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主题学习下小学体育与数学融合教学的实践
任艳秋
沭阳县开发区实验小学 江苏宿迁 223600
引言
教育改革的持续推动下,传统学科教学模式的局限越来越明显,跨学科主题学习成了教育新趋势。小学阶段是孩子学习成长的关键时期,体育和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分别对学生身心健康、智力发展至关重要。把小学体育与数学融合教学,能打破学科界限,让学生在不同学科知识交融中拓宽思维,提高学习效果。这样的教学模式既契合现代教育理念,又顺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对提升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一、跨学科主题学习下小学体育与数学融合教学的必要性
(一)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
小学生正处在从形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孩子往往对直观、有趣的事物更加感兴趣。体育教学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形式,充满趣味性和实践性,而数学知识虽然较为抽象,却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1】。如果把体育和数学融合起来,原本抽象难懂的数学概念,就能借助体育情境变得具体、形象,这种教学方式十分契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加轻松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对于推动他们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实现认知能力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体育、数学教学,常常因形式单一让学生觉得枯燥,导致学习劲头不足。而跨学科主题学习将体育与数学融合,把体育的趣味性带进数学课堂,同时让数学知识成为解决体育问题的帮手。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体验焕然一新。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很容易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勾起他们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去探索学习,从原本对学习提不起兴趣,转变为积极投入到体育与数学的学习当中。
(三)顺应教育改革发展趋势
在教育改革持续推进的背景下,跨学科主题学习成了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以往的分科教学太注重学科知识各自独立,使得学生很难把不同学科知识联系起来。而跨学科主题学习主张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把各学科知识和方法整合在一起,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2】。小学体育与数学的融合教学,刚好符合这一改革趋势。通过这种跨学科教学,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加丰富的学习内容和更加多样的学习方式,推动小学教育朝着多元化、综合化发展,助力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二、跨学科主题学习下小学体育与数学融合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利用体育活动情境融入数学知识
小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孩子对直观、有趣的事物更加感兴趣。在充满趣味性的体育活动中融入数学学习,正好契合他们的认知特点,能够有效提升学习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精心设计各类体育活动情境【3】。比如,组织“障碍跑计数赛”活动,教师先在跑道上合理设置不同类型的障碍,像跳绳、跨栏等。接着,要求学生在跑步过程中,每顺利通过一个障碍,就要进行一次记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全神贯注地完成跑步和跨越障碍的动作,锻炼身体协调性和运动能力,同时还要运用数数的知识记录通过障碍的次数,这其实就在无形中巩固了加法运算等数学知识。当比赛结束后,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让他们统计自己通过障碍的总数,并且和其他同学的成绩进行比较。在对比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字大小的概念,以及数量之间的关系,从而让数学知识在体育活动的情境中得到更好的理解和运用,真正实现体育与数学学习的有机结合。
(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体育问题
在体育活动中,其实隐藏着大量与数学紧密相关的问题。把数学知识灵活运用到体育场景中,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有着促进作用。因此,在体育比赛进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运用数学知识,对比赛中的各类数据展开分析。以篮球比赛为例,教师可以布置任务,让学生详细记录每个球员的投篮次数和命中次数。记录完成后,再一步一步地教学生通过简单的除法运算,即用命中次数除以投篮次数,从而算出每位球员的投篮命中率。通过对不同球员命中率数据的横向比较,学生就能直观且准确地分析出哪位球员的投篮水平更胜一筹。而在长跑比赛中,同样也离不开数学知识的运用。学生可以依据比赛设定的总路程,再结合自己平时跑步的平均速度,通过路程除以速度的计算方式,大致估算出自己跑到终点所需要的时间【4】。有了这个计算结果作为参考,学生在比赛过程中,就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安排跑步节奏。比如,起跑阶段保持什么样的速度,中途如何根据体力状况调整速度,以及在冲刺阶段何时发力,都能做到心中有数。当学生亲身体验到数学知识能够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比赛、制定科学的比赛策略时,他们自然就会对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和积极性,也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三)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项目
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项目,是整合体育与数学学科知识技能的有效途径。在参与这类主题项目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打破学科界限,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这不仅有助于拓宽他们的思维视野,还能够有效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以“运动健康数据监测”主题项目为例,在项目开展初期,学生首先要运用数学知识,设计科学合理的数据记录表。这个过程需要他们思考记录哪些关键数据,如每天的运动时间、运动强度、消耗的卡路里等,并确定合适的数据记录格式和统计方法。在日常记录过程中,学生持续收集数据,逐渐形成自己的运动健康数据档案。接着,学生要对积累的数据进行分析,通过计算、对比等数学手段,评估自己的运动效果。比如,计算一周内平均每天的运动时长,对比不同运动项目消耗卡路里的差异等。与此同时,学生还需要运用体育知识,结合数据分析结果,考虑运动项目的选择、运动强度的安排、运动频率的设定等,确保运动计划既符合自身身体状况,又能达到科学锻炼的目的。通过这样的主题项目学习,学生在提高数学统计和分析能力的同时,加深了对体育健康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真正实现了体育与数学跨学科知识的有机整合和综合运用,为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跨学科主题学习下小学体育与数学的融合教学,既契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激发学习兴趣,还能助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顺应了教育改革方向。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探索两者融合的有效方法,打破学科界限,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为学生带来更加有趣的学习体验,助力学生在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上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允 . 跨学科融合提升数学素养——探究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路径 [J]. 天津教育 ,2025,(02):62-64.
[2] 李鹏. 跨学科主题学习下小学体育与数学融合教学的实践探索——以“蹲踞式跳远”一课为例 [J]. 现代教学 ,2025,(Z1):165-166.
[3] 颜小燕 . 跨学科主题学习下小学数学与体育融合教学的探索 [J]. 理科爱好者 ,2024,(04):130-132.
[4] 侯佳珊 .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内容构建研究[D]. 首都体育学院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