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技术在城市空气质量改善中的应用研究
侯章瑞
武汉格云环保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430223
一、引言
城市作为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集中区域,空气质量直接关系到居民的身体健康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城市空气污染事件频发,雾霾、酸雨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环境监测技术能够实时、准确地获取空气质量数据,为了解污染状况、分析污染来源、制定治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合理应用环境监测技术,可以及时发现空气质量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从而逐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二、城市空气质量现状及问题
(一)空气质量现状
当前,许多城市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空气污染问题。根据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显示,部分城市的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二氧化硫(SO )、氮氧化物(NOₓ)等污染物浓度超标。尤其是在一些工业发达、交通拥堵的城市,空气污染状况更为严峻。例如,在某些北方城市,冬季供暖期间由于煤炭燃烧量大,PM2.5 和 SO 浓度明显升高;在一些大城市的交通枢纽附近,机动车尾气排放导致 NOₓ 和 PM2.5 浓度居高不下。
(二)主要问题
污染物来源复杂:城市空气质量问题的污染源众多,包括工业排放、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生活燃煤、餐饮油烟等。多种污染源相互交织,使得空气污染的治理难度加大。例如,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是造成酸雨和雾霾的重要原因之一;交通运输领域,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物不仅影响局部空气质量,还会在大气中发生复杂的光化学反应,产生二次污染物。
气象条件影响大:气象条件对城市空气质量有着显著的影响。静稳天气、逆温层等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容易导致污染物在城市上空积聚,加重空气污染程度。例如,在秋冬季节,一些城市经常出现静稳天气,空气流动性差,污染物难以扩散,从而形成雾霾天气。
三、主要的环境监测技术
(一)地面监测技术
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这是最常用的地面监测手段。通过在城市不同区域设置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配备专业的监测设备,能够实时监测空气中的各项污染物浓度,如 PM10、PM2.5、SO 、NOₓ、臭氧(O )等。监测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监测中心,实现数据的实时共享和分析。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的布局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的功能分区、人口分布、污染源分布等因素,以确保监测数据能够准确反映城市整体空气质量状况。
便携式监测设备:便携式监测设备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操作方便等特点,可用于现场快速检测。例如,便携式颗粒物监测仪可以实时测量空气中 PM2.5 和 PM10 的浓度,适用于建筑工地、道路扬尘等现场监测;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可以检测多种有害气体的浓度,如一氧化碳(CO)、硫化氢(HS)等,在应急监测和污染源排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遥感监测技术
卫星遥感监测:利用卫星搭载的传感器对地球大气进行观测,能够获取大范围的空气质量信息。卫星遥感可以监测大气中的气溶胶光学厚度、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的分布情况,为研究区域空气质量变化趋势提供数据支持。例如,通过对卫星遥感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城市上空污染物的扩散路径和影响范围,为制定区域联防联控措施提供依据。
无人机遥感监测:无人机遥感具有灵活性高、机动性强的特点,可以在低空对特定区域进行详细监测。在城市空气质量监测中,无人机可以携带监测设备,对污染源周边、工业园区等重点区域进行实时监测,获取高分辨率的空气质量数据。同时,无人机还可以对一些难以到达的区域进行监测,弥补地面监测的不足。
(三)激光雷达监测技术
激光雷达通过向大气发射激光束,并接收大气中粒子的后向散射光,来探测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和分布情况。它可以实现对大气垂直方向上污染物的分层监测,获取不同高度的污染物浓度信息。例如,在监测雾霾天气时,激光雷达可以清晰地探测到雾霾的垂直结构和厚度,为分析雾霾的形成机制和演变过程提供重要数据。
四、环境监测技术在城市空气质量改善中的应用
(一)空气质量评估
通过环境监测技术获取的大量空气质量数据,能够对城市空气质量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出不同区域、不同时段的空气质量状况,评估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例如,通过对历年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的分析,可以判断城市空气质量是否得到改善,哪些污染物的浓度有所下降,哪些区域的空气质量问题仍然突出等,为制定针对性的改善措施提供依据。
(二)污染源排查与监管
精准定位污染源:利用环境监测技术可以对污染源进行精准定位。例如,通过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的数据分析和无人机遥感监测,可以快速锁定污染排放异常的区域,然后利用便携式监测设备进行现场检测,确定具体的污染源。在工业污染源排查中,通过对企业周边空气质量的监测,结合气象条件和污染物扩散模型,能够判断企业是否存在超标排放行为。
实时监管排放情况:环境监测技术可以实现对污染源排放情况的实时监管。通过在企业排放口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和排放量,并将数据传输到环保部门的监管平台。一旦发现企业排放超标,监管部门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督促企业整改,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
(三)空气质量预警与应急响应
建立预警模型:基于环境监测数据和气象数据,结合污染物扩散模型,可以建立空气质量预警模型。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实时分析和预测,当空气质量达到预警阈值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公众采取防护措施,同时为政府部门启动应急响应提供决策支持。例如,在雾霾天气预警中,预警模型可以根据当前的气象条件和污染物浓度,预测雾霾的发展趋势,提前发布预警,以便政府部门及时采取交通管制、企业限产等应急措施。
应急响应决策支持:在空气质量突发事件发生时,环境监测技术能够为应急响应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通过加密监测和现场快速检测,及时掌握污染物的种类、浓度和扩散范围,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处置方案提供依据。例如,在发生化工企业泄漏事故时,利用便携式监测设备和无人机遥感监测,快速确定污染物的扩散方向和影响区域,指导人员疏散和应急救援工作。
五、结论
环境监测技术对改善城市空气质量至关重要,它通过多种手段获取空气质量信息,支持评估和监管工作。尽管如此,技术应用仍面临挑战,如设备精度和数据处理能力不足。未来需增加研发投入,提升设备性能和智能化,加强数据整合分析,完善监测体系。政府部门应加强合作,利用数据制定改善政策,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提升,为居民创造健康舒适环境。
参考文献
[1]庞莉.集成环境监测技术在城市空气质量评估中的应用研究[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4,5(19):68-70.DOI:10.20025/j.cnki.CN10-1679.2024-19-23.
[2]侯晓东.空气质量监测技术在城市环境管理中的作用[J].环境与生活,2024,(09):74-76.
[3]周妙英,周军,史梦玲.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在城市空气质量评估中的应用研究[J].生态与资源,2024,(08):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