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政工党建工作对企业文化凝聚力提升的作用机制

作者

李晓亮

中国水电四局(兰州)机械装备有限公司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推进,企业面临着日益复杂多变的市场挑战。在这一背景下,企业文化凝聚力犹如企业的 “向心力”,能够将全体员工紧密团结在一起,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力,为企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政工党建工作以其鲜明的政治导向、强大的组织力量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与企业文化建设相互交融、相互促进,成为提升企业文化凝聚力的核心驱动力。深入探究政工党建工作对企业文化凝聚力的作用机制,对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思想引领:筑牢企业文化凝聚力的精神根基

(一)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政工党建部门作为企业思想建设的核心推动者,深知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对于凝聚员工心力的关键意义。一方面,通过构建常态化、系统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确保教育活动有序开展。在日常工作中,组织党员定期深入学习党的先进理论、方针政策,以 “三会一课” 为基础学习阵地,引导党员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并鼓励党员将所学所思传递给身边同事。同时,举办专题讲座,邀请党校专家、资深学者前来授课,深度解读党的创新理论,为员工答疑解惑;开展研讨会,让员工围绕时事热点、企业发展困境等话题各抒己见,在思想碰撞中加深对理想信念的认知。另一方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巧妙融入教育全过程,借助案例剖析、情景模拟等方式,使抽象的价值观具象化。例如,讲述抗疫期间医护人员逆行而上的感人事迹,展现爱国、敬业、友善等价值观内涵,引导员工对照反思自身行为。尤其以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主题教育为重要契机,组织员工回顾企业创立初衷,结合个人成长轨迹,思考自身在企业发展、国家繁荣进程中的角色与责任,让员工真切认识到个人职业追求与企业愿景紧密相连。当员工意识到自己的工作不仅是为了获取报酬,更是为了实现更大社会价值时,对企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便会油然而生,为企业文化凝聚力筑牢坚实根基。

(二)传播企业使命与愿景

政工人员肩负着将企业使命与愿景精准传递给每位员工的重任,他们充分利用多元传播渠道,编织起一张全方位的信息网。企业内部刊物作为传统宣传阵地,精心策划专题报道,用细腻文字讲述企业发展历程中那些践行使命、追逐愿景的故事,从老一辈开拓者白手起家的艰辛,到新一代创新者突破瓶颈的豪迈,让员工在文字间触摸企业灵魂。宣传栏则发挥视觉冲击优势,定期更新设计精美的海报,展示企业最新战略布局、阶段性目标成果,配以简洁有力的文字说明,让员工路过时便能一目了然。而线上新媒体平台更是打破时空限制,利用短视频生动呈现企业项目现场的忙碌与活力,直播企业重大活动的精彩瞬间,让员工即便身处异地也能身临其境感受企业脉搏。政工人员还善于挖掘身边案例,以小见大阐释企业目标背后的深远意义。如华为公司政工团队,始终如一地宣扬 “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的宏伟愿景。他们讲述非洲偏远地区因华为通信技术实现远程医疗救助的故事,讲述智能办公系统为小微企业提升效率的实例,让全球员工看到自己工作带来的切实改变,从而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聚成强大的文化向心力,驱动企业在通信领域披荆斩棘、不断开拓创新,成为行业领军者。

三、组织建设:搭建企业文化凝聚力的坚实框架

(一)完善党组织架构,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在企业内部建立健全党组织体系,从基层党支部到党委,层层落实党建责任。党组织通过开展 “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加强党员之间的沟通交流,提升党员队伍的政治素质与业务能力。同时,以党员为先锋模范,带动广大员工积极投身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在项目攻坚、技术难题攻克等关键时刻,党员冲锋在前,形成示范效应,凝聚全体员工的力量,让党组织成为企业攻坚克难的坚强战斗堡垒,强化企业文化的凝聚力。

(二)促进党群团组织协同发展

政工党建工作注重整合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力量,构建 “大政工”格局。工会组织开展劳动竞赛、职工关怀活动,维护员工合法权益,增强员工的幸福感与获得感,让员工切实感受到企业大家庭的温暖;共青团组织发挥青年员工的活力与创造力,开展志愿服务、创新创效活动,为青年员工成长成才搭建平台。党群团组织协同发力,全方位满足员工不同层次需求,营造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企业氛围,促进企业文化凝聚力的提升。

四、人才培养:注入企业文化凝聚力的活力源泉

(一)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政工党建部门将党员干部培养作为重点工作,通过内部培训、轮岗交流、外出学习等多种方式,提升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与领导能力。培养出一批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党员干部队伍,他们不仅在工作中能够发挥引领示范作用,还能将政工党建理念融入日常管理,用先进的思想文化感染身边员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为企业文化注入活力。例如,一些企业选派党员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传递企业核心价值观,带动基层员工成长,增强团队凝聚力。

(二)实施全员素质提升工程

以政工党建为依托,推动企业全员素质提升计划。结合企业发展需求,开展各类技能培训、职业素养教育活动,鼓励员工自我提升、持续学习。同时,建立公平公正的人才晋升机制,让有能力、有担当的员工脱颖而出。员工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企业的重视与培养,对企业的忠诚度与归属感不断增强,进而转化为对企业文化的高度认同,汇聚成强大的文化凝聚力。

五、文化传承创新:延续企业文化凝聚力的发展脉络

(一)挖掘企业红色文化基因

许多企业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政工党建工作注重挖掘企业发展历程中的红色文化元素,如老一辈创业者的艰苦奋斗故事、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的历史记忆等。通过编纂企业史志、建设企业史馆、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活动等形式,将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传承下去,让新员工了解企业的根与魂,汲取奋进力量,延续企业文化的血脉,增强文化传承性与凝聚力。

六、结论

政工党建工作从思想引领、组织建设、人才培养到文化传承创新,全方位、深层次地作用于企业文化凝聚力的提升。在思想上为员工指明方向,组织上为员工搭建平台,人才培养上为员工注入动力,文化传承创新上为员工厚植底蕴。企业应充分认识到政工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持续加强政工党建力量,优化工作机制,将政工党建优势转化为企业文化凝聚力优势,以强大的文化力量推动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乘风破浪、稳健发展,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成长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尚英乐,岳玉荣,马鹏飞.浅析党建政工对企业文化的促进作用[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2023(07):39-42.

[2]郑勤.党建政工对企业文化的促进作用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2023(04):162-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