融入故事,开启情感体验之旅。
(二)题材广泛,丰富情感体验
绘本的题材包罗万象,涵盖亲情、友情、勇气、自我认知、自然探索等诸多领域。从温馨感人的《猜猜我有多爱你》,让幼儿沉浸于母爱的深沉与细腻之中,感受亲情的温暖与力量;到充满奇幻冒险的《绿野仙踪》,引领幼儿跟随主人公体验面对困难时的紧张、恐惧以及战胜困难后的喜悦与自豪;再到关注自我成长的《我喜欢自己》,启发幼儿认识自身优点,建立自信,接纳独特的自我。
三、幼儿园绘本教学中幼儿情感教育的现状剖析
(一)绘本选择缺乏科学性
1. 未充分考量幼儿年龄特征
部分教师在绘本挑选过程中,未能精准把握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认知水平、心理发展特点与情感需求。如小班幼儿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认知以直观形象为主,一些教师却选择文字冗长、情节复杂、画面细节繁多的绘本,导致幼儿难以理解故事内容,无法产生情感共鸣。
2. 忽视绘本主题与幼儿现实情感衔接
有些绘本虽然本身质量上乘,但教师在选择时未结合班级幼儿近期出现的情感问题或成长需求,使得绘本教学与幼儿实际生活脱节。例如,班级幼儿在合作游戏中频繁出现矛盾冲突,此时若教师未能选取如《蚂蚁和西瓜》这类强调团队协作、分享共赢的绘本进行针对性引导,就错失了借助绘本解决现实情感困惑的良机。
(二)教学方法单一,情感激发不足
1. 传统灌输式教学占主导
在绘本教学课堂上,部分教师仍采用单一的“教师讲、幼儿听”模式,将绘本内容逐字逐句朗读给幼儿,幼儿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缺乏主动参与和思考的机会。这种方式不仅忽视了绘本中丰富的画面信息——插画色彩、角色表情、场景变化等对幼儿情感的视觉刺激,也未能充分调动幼儿的想象力与好奇心,致使课堂氛围沉闷,幼儿的情感难以被有效激发。
2. 互动环节缺失或流于形式
即使一些教师意识到互动的重要性,设置了提问环节,但问题往往局限于简单的事实性记忆,如“故事里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未能深入挖掘绘本背后的情感内涵,引导幼儿探讨角色的心情变化、行为动机以及自身从中获得的情感体悟。
(三)教师情感引导能力薄弱
1. 对绘本情感解读浮于表面
不少教师在绘本教学前,自身缺乏对绘本深入细致的研读,未能精准把握作者创作意图、故事核心情感线索以及各个情节转折处的情感变化。在教学过程中,只能依照绘本文字简单叙述,无法引导幼儿捕捉画面细节、对话语气、符号象征等隐藏的情感信息,使得幼儿对绘本的理解停留在浅层次,难以触及深层情感内核。
2. 缺乏适时有效的情感回应策略
当幼儿在绘本阅读中主动表达情感、提出疑问或分享感悟时,部分教师未能给予及时、针对性强且富有启发性的回应。有的教师只是简单肯定或敷衍了事,没有抓住教育契机进一步拓展幼儿的情感思维;还有些教师急于按照预设流程推进教学,忽视幼儿的情感反馈,打击了幼儿参与情感交流的积极性,阻碍了情感教育的顺畅开展。
(四)家园合作不够紧密,教育合力未形成
1. 家庭绘本阅读缺乏专业指导
在家庭层面,家长普遍意识到阅读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积极开展亲子绘本阅读活动。然而,多数家长缺乏专业的绘本阅读指导方法,不知道如何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书,阅读过程中也多以照本宣科为主,较少关注幼儿的情感反应,更未能借助绘本与幼儿进行深度情感沟通,家庭绘本阅读的情感教育功能大打折扣。
2. 家园信息沟通不畅,教育资源未整合
幼儿园与家庭之间在绘本情感教育方面缺乏常态化、深度化的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机制。无法针对幼儿情感发展中的问题协同制定教育方案,难以形成家园共育的强大合力,影响绘本教学对幼儿情感教育综合效益的提升。
四、研究结论与展望
绘本教学作为幼儿园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蕴含着巨大潜力与无限可能。进一步挖掘本土文化绘本资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仁爱、诚信、勤劳等情感精髓融入绘本教学,厚植幼儿民族情感根基;另一方面,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在绘本教学中的应用,为幼儿创造更加逼真、多元的情感体验场景,不断拓展绘本教学对幼儿情感教育的深度与广度,为幼儿一生的幸福奠定坚实情感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