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BIM技术的运用

作者

侯靖宇

滕州市建筑业发展服务中心 山东 枣庄 277500

摘要:当前,社会经济增长带动了人们生活质量的强化提升,人们更加重视环境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基于传统形式的建筑施工技术,会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极为严重的污染影响。而装配式建筑工程钢结构的实际应用,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同时资源浪费率非常地,所以其在日常建筑工程施工中被广泛应用。很多建筑企业重视经济效益方面的追求,将BIM技术引入到了装配式工程钢结构施工中,其能够对施工作业进行有效掌控。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BIM技术

1、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概述

装配式建筑和传统的建筑模式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装配式建筑在开始施工之前需要准备好相应的结构构件,而且要对结构构件进行生产,最终在施工阶段组装。这种施工模式效率更高,但是前期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比较多,不仅仅要做好建筑的设计工作,还要把握好构件的生产,如果这些工作没有准备好,在后期装配时很有可能出现建筑结构不匹配的情况,从而影响建筑施工正常进行。使用装配式建筑模式有很多优点,一方面能够很好地降低施工成本,另一方面在运输时也可以降低运输难度。

2、BIM技术的特征

2.1协调性

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当中,会涉及到多个不同部门的施工作业,而BIM技术的实际应用,可整合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的诸多工作内容、数据资料、文件等,在实际施工中对BIM技术进行合理应用,可对施工过程中的交叉问题进行有效协调,以免后续施工中会产生诸多问题。

2.2可视性

借助BIM技术能够通过模拟建造过程的细节,呈现建筑设计、施工的各个环节,能够让人们以更为直观的方式了解建筑工程施工过程。BIM技术的可视性还能够对工程施工建设的细节予以呈现和展示,能够让人们借助BIM技术以具象化方式感受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能够为建筑工程设计、施工更好地开展提供条件和依据。

2.3优化性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作业初期,施工方需要参与其中,对施工方案当中的技术难点进行合理优化,确保施工作业的有序开展。BIM技术模型包含建筑工程几何信息和物理信息,借助于BIM技术进行数据模型的实际构建,将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相关的设计、实际施工、生产加工、安装等诸多环节中存在的技术难点考量其中,全面优化建筑工程结构方面的设计方案、施工作业方案、质量管控等诸多问题,以此强化施工作业的质量与成效。

3、BIM技术在装配式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重要性

3.1提升工程施工质量

BIM技术的应用与传统施工建设方式有所不同。该技术以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开展为基础,以各种信息数据作为条件,在建筑模型设计基础上探索工程施工建设方式,探索工程施工的开展顺序,这都有利于项目的信息反馈,能够为后期的工作开展奠定基础。借助BIM技术构建的虚拟信息环境,让人们能够结合具体数据进行施工建设分析,使得工程施工建设的开展更为高效,也让工程施工质量得以保障,最大限度地减少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开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更好地推进工程施工建设。

3.2强化建筑工程管理的整体工作水平

当前建筑工程体系逐渐趋于成熟,建筑工程项目的规模也在持续拓展,对比传统形式的建筑工程施工作业,在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以前,对建筑工程整体结构进行拆分,拆解分成诸多独立的单位,实际施工到对应环节的时候,施工作业者可对建筑结构进行直接拼接,这样来达成节约施工时间的目标。实际施工会涉及到诸多零件结构,为了确保零件适用性,相关工作者需要全面采集相关的数据、资料等。BIM技术的实际应用中需要互联网技术,基于互联网技术来收集数据信息,其能够强化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水平。

4、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4.1 BIM技术在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装配式建筑可以运用BIM技术对施工过程进行多方面管理。在安全管理方面,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隐患多,分布广,常见有高空落物、预制构件码放错误、预制构件吊装不到位、塔吊碰撞、脚手架失稳、高空坠落等风险。借助BIM技术可视化、可漫游优势,工程管理人员可以在工程开工前,用BIM软件对工程项目的安全控制点、有重大危险源的部位、关键施工环节等进行模拟演示,从而发现潜在的风险因素,做好排除和应对措施。同时,工程管理人员可以运用BIM技术对工人实施安全教育与施工培训。通过动画视频、VR虚拟漫游等方式向工人讲解安全知识和施工操作要点,为他们提供身临其境的感受,增强工人的安全防范意识,规范施工操作要领,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

4.2预制构件的应用

在装配式施工当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预制结构构件,预制构件的顺利完成是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基础,也是整个工程最为核心的部分,在预制构件环节,BIM技术能起到很好的提高工程效率的作用,不管是对于预制构件进行设计还是实际的生产,都可以很好地利用BIM技术。在工程设计环节,需要搜集各类的数据来作为设计的参考,BIM技术具有较好的数据搜集处理功能,它能够快速收集到与建筑需求相关的数据,并且将这些数据进行详细的整理,然后再对这些数据进行参数化处理,利用BIM模型可以设计出一个合理的方案,同时还可以对工程设计进行检测勘验,因为BIM的技术可以进行模拟来减少设计图纸和实际操作过程中的误差,通过这种对比可以及时发现设计图纸当中的不合理之处,然后对这些不合理的设计结构进行优化,从而提高预制构件的标准性。

4.3 BIM技术在施工进度管理中的应用

BIM技术可以创建装配式建筑的4D模型,模拟装配式建筑按施工进度计划执行的施工过程,该过程通过动画的形式呈现。在这样的直观模拟中,施工管理人员能够充分观察整个项目的施工过程,掌握工程整体进度安排,并且比较容易发现潜在的工序错误及作业冲突,通过修改施工进度计划或是其他施工参数来解决上述问题,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在工程建造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还可以在BIM平台上录入施工的实时进度数据,与施工进度计划进行对比。如果发现有差距,应及时分析影响因素,并对人员调配、材料供应、工作面设置、工序流程等影响因素做出调整,确保施工进度。

4.4 BIM结构模型和结构分析模型的转换应用

在BIM技术基础之上实施装配式建筑设计工作,其主要利用输入和输出的手段来实现,把Revit建筑模型传入到计算机软件当中,利用软件来对建筑物结构有效性进行分析。当完成上面工作之后,工作人员能够将结构分析模型传入到Revit软件内,进而形成完善的一个结构模型。一般状况下,共同分析多个视图过程中,要区分对其标注。利用文档模式,及时保存施工图纸。在实际操作软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BIM结构模型在实际转换的时候,往往会出现比较多的丢失数据和失真状况,其对具体无缝衔接往往带来负面影响。在上面工作的前提上,管理人员要利用分工操作的手段来科学修改模型,尽量降低给无缝连接操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转化的时候往往会存在梁端钢筋长度长、构件错位等问题。为了降低出现有关问题的频率,工作人员需要利用人工检查和维护等手段,进一步提升处理和操作效果。

5、结语

有效结合近阶段我国装配式建筑的整体发展状况,需要从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施工以及构建的生产等各个方面进行有效的融合,以BIM技术为基础对装配式建筑工程设计,有效提高装配式建筑设计工作的整体质量和科学性,推动我国建筑产业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士军.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8(10):103~104.

[2]马波.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9(2):81~82.

[3]王伟.当前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1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