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市政路桥污水管道混凝土施工技术及优化措施

作者

武玉娴

紫东文旅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市政路桥污水管道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关键组成部分,承担着收集、输送生活与生产污水的重任,其混凝土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管道的耐久性、密封性以及整个排水系统的稳定运行。本文深入剖析污水管道混凝土施工的各个环节,详细阐述基础施工、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振捣与养护等技术要点,分析常见问题并提出针对性优化措施,旨在为提高市政路桥污水管道混凝土施工质量、保障城市排水畅通提供全面且实用的技术指导。

关键词:市政路桥;污水管道;混凝土施工技术;优化措施

1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市政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加,对污水管道系统的要求愈发严苛。污水管道长期处于复杂恶劣环境,承受地下水压力、土壤腐蚀以及污水冲刷等多重考验。混凝土作为污水管道的主要结构材料,其施工质量优劣决定管道能否抵御外界侵蚀、维持结构完整,进而确保城市污水有序排放,避免污水泄漏引发环境污染、道路塌陷等问题[1],因此深入探究污水管道混凝土施工技术意义重大。

2市政路桥污水管道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2.1基础施工

1.沟槽开挖

依据设计要求精准放线,确定沟槽位置与尺寸。采用机械开挖为主、人工配合为辅的方式,确保沟槽边坡稳定,避免坍塌。一般土质条件下,沟槽深度小于3m时,边坡坡度可按1:0.33-1:0.5设置;深度超过3m,应根据地质勘查报告进行专项设计。开挖过程中及时测量槽底标高,预留20-30cm土层由人工清底至设计标高,防止超挖扰动基底土,保证基底承载力满足要求。

2.基础垫层浇筑

基底验收合格后,及时浇筑混凝土垫层。垫层厚度通常为10-15cm,采用C15或C20素混凝土,其作用是为管道提供平整、坚实支撑面,均匀分散管道荷载。浇筑时,利用溜槽或泵送方式将混凝土送至槽底,人工摊平,用平板振捣器振捣密实,确保表面平整,平整度误差控制在±5mm以内,浇筑完成后洒水养护2-3天,防止表面干裂。

2.2模板安装

1.模板选型与制作

污水管道模板多选用钢模板或木模板,钢模板强度高、周转次数多,适用于大型管道工程;木模板加工方便、成本较低,常用于小型项目或异形部位。模板制作应严格按照管道设计尺寸,确保尺寸精准,拼缝严密,一般拼缝宽度不超过2mm,防止混凝土漏浆。

2.模板安装与固定

安装模板时,确保其垂直,中轴线与管道中心线重合,偏差不超过±5mm。采用内撑外拉方式固定,内撑可用钢管或方木,沿管道纵向间隔1-1.5m设置;外拉采用钢丝绳或拉杆,与沟槽壁地锚连接,拉应力经计算确定,保证模板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稳固不位移,为混凝土成型提供可靠型腔。

2.3混凝土浇筑

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根据污水管道所处环境、设计强度要求精心设计配合比。考虑抗渗、抗腐蚀需求,适当增加水泥用量、选用优质骨料,并掺加适量外加剂,如减水剂提高流动性、防水剂增强抗渗性。例如,对于有中等抗渗要求的管道,水泥用量可比普通混凝土增加10%-15%,砂率控制在35%-45%,水灰比不大于0.5,确保混凝土性能达标。

2.浇筑方法

采用分层浇筑,每层厚度控制在30-50cm,避免一次浇筑过厚导致混凝土内部振捣不实。对于管径较大管道,可从管道两侧对称浇筑,使混凝土均匀上升,防止模板受力不均变形;对于小口径管道,可从一端向另一端连续浇筑。浇筑过程中,利用溜槽、泵送或吊车吊斗等方式将混凝土送至浇筑部位,确保下料高度不超过2m,防止混凝土离析。

2.4混凝土振捣

1.振捣设备选择

根据管道结构特点选用合适振捣设备。一般大面积振捣选用插入式振捣棒,其振捣半径约为30-50cm,振捣棒直径通常为30-50mm;对于模板边角、钢筋密集区等部位,配合使用平板振捣器或附着式振捣器,确保混凝土各部位振捣密实。

2.振捣工艺

插入式振捣棒采用“快插慢拔”原则,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不再下沉、气泡不再冒出、表面泛浆为准,一般每点振捣时间20-30秒。平板振捣器在混凝土表面缓慢移动,移动速度控制在1-2m/min,保证振捣均匀。振捣过程中,防止振捣棒触及模板、钢筋,以免造成模板位移、钢筋变形,影响混凝土结构质量[2]。

2.5混凝土养护

1.养护方法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方式主要有洒水养护、覆盖养护与蒸汽养护等。对于一般环境下污水管道,洒水养护较为常用,在混凝土终凝后(通常4-6小时后),用洒水壶或喷淋系统定时洒水,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冬季低温环境,采用覆盖保温养护,如覆盖棉被、草帘等,并适当延长养护时间,确保混凝土强度正常增长,免受冻害。

2.养护效果监测

养护期间定期监测混凝土强度发展,可采用回弹仪、试块抗压试验等方法。试块留置应符合规范要求,每浇筑100m³混凝土或每工作班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块、一组同条件养护试块,通过试块强度判断养护是否达标,及时调整养护措施,保证混凝土质量。

3市政路桥污水管道混凝土施工常见问题与优化措施

3.1常见问题

1.混凝土裂缝

成因包括混凝土收缩,如水泥水化热导致内外温差过大产生温度裂缝,或混凝土干缩裂缝;地基不均匀沉降,使管道结构受力不均引发裂缝;养护不当,缺水导致表面干裂等。

2.混凝土外观质量差

表现为蜂窝、麻面、孔洞等,主要由于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局部漏振;模板拼缝不严,漏浆;混凝土和易性差,骨料集中等。

3.管道接口渗漏

管道接口处混凝土浇筑不密实、密封不严,或接口材料选择不当、安装工艺不规范,导致污水在接口处渗出,污染周边土壤与地下水。

3.2优化措施

城市道路桥梁污水管道工程建设的完善尤为重要。在施工过程中,要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施工,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为保证排水管工程的施工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1.裂缝防治

优化混凝土配合比,选用低热水泥、掺加粉煤灰等矿物掺合料降低水化热;设置温度钢筋、冷却水管,控制混凝土内部温度;加强地基处理,确保基底均匀沉降,如采用换填、夯实等方法;严格按要求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冬季做好保温。

2.外观质量提升

加强振捣管理,确保振捣密实无死角,对边角、钢筋密集区重点振捣;检查模板安装质量,拼缝处做好密封处理,选用优质脱模剂;控制混凝土原材料质量,保证和易性良好,搅拌均匀,避免骨料离析。

3.接口渗漏治理

改进接口混凝土施工工艺,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并振捣密实;合理选择接口密封材料,如橡胶圈、密封膏等,严格按规范安装,做好接口防水处理,施工完成后进行闭水试验,确保接口密封性[3]。

结论

市政路桥污水管道混凝土施工技术涵盖基础施工、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振捣与养护等关键环节,各环节紧密相扣,共同保障管道质量。为进一步提升城市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应正确认识污水管道混凝土的重要性,找出问题所在,并根据实际情况运用混凝土技术,促进各个施工环节的标准化,有效解决城市污水排放难题。

参考文献

[1]李尊龙.市政路桥污水管道混凝土施工技术及优化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10):73-75.

[2]张彪林.市政路桥污水管道混凝土施工技术及优化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22,7(05):91-93.

[3]周宗兴.市政路桥污水管道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四川水泥,2021,(1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