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觉知护理干预对HIV 感染患者疾病知识认知、心理弹性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刘凯琪
衡水市第三人民医院 消化一科主管护师053000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逆转录 RNA病毒。随着病毒的不断复制,大量 CD4+T 淋巴细胞被破坏,导致人体免疫系统功能逐渐下降,免疫防御能力减弱,使机体容易遭受各种病原体的感染,引发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1]。该疾病的常规护理,无法充分考虑患者的文化程度以及性格特点,为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心智觉知护理干预是一种基于正念理论的新型护理模式,将心智觉知的理念和训练方法,融入到临床护理实践中的护理手段。使得患者更加了解自己的身体和情绪变化,认识到积极参与治疗对康复的重要性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2 年 7 月至 2024 年 6 月,72 例于本院所接治的 HIV 感染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观察、对照两组各 36 例。研究中对照组男性20 例,女性16 例,患者年龄在18-62( 35.52±8.23 )岁。观察组男性19 例,女性 17 例,患者年龄在19-65( 36.78±8.16 )岁,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
纳入标准: ① 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最新HIV 治疗指南》[2] 诊断标准;② 意识清晰,语言沟通能力正常; ③ 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 ① 患恶性肿瘤合并严重的精神类疾病者; ② 合并其他脏器严重障碍者; ③ 近1 月内服用其他影响研究的的药物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手段。评估患者基本病情,讲解疾病相关防护知识,指导患者科学饮食、恰当运动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心智觉知护理。(1)初始评估:详细了解患者对 HIV/AIDS 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疾病的发病机制、传播途径、治疗方法、药物不良反应、预防措施等。(2)护理干预:a. 建立一对一的心理咨询与辅导机制,由专业培训的心理咨询师或护士每周与患者进行一次深度访谈。b. 指导患者进行身体扫描联系,引导患者从脚部开始,依次将注意力集中于身体的各个部位,细致觉察每个部位的感觉。c. 每月举办一次HIV/AIDS 疾病知识讲座,邀请感染科医生、临床药师等专业人员讲解 HIV的病原学、免疫学、流行病学知识,以及抗病毒治疗的最新进展、药物作用机制、不良反应管理、耐药预防等内容。d. 患者提供个性化的用药指导,详细介绍所服用药物,帮助患者理解按时、按量服药的重要性。依据患者营养状态,制定个性化营养方案。(3)护理评价:根据实际情况远程指导康复训练和护理工作,保证康复护理的连贯性和有效性。
1.3 观察指标
1.3.1 知识认知
采用 HIV 知识问卷-18 项评分表。评估患者疾病认知程度,分值0-18 分,分值越高知识认知程度越高。
1.3.2 心理弹性
评估患者心理弹性,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做出评估,量表分值0-100 分,分数越高心理弹性越强。
1.3.3 遵医行为
采用自制的遵医行为量表(遵医用药、遵医康复训练、规律作息、健康饮食)。分值为 0\~100 分,100\~60 分记作完全依从,85\~61 记作基本依从,60 分及以下记作不依从。
1.4 统计学分析
选用SPSS 24.0 统计软件,其中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
)表示,t 检验;计数资料(n, % ),采用 x2 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知识认知
干预后观察组知识认知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 )。详细见表 1。表1 知识认知(
, 分)


2.2 心理弹性
干预后观察组心理弹性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 )。详细见表 2。


2.3 遵医行为
组间对比遵医行为,观察组依从率高于对照( P<0.05 )。详细见表 3。表 3 遵医行为(n, %)

3 讨论
根据本研究可知,观察组知识认知以及心理弹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遵医行为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 P<0.05 )。心智觉知护理干预通过借助初始评估掌握患者知识底数,再通过专业人员授课的疾病知识讲座,系统讲解 HIV/AIDS 的病原学、免疫学、流行病学等知识,使患者全面了解疾病。另外一对一心理咨询与辅导,运用专业心理技巧,深入洞察患者内心,给予情感依托与疏导,缓解心理压力。以及身体扫描练习,助力患者提升自我身体感知,深化自我认知,明晰身心关联,使患者能更好地察觉自身情绪,增强心理韧性。同时个性化用药指导使患者透彻理解按时、按量服药对控制 HIV 病情、延缓病程的关键意义,加上定期回访与远程指导保证康复护理的连贯性,让患者时刻感受医护关注,强化治疗责任感。使患者更能自觉遵循医嘱,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保障治疗效果和康复进程 [3]。
综上所述,HIV 感染患者以心智觉知护理干预照护,可提高患者知识认知程度以及心理弹性,改善患者遵义行为,利于疾病的控制。
参考文献
[1] 秦子琪, 曹桂英, 谢建平, 王笑, 李怡轩, 陆乔悦, 王红红, 肖雪玲.HIV感染者 /AIDS 患者疾病接受度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 [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24,23(8):1016-1022.
[2] 夏训明 ( 编译 ).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最新 HIV 治疗指南 [J]. 广东药学院学报 ,2013,29(4):434-434.
[3] 张真 . 心智觉知护理与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在糖尿病视网膜 病变中的应用 [J].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23,33(2):105-106.
刘凯琪 女 汉族 本科 1991.11.07 消化一科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