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医疗企业内部纪检监督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探索

作者

李良龙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医院

一、引言

医疗企业作为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机构,其运营管理的规范性和廉洁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切身利益、社会的稳定以及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在当前复杂的市场环境和严格的行业监管要求下,构建健全有效的内部纪检监督体系成为医疗企业面临的重要任务。通过加强纪检监督,能够预防和惩治腐败行为,规范企业内部管理流程,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增强企业的社会公信力,进而推动医疗企业在合法合规的轨道上稳健前行。

二、医疗企业内部纪检监督体系构建的背景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医疗企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和诱惑。一方面,部分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中,可能出现忽视医疗质量、违规收费、商业贿赂等问题,严重损害患者权益和企业形象。另一方面,行业监管力度的持续加大,要求医疗企业必须加强内部管理,确保各项工作符合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在此背景下,构建纪检监督体系成为医疗企业应对风险、保障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医疗企业内部纪检监督体系的构建要素

(一)组织架构

1. 设立专门纪检机构

医疗企业应成立独立的纪检部门,如纪委或纪检室,明确其职责和权限,配备专业的纪检工作人员,确保纪检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2. 明确层级关系与职责分工

建立清晰的纪检工作层级体系,明确各级纪检人员在监督检查、案件调查、信访处理等方面的职责分工,形成各司其职、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例如,医院纪委在上级纪委和医院党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对医院及所属党支部和党员干部进行监督,同时指导下级党组织的兼职纪检干部开展工作。

(二)制度建设

1. 制定纪检工作规则

依据党内法规和企业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纪检工作规则,明确纪检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机制、职责权限、工作程序等内容,确保纪检工作有章可循、规范有序。

2. 建立监督检查制度

针对医疗企业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如药品采购、医疗器械设备购置、医疗服务收费等,建立常态化的监督检查制度,明确检查的内容、方式、频率和标准,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

3. 完善案件查处制度

规范案件受理、初核、立案、审查、审理、处分等环节的工作流程,确保案件查处工作的公正、合法、高效。同时,建立案件通报制度,对典型案件进行公开曝光,发挥警示震慑作用。

(三)监督重点与方式

1. 监督重点

(1)政治纪律与政治规矩执行情况监督党员干部是否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是否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确保企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2)医疗业务关键环节聚焦药品器械采购环节,监督采购流程是否规范、供应商选择是否合理、价格是否公平透明,防止商业贿赂和利益输送行为;关注医疗服务收费情况,检查收费项目是否合规、标准是否合理,杜绝乱收费现象;加强对医疗质量安全的监督,确保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医疗操作规程,保障患者就医安全。(3)干部作风与廉洁自律监督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的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关注是否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问题;加强对干部廉洁自律情况的监督,检查是否存在收受礼品礼金、违规接受宴请、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等行为。

2. 监督方式

(1)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相结合通过日常巡查、不定期抽查、定期考核等方式,对企业各部门和员工的日常工作进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针对药品采购、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专项检查,深入排查潜在风险和问题。(2)内部审计与外部监督协同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对企业财务收支、经济活动、内部控制等进行审计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移送纪检部门处理。同时,积极配合外部监管机构的监督检查,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提升企业合规管理水平。

三、医疗企业内部纪检监督体系的实践探索案例

(一)五冶医院的实践经验

1. 强化组织领导与责任落实

五冶医院成立了以纪委书记为组长的年轻干部监督工作组,明确各级党组织在年轻干部教育、管理和监督中的主体责任,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 突出监督重点与精准监督

(1)在政治监督方面,通过监督年轻干部参加民主(组织)生活会、学习平台使用情况等,确保其政治立场坚定、政治理论学习扎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医院各项工作要求。(2)日常监督中,结合年轻干部职责,对其权力行使、思想作风、工作绩效等进行全方位监督,及时发现并纠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例如,在监督年轻干部与供应商关系时,严格要求保持“亲”“清”关系,防止利益冲突。(3)正风肃纪监督上,紧盯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执行情况,加强对办公用房、公务用车、业务招待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坚决整治“四风”问题和作风与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现象。

(二)实践成效

1. 干部队伍素质提升

通过持续加强监督和教育,年轻干部的廉洁意识、规矩意识明显增强,工作作风得到显著改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为医院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2. 企业管理更加规范

纪检监督体系的有效运行,促使医院在医疗服务、物资采购、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管理流程更加优化,内部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3. 行业形象与社会满意度提高

一系列监督措施的实施,有效遏制了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的发生,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和社会公信力得到增强,患者满意度持续上升,在医疗市场中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四、医疗企业内部纪检监督体系构建与实践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一)面临的挑战

1. 监督对象复杂多样

医疗企业人员众多,包括医务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后勤保障人员等,不同岗位人员的工作性质和职责差异较大,增加了监督的难度和复杂性。

2. 专业知识要求较高

医疗行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纪检监督人员需要了解医学知识、医疗业务流程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才能有效开展监督工作,这对纪检监督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

3.监督手段相对滞后

部分医疗企业在纪检监督手段上仍较为传统,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难以实现对业务数据的实时监控和深度分析,影响了监督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二)应对策略

1.加强纪检监督队伍建设

(1)选拔具有医学背景、法律专业知识、纪检工作经验的人员充实纪检监督队伍,优化队伍结构。(2)加大培训力度,定期组织纪检监督人员参加业务培训、专题讲座、案例研讨等活动,提升其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3)建立纪检监督人员考核评价机制,激励其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2.推进监督信息化建设

(1)加大投入,开发和完善纪检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与医院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对医疗业务流程进行全程监控和数据分析,提高监督的智能化水平。(2)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风险预警模型,对异常数据和行为进行及时预警,为监督工作提供精准线索。

六、结论

医疗企业内部纪检监督体系构建实践意义重大,关乎企业健康发展与患者利益维护。构建时需完善组织架构、制度,明确监督要点与方式,并应对挑战,以建立有效体系,提升企业医疗服务、管理与形象,实现可持续发展。随着行业和市场变化,体系要不断优化,企业也应持续强化纪检监督,创新模式方法,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助力。

参考文献

[1]李妍, 徐甜甜. 公众参与监督下政府与医疗企业风险分担的演化博弈分析[J]. 管理工程师, 2023, 28 (06): 4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