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电气设备的检修技术优化
刘亚莉
紫东文旅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电气设备作为电力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检修技术直接影响设备可靠性与供电质量。本文深入剖析传统检修技术的局限,详细探讨状态检修、智能监测诊断、机器人辅助检修等优化技术,旨在为电力行业提升电气设备检修水平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气设备;检修技术
1引言
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的能源动脉,电气设备在长期运行中受电、热、机械等多种应力作用,老化、磨损、故障隐患不可避免[1]。及时有效的检修能预防设备突发失效,保障电力持续供应。过去常规检修模式在应对复杂多变的设备工况时渐显力不从心,迫切需要对检修技术进行全方位优化革新。
2传统电力系统电气设备检修技术剖析
2.1定期检修
定期检修是依据设备运行时间或操作次数制定固定检修周期,到期全面拆解、检查、维护、更换部件。优点是计划性强,能批量安排人力、物力资源,在一定程度预防设备故障。例如对变电站变压器,每35年进行一次吊芯检查绕组、铁芯状况。但弊端明显,过度检修易造成设备不必要拆解,加速部件磨损,且可能引入新故障风险;同时对运行状态良好设备按死板周期检修,浪费人力、物力与停电时间,影响供电可靠性。
2.2故障检修
故障检修即设备故障停机后实施抢修,针对性处理损坏部件。在突发故障时能快速恢复供电,如输电线路雷击跳闸后紧急更换绝缘子、修复导线。但此方式完全被动,故障发生瞬间对电网冲击大,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扩大停电范围;且因缺乏前期预警,抢修准备仓促,若备件不足会延长停电时长,还难以精准判断故障根源,易留下隐患致二次故障。
3电力系统电气设备检修技术优化策略
3.1状态检修技术
状态监测原理与方法,状态检修核心是实时或定期采集设备运行数据,经分析评估设备健康状态,依状态决定检修时机与项目。监测手段丰富多样:
电气量监测,通过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连续测取设备工作电流、电压、功率因数等,分析绝缘老化、局部放电引发的电气参数异常。如监测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介损变化可提前发现绝缘受潮缺陷。
非电气量监测,温度监测用红外热像仪、光纤测温传感器捕捉设备发热点,像开关柜触头接触不良时温度骤升;振动监测借助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电机、风机等旋转设备振动频谱,判断轴承磨损、转子不平衡;油色谱分析对充油设备(变压器)抽取油样检测氢气、甲烷等特征气体含量,依气体组分、含量推断内部绝缘劣化程度,不同故障类型产生气体组合有显著差异。
收集大量监测数据后,需构建精准评估模型:基于阈值对比,为各监测指标设定正常、预警、故障阈值,如变压器绕组热点温度超120℃预警、达140℃判定故障。一旦指标越限触发检修决策,但阈值设定难兼顾设备个体差异与复杂工况。人工智能算法,利用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神经网络经历史数据训练学习设备正常、异常运行模式特征,输入实时监测数据自动判别状态;支持向量机将数据映射至高维空间划分状态类别,在小样本、非线性数据处理有优势,能适应设备状态渐变评估,提高检修决策科学性。
3.2智能监测与诊断技术
3.2.1智能传感网络部署
构建覆盖电力设备全方位的智能传感网络,采用低功耗、高精度、自组网无线传感器,如LoRaWAN、NBIoT技术传感器,实现数据远距离实时传输。在变电站,从高压母线、断路器到二次设备,传感器节点灵活分布,像在GIS设备气室内部安置SF6气体密度、微水含量传感器,确保无监测死角,数据汇聚至监控中心统一处理。
3.2.2故障诊断专家系统
融合设备原理、运行经验、故障案例知识构建专家系统。知识库涵盖故障现象、原因、处理措施三元组,推理机依据实时监测数据与知识库规则匹配诊断故障。如变压器有异常声响且油色谱氢气超标,推理机依规则判断可能是铁芯多点接地故障,给出排查接地回路建议;系统还能自学习新故障案例优化知识库,持续提升诊断准确性,辅助运维人员快速定位难题。
3.3机器人辅助检修技术
3.3.1巡检机器人应用
变电站、输电线路巡检机器人崭露头角。变电站轮式、轨道式巡检机器人按预设路径定时巡检,搭载高清摄像头、红外热像仪、局放检测仪,精准识别设备外观破损、发热、放电迹象,替代人工繁重巡检,如在夜间或恶劣天气稳定工作,实时回传图像数据,异常报警;输电线路无人机巡检克服地形阻碍,近距离拍摄导线、绝缘子高清影像,利用图像识别算法自动筛查断股、自爆绝缘子,大幅提升巡检效率,降低人员高空作业风险[2]。
3.3.2带电作业机器人研发
为减少停电检修,带电作业机器人蓬勃发展。机械臂模拟人手精细操作,配合激光雷达、视觉识别定位,在不停电下完成更换熔断器、紧固螺栓等任务。如10kV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操作精度达毫米级,能依复杂作业流程自主规划路径,保障人员安全同时拓展检修窗口,增强供电可靠性。
3.4做好检修预防和准备工作
电力电气设备的运行主要为工业生产提供动力来源,一旦电力电气设备出现异常,停止运转就会严重影响到生产效率,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重大损失。在提高电力电气设备检修水平的过程中,做好对电力电气设备的检修预防和准备工作,使电力电气设备在需要接受检 查维修相关工作时,能够获得更高的效率和更良好的工作质量,能够及时有效的针对电力电气设备产生的故障进行排除,从而使电力电气设备在需要检修时能够按照计划顺利地完成检修,从而提高检修效率。
4电力系统电气设备检修技术未来展望
4.1融合多源数据的深度分析技术
随着电力物联网普及,海量设备数据、气象数据、电网运行数据汇聚。未来将依托大数据平台融合分析,挖掘数据隐藏关联,如结合气温、湿度与设备负载预测故障概率;利用深度学习算法从复杂图像、波形数据精准提取故障特征,实现设备状态超前感知、精准预判,为检修决策提供立体信息支撑。
4.2量子传感在电气设备检修的探索应用
量子传感技术崭露头角,量子磁力计、重力仪等灵敏度远超传统传感器。有望用于电气设备微弱磁场、应力变化检测,如早期发现变压器铁芯磁路异常、高压电缆机械损伤,突破传统检测精度瓶颈,革新故障隐患捕捉手段,开启高精度检修新纪元。
4.3人机协作检修模式深化发展
未来检修现场人、机器人深度协作,机器人承担高危、重复体力劳动,人发挥经验决策优势。借助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技术,运维人员远程操控机器人,沉浸式诊断设备故障、指导维修,打破空间限制,在复杂检修场景实现高效协同,重塑电力检修人力组织与作业流程[3]。
结束语
电力系统电气设备检修技术优化是保障电力供应稳定、可靠、高效的必由之路。从突破传统检修局限的状态检修、智能监测诊断到机器人赋能,实践已见证显著成效,设备故障率、停电时间大幅降低,提升供电可靠性提升,助力电力行业应对能源变革挑战,为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动力,确保电力之光常亮不熄。
参考文献
[1]关帅麟.电力系统电气设备的检修技术优化研究[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23,59(10):6971.
[2]汪涛.电力电气设备的状态检修技术研究[J].设备管理与维修,2021,(24):3133.
[3]杨坤,褚鑫,孙倩.电力系统电气设备的检修技术优化[J].电子技术,2021,50(02):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