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跨学科实践活动设计
袁平静
安徽省庐江第四中学,安徽 合肥,231500
摘要:本文围绕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跨学科实践活动展开探讨。通过分析跨学科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结合教学实际设计多个新颖的实践活动案例,并提出实施建议与评价方式,旨在为初中物理教师开展跨学科教学提供参考,助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核心素养;跨学科实践活动
一、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目标。在这一背景下,初中物理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教学目的不仅仅局限于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通过跨学科实践活动,可以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界限,将物理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为学生创造真实且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在其他学科领域内的综合素养的提升。
二、跨学科实践活动对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一)促进知识的深度理解与融合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各个学科的知识往往是被孤立地教授,这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发现和建立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然而,跨学科的实践活动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从多个学科的角度出发,思考和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将物理学科的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相结合,从而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建筑中的物理知识”这一跨学科活动为例,当学生在研究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时,他们不仅会应用到物理学科中的力学原理,还会涉及到数学学科的几何学知识。
(二)培养问题解决与创新能力
在跨学科实践活动中,学生面临复杂的实际问题,需要运用多学科知识,通过自主探究、团队合作等方式找到解决方案。这一过程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在 “自制环保发电装置” 活动中,学生需要综合考虑物理的电磁感应原理、化学的电池知识以及工程技术等方面,尝试不同的设计思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创新能力。
(三)提升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
许多跨学科实践活动需要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在团队合作过程中,学生需要明确分工、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同时,学生还需与团队成员、教师以及其他相关人员进行沟通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倾听他人意见,从而提升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
三、初中物理跨学科实践活动设计案例
(一) “声音的奥秘 —— 从物理到音乐艺术”
活动目标:让学生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等物理知识,了解音乐中的声学原理,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活动准备:收集各种乐器,如吉他、鼓、笛子等;准备示波器、音叉、钢尺等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音乐和相关视频资料。
活动过程
知识讲解:教师运用实验和多媒体资源,讲解声音的产生、传播、音调、响度和音色等物理知识。例如,通过敲击音叉、拨动钢尺等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声音的产生;利用示波器展示不同声音的波形,帮助学生理解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别。
乐器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种乐器。学生通过观察、演奏乐器,探究乐器发声的原理,并尝试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乐器是如何改变音调、响度和音色的。
音乐创作: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尝试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结合对声音特性的理解,创作一段有节奏、有旋律的音乐。
成果展示:各小组展示自己的音乐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对物理知识的运用和体会。
(二) “光影世界 —— 物理与摄影艺术的融合”
活动目标:让学生掌握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物理知识,了解摄影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活动准备:数码相机或智能手机;三棱镜、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等光学器材;遮光板、光屏等实验道具;摄影作品欣赏资料。
活动过程
光学知识复习:教师通过实验和实例,复习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物理知识。例如,利用小孔成像实验,让学生理解光的直线传播原理;通过平面镜成像原理的分析,加深对光的反射定律的理解;用三棱镜分解太阳光,讲解光的折射现象。
摄影原理讲解:介绍摄影的基本原理,包括相机的构造、镜头的作用、光圈和快门的调节等,并结合光学知识,让学生明白相机是如何利用光的原理记录影像的。
实地拍摄:组织学生到校园或户外进行实地拍摄。学生根据所学的光学知识和摄影技巧,选择拍摄主题和角度,尝试运用不同的光线和构图方法,拍摄出具有创意的照片。
作品评选与分享:学生将拍摄的照片进行整理,挑选出自己最满意的作品参加班级评选。教师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评选,选出优秀作品,并邀请作者分享拍摄思路和运用的物理知识。
四、跨学科实践活动的实施建议
(一)精心选择活动主题
活动主题应紧密结合初中物理教学内容,同时兼顾其他学科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主题要具有趣味性和吸引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例如,“汽车中的物理知识”“家庭电路中的安全问题” 等主题,既与物理知识密切相关,又贴近学生生活,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合理规划活动流程
在设计活动流程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特点,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活动环节要明确,任务要具体,让学生清楚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同时,要预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交流讨论。
(三)加强教师指导
在跨学科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明确活动目标,指导学生制定活动计划,解决学生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还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创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
五、跨学科实践活动的评价
(一)多元化评价主体
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方式。教师评价要客观公正,注重对学生活动过程和成果的全面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能够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相互学习,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
(二)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不仅关注学生的活动成果,还要重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团队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通过过程性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在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反馈和指导,促进学生的不断进步。
(三)多样化评价方式
除了传统的书面评价外,还可以采用作品展示、口头汇报、小组答辩等评价方式,全面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结语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跨学科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综合性的学习平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探索跨学科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方法,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让学生在跨学科学习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若楠.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实践设计——以“制作液压起重机模型”为例[J].湖南中学物理,2024,39(10):93-96.
[2]耿奇.面向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初中物理跨学科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24.DOI:10.27312/d.cnki.gshsu.2024.001188.
[3]施艺芬.基于项目的初中物理跨学科实践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24.DOI:10.27312/d.cnki.gshsu.2024.002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