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卵巢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技术研究
古丽孜拉·阿买坦
富蕴县恰库尔图镇农业(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奶制品的需求逐渐变大,也让奶牛养殖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因此,为提升奶牛养殖发展质量及经济利润,必须重视奶牛卵巢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技术的研究,本文主要对奶牛卵巢疾病中常用的诊断技术,如问诊、视诊、直肠诊断等方式进行详细解析,然后再根据奶牛卵巢疾病的具体类型为其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技术方案,并对激素治疗、中药治疗以及手术治疗方法进行综合应用,有效提升疾病治疗效果,降低该病对奶牛养殖带来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奶牛卵巢疾病;诊断;治疗技术
引言:
在奶牛养殖过程中,卵巢疾病是养殖人员重点关注的疾病类型之一,对奶牛的生产性能有着较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奶牛的正产发情、卵泡发育和排卵等身体机能产生损害。
一、奶牛卵巢疾病的诊断技术
(一)问诊
问诊是疾病诊断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一步。在问诊中,必须对奶牛的基本信息、日常饲养管理情况、养殖技术水平以及奶牛的既往病史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仔细询问,帮助兽医快速掌握奶牛的状态,辅助其做出正确的诊断。比如,兽医可以询问奶牛的年龄、既往病史、日粮搭配情况、运动量、发病时间及其症状等基本信息,也需要对饲养环境、养殖人员技术水平等情况,排查因人为因素所导致疾病发生的可能。如果为经产牛患病,也需要对其上次配种及分娩后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排查,针对初产牛,需要经询问排查其为异性孪生不孕症的可能。此外,经问诊后,如果奶牛同时患有其他病症,也需要对该病症的表现情况及其治疗方案进行详细询问并记录。
(二)视诊
这是一种结合奶牛卵巢疾病临床症状进行肉眼检查的方式,主要是对奶牛的发情症状进行检查,并将其作为主要的诊断依据。奶牛的发情症状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明显发情。当奶牛持续出现明显的发情症状时,可将卵巢疾病纳入考虑当中。比如,在日常检查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奶牛持续3天都出现发情症状,这时就可初步判断其存在卵巢萎缩、发育异常或者其他类型的疾病。第二,无发情表现。这种判断是针对初次配种的奶牛没表现出发情症状或者经产奶牛,前一种可判断为先天因素影响,后一种则需要重点考虑激素分泌异常的情况。第三,无明显发情表现。当工作人员发现奶牛发情期间无明显发情表现时,就需要重点考察该奶牛卵巢部位是否出现异常,展开卵巢疾病诊断[1]。
(三)直肠检查
直肠检查法是一种最简单、最直接的检查方式,采用这种方法展开卵巢疾病检查工作,可辅助工作人员直接判断卵巢疾病的具体情况,并直接确定病因,为后续治疗提供直观数据。具体的检查流程为:工作人员先在手臂套上一次性护具,并进行充分润滑。然后再五指并拢,将手臂缓慢深入直肠内部,到达子宫颈后,可沿着子宫角触摸卵巢,然后再对奶牛卵巢的各个形状进行详细诊断,掌握卵巢的具体数值,最后在进行总结分析,判断卵巢疾病类型。并且,直肠检查需要在隔一段时间后在进行一次,将两次检查结果进行对比最后得出诊断结果[2]。
二、奶牛卵巢疾病的治疗技术
(一)卵泡类疾病
1.卵泡发育迟缓或交替发育
这种疾病的病因为奶牛体内激素分泌异常,一般常用激素治疗法进行治疗。比如,治疗人员可以为其制定“1天1次的促卵泡素注射以及60μg/d的促黄体素,连续注射两天”的治疗方案。针对经产母牛出现卵巢炎症导致该病时,可以采用子宫灌注治疗法进行治疗。将38℃的生理盐水灌注到奶牛子宫内进行灌洗,一次用50ml的生理盐水,直至奶牛恢复健康。采用中医诊疗时,兽医需遵循“补益气血”的原则设计治疗方案,比如,可采用温补类的中药材“党参、甘草、白束、益母草”等按照一定的配比进行熬制,并在奶牛发情的前三天内进行灌服,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2.排卵延迟或不排卵
第一,激素治疗法。常用的激素治疗药物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促卵泡素、促黄体素、孕酮等,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奶牛体重注射激素类药物,并让兽医实时监测卵泡实际情况。第二,中药疗法。一般会采用益母草、川穹、当归等药物进行煎服,达到补血行气的效果,促进奶牛生殖机能的恢复。
3.卵泡囊肿
第一,药物治疗。一般会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黄体素、前列腺激素以及孕激素进行协助治疗,主要目的是为了恢复卵巢的正常机能,确保奶牛唤潮功能恢复健康。在中医治疗方案中,主要按照调理气血、平衡阴阳、调节脏腑的原理配置药物,有效改善奶牛的生殖内环境,达到治疗目的。比如,可使用桃红四物汤按照奶牛实际情况进行加减治疗,促进卵巢囊肿吸收,并改善卵巢内部的血液循环,达到良好的治疗目的。
第二,手术治疗。当卵泡囊肿的外壁薄且直径小时,可以直接用手捏破;如果囊肿较大且外壁较厚,就需要用细小针头进行穿刺治疗,并将卵泡囊肿内的液体挤出,然后在术后为其提供止血、抗感染的治疗方案[3]。
(二)黄体囊肿与持久黄体
第一,黄体囊肿治疗。西药治疗主要根据黄体囊肿的程度进行促黄体素注射治疗,一般剂量控制在50-100μg范围内,每天注射一次,连续注射3天。也可采用连续5天注射前列腺素治疗、连续14天的肌肉注射80mg的孕酮素进行治疗。此外,为起到良好的奶牛卵巢疾病预防和治疗效果,需要在奶牛生产1月后及时对其进行直肠检查,及时发现并进行治疗该病。
第二,持久黄体治疗。一般选用连续用药7天,每天1次的前列烯醇治疗,也会采用肌肉注射前列腺素进行治疗。此外,肌肉注射50IU/h的催产素也能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三)卵巢静止与萎缩
一般采用中医按摩的方法来促进奶牛子宫与卵巢的血液循环,加速子宫及卵巢机能恢复。也会采用补益气血的中药治疗方案,或向奶牛注射促卵泡成熟素进行治疗,加速奶牛卵巢恢复[4]。
三、结语
综上,奶牛卵巢疾病发病病因比较复杂,为提升诊断准确率,需要对问诊、视诊、直肠检查方案进行综合运用,提升卵巢疾病诊断准确性与诊断效率。同时还需要按照因病用药、对症治疗的治疗原则设计高效治疗方案,加快奶牛卵巢疾病的恢复速度,并恢复其生产性能,减少养牛场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潘新丹.奶牛卵巢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技术[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3,(10):123-125.
[2]王英.奶牛卵巢疾病主要症状与治疗策略探析[J].吉林畜牧兽医,2023,44(08):129-130.
[3]高树,陈家发,牛献柯,等.应用B超技术和激素测定对奶牛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的综合诊断研究[J].中国奶牛,2022,(11):32-35.
[4]肖霖力,许晓玲,宋玉清,等.B超技术在奶牛繁殖障碍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畜牧杂志,2021,57(08):17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