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结算审核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
林林
吉林市第一建筑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吉林 132000
1 建筑工程造价结算审核工作中的常见问题
1.1 数据不准确与资料不完整
数据的准确性是造价结算审核的基石。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结算审核计量错误、资料不完整或不准确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主要是由于施工方案的频繁变更、资料提交的疏忽或隐瞒,以及缺乏有效的数据收集和管理机制所导致。错误的数据和不完整的资料将严重影响审核的公正性和准确性,可能导致工程造价出现偏差,甚至引发法律风险。
1.2 工程材料管理水平低下
工程材料的采购、使用和库存管理是影响工程造价的重要因素。材料管理水平低下表现为采购缺乏计划性,导致浪费和资金流失;材料使用缺乏有效监控,造成损耗和浪费;库存管理不善,导致材料丢失或损坏。这些问题不仅增加了工程成本,还可能影响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
1.3 工程变更管理不善
工程变更,如设计变更或施工变更,是工程项目中常见的现象。然而,变更管理不善,如变更申请审批流程不规范、变更后的工程量计算不准确、变更费用处理不合理等,将直接影响工程造价的合理性。缺乏有效的变更管理机制,不仅会增加项目的不确定性,还可能导致资金使用的混乱。
1.4 审核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审核人员的专业知识、经验和职业道德直接关系到审核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部分审核人员可能存在专业知识不足、经验缺乏或职业道德水平低下的问题,导致审核结果的偏颇和不全面。审核人员素质的提升,是提高审核质量和效率的必要条件。
1.5 技术手段落后
在信息化时代,技术手段的落后成为制约造价结算审核效率的重要因素。传统的手工审核方式难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工程项目数据,导致审核过程冗长且易出错。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如大数据分析、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可以显著提升审核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1.5 资料管理混乱
资料管理混乱是导致造价结算审核效率低下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资料的提交、保存和使用缺乏有效管理,导致审核人员难以获取全面、准确的项目信息。建立完善的资料管理制度,确保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是提高审核效率和准确性的重要措施。
1.6 工程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工程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是造价结算审核的基础。资料的提交缺乏统一的格式和要求,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难以保证,这将直接影响到审核结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明确资料的提交要求、流程和格式,以及建立有效的资料真实性验证机制,是提高审核质量的必要条件。
1.7 核算与审计方法的局限性
传统的核算与审计方法在面对复杂工程项目时,其准确性和效率受到限制。缺乏针对性的审核方法和工具,使得审核过程难以覆盖所有细节,可能导致重要信息的遗漏。开发和应用更为高效、精准的审核方法和工具,是提高审核质量的关键。
1.8 缺乏有效监督和管理机制
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机制,使得工程造价结算审核工作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没有明确的责任划分和有效的监管,审核过程容易出现漏洞,审核结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难以保证。建立健全的监督和管理机制,明确责任和义务,是提高审核质量的重要保障。
2 优化造价结算审核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优化造价结算审核工作是提升建筑行业工程管理水平、确保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键。面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如数据不准确、审核标准不统一、审核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技术手段落后等,本章将提出一系列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旨在提高审核效率和质量,确保工程造价结算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2.1 建立健全审核制度
建立健全的审核制度是优化审核工作的首要前提。这包括制定明确的审核流程、统一的审核标准和严格的审核程序。制度应涵盖资料提交要求、数据处理规则、审核方法指导以及责任追究机制,确保审核工作的规范性和一致性。通过建立完善的制度,可以有效避免审核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提高审核过程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2.2 提升审核人员专业能力
审核人员的专业能力是审核工作质量的核心保证。应加强审核人员的专业培训,不仅包括工程造价和结算审核的理论知识,还应涵盖实践技能和职业道德教育。定期举办培训课程和研讨会,邀请行业专家进行指导,提升审核人员对工程造价细节的准确理解,以及对工程变更、合同条款等关键信息的正确评估能力。同时,建立考核和激励机制,鼓励审核人员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和职业操守。
2.3 引入先进信息技术
引入先进信息技术是提高审核效率和准确性的重要途径。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对工程数据的实时监控和动态调整,显著提升审核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快速识别数据异常,确保结算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数据的远程访问和共享,提高资料管理和信息交流的效率;人工智能则可以辅助审核人员进行复杂的工程量计算和合同条款解析,减少人为错误。
2.4 加强工程材料和变更管理
工程材料管理水平和变更管理是确保审核公正性的基础。应建立完善的材料采购计划和预算制度,加强材料使用监控和库存管理,确保材料采购的合理性和经济性。同时,建立健全的变更申请审批流程,明确变更后的工程量计算和费用处理规则,减少工程变更对造价结算的影响。通过加强这两方面的管理,可以有效避免资料不完整、工程材料浪费和工程变更管理不到位等问题,确保审核过程中的信息完整性和准确性。
2.5 建立监督和反馈机制
建立有效的监督和反馈机制,是确保审核工作持续改进的关键。应设立独立的审核监督部门,负责对审核过程进行监督,确保审核制度的执行和审核结果的公正性。同时,建立反馈机制,定期收集审核人员和项目参与者的意见和建议,对审核流程和方法进行持续优化,以适应建筑行业的最新发展需求。通过上述对策与建议的实施,可以有效优化造价结算审核工作,提高审核效率和质量,确保工程造价结算的公正性和准确性,为建筑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结语
综上所述,本研究旨在通过深入分析造价结算审核工作中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建筑工程造价结算审核工作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促进建筑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小静.建筑工程造价结算审核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工程建设(维泽科技)》,2024 年第 2 期 12-14,共 3 页
[2] 刘静.建筑工程造价结算审核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厨卫》,2023 年第 12 期 85-87,共 3 页
[3] 郑亚辉.浅谈建筑工程造价结算审核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2023 年第 11 期 103-106,共 4 页
[4] 叶锦英.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居业》,2024 年第 10 期 146-148,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