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智能化对环境节能减排的影响探讨
冯江剑
江苏朗捷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省苏州市 215000
1 建筑智能化的基本概述
建筑智能化,实际上是以传统建筑工程为基础,依托信息化技术与智能化技术的现代化建筑管理平台,对建筑工程各个阶段的信息与问题进行综合处理。通常情况下,建筑智能化主要涉及以下几大部分,即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应用管理系统、信息处理架构体系等。建筑智能化能有效融合建筑工程、周围环境、以及使用者等三大主体,具有较强的融合性与智能化特点。同传统性的建筑相比,建筑智能化不仅对建筑工程的规模具有明显的要求,而且建筑工程在应用智能化系统时,还要保障配套技术的成熟性,且与相关部门和相关系统均能达到高度协调,才能确保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应用优势得到充分发挥。针对当前的建筑工程而言,不仅要重视智能化技术的科学引进和应用,还要强化节能减排与低碳环保的意识,构建科学合理的建筑智能化系统,在提升建筑工程使用性能的同时降低对生态环境与各类资源的污染和浪费。
2 建筑智能化对环境节能减排的具体影响
2.1 有利于增强建筑工程智能控制系统的运行效果
2.1.1 能源管理方面
建筑智能化中的智能控制系统,能够依靠传感器设备与计算机设备,对能源消耗情况进行实时分析与精准测量,并确保部分高能耗设备得到有效监管与科学优化。例如,智能控制系统能将当前监测的数据与历史数据信息进行对比分析,确保设备启动时间控制的合理性,避免因设备启动时间不合理而造成资源浪费。当然,智能控制系统还能结合天气变化情况对建筑室内的环境控制参数进行合理调节,达到保障建筑使用性能,降低能源消耗的根本目标。
2.1.2 照明系统方面
建筑智能化中的智能照明系统,能够依托智能化的传感器设备对建筑室内的光线强度进行实时监测,并反馈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再对室内灯光的亮度情况进行合理调节。这一方面能够保障使用者的视觉体验效果;另一方面还能直接降低电能消耗。
2.2 有利于增强节能设备的使用效果
在建筑智能化系统中,智能空调、智能窗户、智能电梯以及智能供暖,是主要的节能系统。在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引导下,各类节能系统都能根据当前监测数据与使用者的需求进行参数调节,保障建筑室内的温度,湿度,通风等参数设置的合理性,降低对能源的过度消耗。例如,智能空调,能够结合当前室内温度与使用者的要求,对室内的温度参数与湿度参数进行科学调整,在保障建筑室内舒适度的基础上降低能源消耗。
2.3 有利于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
2.3.1 节能设备的设计和应用方面
建筑智能化,能够对建筑结构特点、所在区域的环境特点、以及用户的具体使用要求进行综合分析,合理应用各类高性能保温材料、智能化照明设备、以及变频空调等。一方面降低建筑工程施工阶段与使用阶段对化石燃料与电能资源的消耗;另一方面还能有效降低温室气体的实际排放量。
2.3.2 能源管理方面
依托建筑智能化系统,能源管理系统所获的各项数据信息更加真实有效,能够为各类能源的分配与使用提供有效的数据参考和决策依据,最终达到降低能源消耗与温室气体排放的根本目标。此外,建筑智能化系统还能强化智能充电系统与智能垃圾分类技术的应用效果,增强人们的节能减排理念,促进绿色生活方式的形成与普及。尤其是智能垃圾分类技术,一方面能提升垃圾分类的准确率;另一方面还能降低垃圾填埋与焚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
2.3.3 污染物排放方面
建筑智能化系统中的物联网技术、信息化技术、传感技术、以及大数据处理技术等,能够对建筑物中的污染物排放量进行实时监测与有效控制,避免因污染物大量排放而破坏生态环境。在污染物排放量控制中,主要依托智能通风系统、智能照明系统、智能监控系统、绿色材料可持续设计理念、能源管理系统、以及垃圾智能化回收处理系统等,确保建筑活动中的污染物排放量得到源头上的控制和监管,顺利实现节能减排的发展目标。
2.4 有利于提升能源管理的精细化程度
2.4.1 数据信息监测与分析方面
建筑智能化系统中的传感器技术与大数据分析技术,能够对建筑结构的各项能源数据进行实时检测与精准反馈,例如电力信息数据、燃气数据信息、以及水资源数据信息等。帮助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有效分析,确保各类设备与能源在使用过程中的潜在问题与规律得到及时发现,引导后期优化措施与管理决策的科学调整。
2.4.2 设备管理与维护方面
在设备管理与维护方面,建筑智能化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主要是因为建筑智能化系统能够保障各类设备的运行数据得到真实记录与科学分析,确保设备运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隐患得到及时发现,引导技术人员进行防范措施的制定与有优化。这不仅可以直接延长各类设备的安全使用期限,还能避免因设备故障增大对能源的消耗,降低能源消耗与成本投入,提高能源管理的精细化程度。
2.5 有利于提高建筑室内的环境质量
2.5.1 温度参数控制方面
智能化控制系统能够依托先进的传感器设备,结合建筑室内温差参数与使用者的具体需求,对空调系统与建筑通风设备的实际运行状态进行合理调整。避免出现设备高能量运转的情况,提升建筑室内的温度控制效果。
2.5.2 湿度参数控制方面
智能化建筑能够确保建筑室内的湿度参数得到实时精准的监测和反馈,并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对除湿设备或加湿设备进行科学调整,保障建筑室内的空气湿度控制科学稳定。这不仅能提高室内的舒适度,还能有效降低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概率,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2.5.3 光照强度控制方面
建筑室内的光照强度主要来源于两大方面,一方面为室外自然光线,另一方面为室内照明光线。建筑智能化系统能够综合这两大方面的光照情况,并结合使用者的光照强度需求,对照明设备的开关与亮度进行科学控制,提高室内光线分配的合理性,降低照明设备的电能消耗,充分满足人们的光照需求。
2.6 建筑智能化对环境节能减排的负面影响
建筑智能化对环境节能减排的负面影响体现在多方面,例如,技术难点多、安全问题突出、以及系统构建与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成本投入较高,都会增大建筑企业对建筑智能化系统的使用顾虑与负担,最终提高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应用成本,阻碍建筑节能减排目标的有序实现。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当前的建筑智能化控制理念、控制技术、以及管理机制等存在明显的落后性。所以,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先进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强化政府部门的职能优势,优化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应用环境,提升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应用优势。
3 结语
综上所述,科学应用建筑智能化系统,不仅能提升建筑工程的使用性能,还能提升节能减排效果,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建筑企业及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及时摒弃传统落后的理念,落实对智能化技术与管理模式的引进和应用,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为建筑行业健康稳步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推动和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东岩,邓书辉,杨忠国,等.建筑环境设计中的节能减排措施[J].环境工程,2022(9):297.
[2]张倩.建筑智能化对环境节能减排的影响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3276.
[3]余海涛.关于绿色节能建筑智能化建设探究[J].建筑与装饰,2022(18):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