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智慧交通对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作者

茆训花

紫东文旅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交通需求持续攀升,传统交通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如交通拥堵导致能源浪费与尾气排放增加、运输效率低下制约经济发展活力等。绿色经济增长强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环境保护与资源高效利用的平衡,智慧交通的出现为解决交通领域的环境与效率问题提供了创新路径。它通过整合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对交通系统进行全方位优化与升级,在提高交通运行效率的同时,有效降低能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对绿色经济增长具有深远影响。

关键词:智慧交通;绿色经济增长;影响

1智慧交通的内涵与发展现状

1.1智慧交通的内涵

智慧交通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对交通系统中的人、车、路、环境等要素进行全面感知、深度融合、智能分析与协同管理的新型交通体系。它打破了传统交通各环节相对独立的状态,实现了信息的实时交互与共享,使交通决策更加科学、精准,运行更加高效、有序。例如,车路协同系统通过车辆与道路基础设施之间的信息传输,让车辆提前获取路况、信号灯状态等信息,从而优化行驶策略,提高通行效率[1]。

1.2智慧交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全球智慧交通发展迅速,各国纷纷加大投入与政策支持。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智能道路不断涌现,道路上集成了多种传感器,可实时采集交通流量、路面状况等数据,并通过通信网络传输至交通管理中心。例如,部分高速公路安装了智能可变信息标志,能根据实时路况为驾驶员提供准确的行车建议。在交通管理领域,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广泛应用,通过分析实时交通流量数据,动态调整信号灯配时,有效缓解了交通拥堵。许多城市还引入了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借助地磁传感器等的有效应用,能够达成对停车位情况的有效监测,并通过手机应用向车主提供周边空闲车位信息,提高了停车位的利用率。在出行服务方面,智能导航软件借助大数据与实时路况信息,为用户规划最优出行路线,减少行驶里程与时间。公共交通领域也加快了智能化步伐,公交车辆配备了智能调度系统,可根据客流情况动态调整发车频率,提高准点率。

2智慧交通对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

2.1降低能源消耗

智慧交通系统借助对交通流量的有效监测,特别是通过使用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可以对交通拥堵点予以预判。交通管理部门可据此实施交通疏导策略,如调整信号灯时长、设置潮汐车道等,使车辆行驶更加顺畅,减少因拥堵导致的怠速与频繁启停。智慧交通依托车载智能设备与通信技术,向驾驶员提供节能驾驶提示,如合理的换挡时机、经济车速范围等,引导驾驶员养成良好驾驶习惯,提高燃油利用率。同时,一些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具备自动启停、能量回收等功能,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进一步降低能源消耗。

2.2减少污染排放

交通拥堵时车辆长时间低速行驶或怠速,尾气排放量大增。智慧交通有效缓解拥堵后,车辆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行驶速度,发动机燃烧更充分,有害气体排放显著减少。智慧交通为新能源车辆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一方面,智能充电设施网络不断完善,通过手机应用可实时查询充电桩位置、使用状态,实现快速充电预约,解决了新能源车主的“里程焦虑”。另一方面,智慧交通系统根据新能源车辆特点,优化交通信号控制,为其提供优先通行权等便利,鼓励消费者选择新能源车辆。

2.3促进产业升级

智慧交通的建设与发展对智能交通设备产生了大量需求,刺激了相关制造业的创新与升级。传感器、通信设备、智能交通信号控制器、车载智能终端等产品的研发与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在企业方面,通过增加对应的研发投入,如此会促使产品质量得以强化,呈现出更好的竞争力。在智慧交通发展的背景下,关联产业也实现了长足的进步,促使经济获得更好的发展。在硬件设备制造方面,传感器、摄像头、车载终端、智能交通信号灯等设备的需求大幅增长,推动了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发展。在软件与服务领域,大数据分析软件、交通管理系统软件、出行服务APP等的研发与应用,催生了一批新兴的软件企业和互联网平台企业。同时,智慧交通的发展还促进了人工智能、物联网、通信等前沿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带动了相关技术产业的升级。据不完全统计,智慧交通产业及其相关上下游产业每年创造的经济效益可达数千亿元。

2.4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智慧交通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掌握交通需求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分布规律。交通管理部门据此能够展开对公交线路的调整,并可以对发车频率等进行优化,促使公共交通资源实现更好的调配。

3智慧交通推动绿色经济增长面临的挑战

3.1技术难题

智慧交通涉及多种复杂技术的融合,目前在技术兼容性、数据安全等方面仍存在问题。不同厂商的智能交通设备与系统在通信协议、数据接口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系统集成难度大,影响智慧交通整体效能发挥。同时,智慧交通系统收集与传输大量敏感数据,如车辆行驶轨迹、个人出行信息等,数据泄露风险高,数据安全防护技术有待进一步加强[2]。

3.2建设与运营成本高昂

在进行智慧交通设施建设时,往往会需要众多因素的投入,包括智能道路建设、传感器与通信设备安装、数据中心建设等。系统建成后的运营与维护成本也居高不下,如设备更新、软件升级、人员培训等。对于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言,难以承担如此巨大的成本,限制了智慧交通的推广与普及。

3.3公众认知与接受度不足

部分公众在面对新技术时,仍存在较为明显的认知短板以及诸多担忧情绪。就自动驾驶技术而言,不少人内心深处始终萦绕着对其安全性的质疑,特别是在遭遇紧急突发状况时,会忧虑自动驾驶系统能否保障行车安全。与此同时,部分群体在搭乘公交、地铁等交通工具时,常常陷入支付困境,遭遇使用上的重重阻碍。公众对智慧交通技术这般较低的认知水平与接受程度,极大地制约了这些前沿技术在更大范围内的普及与推广。

4对策建议

4.1加强技术研发与标准制定

政府与企业应加大对智慧交通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鼓励产学研合作,攻克技术兼容性、数据安全等难题。同时,相关部门应尽快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与规范,明确智能交通设备与系统的通信协议、数据接口、安全要求等,促进不同厂商产品与系统的互联互通,提高智慧交通系统的整体稳定性与可靠性。

4.2创新投融资模式,降低成本

积极探寻多元且富有创新性的投融资模式,广泛吸纳社会资本融入智慧交通的构建进程。与此同时,凭借持续的技术研发与突破,致力于提升设备及系统的性能品质与价格优势比值,全方位优化运营管理的流程架构,最大程度减少人力、物力资源的不必要损耗,全方位提升智慧交通项目所蕴含的经济效益潜能,为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不仅如此,还要深度挖掘智慧交通与绿色经济之间的内在契合点,加速两者的融合互促进程,引领交通领域朝着绿色低碳的方向稳步迈进,助力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4.3 强化宣传推广攻势

搭建全方位、多维度的宣传矩阵,综合运用各类宣传渠道,涵盖媒体平台的广泛报道、深入社区基层开展丰富多彩的互动活动,以及举办专业权威的科普讲座等,面向社会大众普及智慧交通领域的专业知识,将智慧交通技术所具备的独特优势以及可靠的安全保障性能全方位展示出来。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宣传推广行动,逐步提升公众对于智慧交通的认知水平,增强其内心的接受意愿,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出积极拥抱智慧交通技术的良好氛围,为智慧交通的广泛普及与深度应用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推动交通出行领域迈向全新的智慧时代[3]。

结语

智慧交通作为现代交通发展的新方向,通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促进产业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多方面作用机制,对绿色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智慧交通能够有效解决传统交通面临的问题,实现交通与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坚实支撑。

参考文献

[1]易宣辰,金友良.智慧交通对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24,45(04):153-160.

[2]刘旭辉,王烁.交通智慧化对经济成本及管理水平的影响性研究[J].交通企业管理,2023,38(04):44-46.

[3]刘畅,高谦.智慧交通一体化趋势、特征及平台经济模式的建设路径[J].交通建设与管理,2022,(05):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