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中政治课程中时事热点融入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作者

张敏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舜耕实验学校

引言:

高中政治课程作为培养学生政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渠道,随着教育改革不断创新。传统的政治教学模式较为僵化,因此,如何通过引入贴近学生生活的时事热点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时事热点涵盖社会、政治、经济等领域的现实问题,将其融入政治课程,能够增强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判断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本文将探讨时事热点融入高中政治教学的意义、方法与策略,并总结教学经验和改进建议。

一、时事热点融入高中政治教学的意义

(一)增强政治理论教学的时代性

政治理论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基本政治素养的关键环节,其核心任务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政治知识,同时培养其分析社会现象、评估政治事件的能力。然而,传统的政治课程往往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授,忽视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导致学生缺乏足够的政治敏感性和分析能力。时事热点与现实紧密相关,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政治理论。通过引入时事热点,教师不仅能够让学生看到理论的应用场景,还能帮助他们理解政治事件背后的政治理念与价值观,从而提升学生对政治理论的认同感和兴趣。

(二)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时事热点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其成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良好载体。在讨论时事热点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从多个角度对事件进行分析,思考不同立场和观点的合理性,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这一过程,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还能够激发他们对社会、政治、经济等问题的关注,培养其批判性思维。通过对时事热点的深入剖析,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评估社会现象,培养出更为独立、理性的思维方式。

(三)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政治参与意识

高中阶段是学生政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时事热点的引入,教师能够激发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增强其对时事政治的敏感性和参与意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了解事件的背景、过程和结果,还能够通过讨论、辩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参与到政治生活中。这一过程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其社会责任感,激励其成为具有积极社会参与意识的公民。

二、时事热点融入高中政治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一)结合教材内容选择热点话题

时事热点具有时效性和地域性,教师在选择具体话题时,应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兴趣,结合政治课程的核心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例如,在讲解《宪法与法治》部分时,可以结合近期关于宪法修改或法院判决的热点事件,引导学生讨论宪法的适用性和法治建设的意义。在讲解《现代化与社会发展》时,可以选取当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热点问题,如扶贫、脱贫攻坚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现代化建设中的政治任务和社会责任。

在选择热点话题时,教师还应注重内容的多样性和广泛性,既可以选择国内外的时事热点,也可以结合学生身边的社会热点问题,如环境污染、科技发展等。通过这样的教学策略,既能够增加课堂内容的趣味性,又能将时事热点与政治理论相结合,增强课堂教学的实际意义。

(二)注重课堂互动,激发学生思考

传统的政治课程往往注重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足够的互动和思维碰撞。而时事热点则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推动课堂互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辩论赛、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时事热点的思考,培养其综合分析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例如,在讲解有关国际热点事件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辩论,分别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分析事件中的政治因素、经济背景和社会影响。

通过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学生能够更深入地思考问题,发展其批判性思维,并从多维度、多角度去理解和分析政治现象。

(三)拓展课堂外的学习渠道

时事热点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主动关注和了解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通过设置课外作业、组织社会实践、邀请专家讲座等方式,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够进一步加深对时事热点的理解,还能够将所学的政治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增强政治学习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模拟联合国会议、参与社会调查等活动,增强其对国际事务、社会问题的参与感和责任感。同时,也可以通过设立专题讲座、在线课程等形式,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思考,获取更多的社会热点信息和政治理论知识。

三、时事热点融入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一)时事热点的选择与教学适应性问题

时事热点内容广泛、复杂,涉及的领域繁多,有时难以与高中政治课程内容形成有机结合。部分时事热点的内容过于复杂或过于专业,学生可能难以理解,甚至会产生知识负担。因此,教师在选择热点话题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课堂时间,避免因内容过于庞杂或深奥而影响教学效果。

为应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在选择时事热点时,注重选择与教材内容相关且易于理解的热点事件,确保课堂内容的连贯性和易学性。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分阶段、分层次的讲解方式,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避免知识点的堆砌和信息的过载。

(二)教师的知识储备与时事敏感度

时事热点的变化速度快,政治事件的复杂性也日益增加,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时事敏感度和较强的知识储备。然而,不是所有教师都能时刻关注时事变化,尤其是一些热点事件可能涉及到敏感政治话题或复杂的国际问题,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做到客观、理性且不失深度的分析,成为一大挑战。

对此,教师可以通过不断学习和关注媒体报道、政策文件和学术研究,提升自己的时事敏感性和政治分析能力。此外,教师还应定期参加培训,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在讨论时事热点时,保持客观、理性的态度。

四、结语

时事热点融入高中政治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政治理论,激发思维兴趣,提升政治敏感度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增强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分析与判断能力。通过将时事热点与政治课程内容结合,学生能够在探讨社会、政治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批判性思维,增强政治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未来,教育改革应更加注重教师时事敏感度和教学策略的提升,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拓展教学渠道,利用多媒体和网络平台促进课堂互动,推动政治教学的多样化和实用性,全面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与社会实践能力,最终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年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龙文蓉.新时代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须厘清的三对关系[J].甘肃教育研究,2024,(20):79-82.

[2] 秦大伟,李诗琴,雷源.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的策略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4,40(11):4-6.

[3] 周志刚.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凸显“三个立场”的路径探索[J].高考,2024,(32):16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