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工程中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与效果
吕梦男
37032119960410092X
摘要:当今时代,环境与资源压力促使绿色建筑兴起,节能施工技术至关重要。本研究聚焦于剖析绿色建筑内涵,精准解读其遵循的环保、节能、宜居等核心理念;细致分类节能施工技术,如墙体保温、门窗节能、屋面隔热及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等。通过实地调研、案例分析等方式,呈现节能施工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普及程度,深度剖析典型成功案例,并揭示技术成本、复杂工艺、政策法规短板等阻碍因素。进而从强化技术研发创新、优化施工管理流程、完善政策法规保障三方面提出针对性策略。
关键词:绿色建筑;应用现状;提升策略
引言
在全球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资源日益匮乏的大背景下,绿色建筑脱颖而出,成为建筑行业迈向可持续发展的希望之光。它秉持低能耗、环保生态、提升居住舒适度等理念,为人类营造绿色宜居空间。节能施工技术作为实现绿色建筑目标的关键手段,贯穿从建筑规划设计到竣工运维的全过程。深入研究其理论根基、精准把握应用现状、探索切实有效的提升策略,对于突破当前技术应用困境、挖掘节能潜力、实现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意义非凡,这也正是本论文着力探究之处。
一、绿色建筑与节能施工技术理论基础
1.1 绿色建筑内涵
绿色建筑绝非简单的概念堆砌,它承载着对人类未来居住模式的深度思考与生态担当。从环保角度看,绿色建筑致力于在全生命周期内将对周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无论是建设过程中的扬尘、噪音控制,还是运营阶段的废弃物处理,都遵循严格环保标准。在节能层面,通过优化建筑朝向、体型系数等设计手段,充分利用自然采光与通风,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实现能源消耗的大幅削减。而宜居性方面,关注室内空气质量、温湿度舒适度,打造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为使用者提供高品质生活体验。某些绿色住宅小区采用雨水收集系统用于景观灌溉,既节约水资源又营造优美景观,全方位诠释绿色建筑内涵。
1.2 节能施工技术分类
节能施工技术丰富多样,各显神通。墙体节能技术中,外墙外保温技术应用广泛,它利用聚苯板、岩棉板等保温材料,在墙体外侧形成隔热层,阻断热量传导,如同给建筑穿上保暖外衣;自保温墙体则依靠新型墙体材料自身的低热导率实现保温效果。门窗节能技术领域,断桥铝门窗凭借断桥结构切断热量传递路径,搭配Low-E玻璃,可有效反射红外线,在冬季保暖、夏季隔热,大幅降低建筑能耗。屋面节能技术里,倒置式屋面将保温层置于防水层上方,避免防水层因温度变化而受损,延长屋面使用寿命的同时增强隔热性能,种植屋面别具一格,植被覆盖不仅遮阳隔热,还能吸收雨水、净化空气,带来生态效益。
二、节能施工技术在绿色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现状
2.1 应用普及程度调查
为深入了解节能施工技术在绿色建筑工程中的实际落地情况,我们开展了广泛的应用普及程度调查。通过线上问卷向全国各地的建筑企业、设计院以及房地产开发商发放,收集不同区域、不同规模项目的数据。调查结果显示,在经济发达地区,如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由于政策导向强、技术资源丰富,约70%的新建绿色建筑项目能较好地应用3-4种节能施工技术,像外墙保温、太阳能利用技术的采用率较高。在中西部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受限于资金、技术人才匮乏,仅有40%左右的项目会尝试运用节能技术,且多集中在门窗节能改造等基础层面,一些复杂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应用较少。从建筑类型来看,公共建筑由于示范效应需求,对节能技术接纳度相对较高,普遍应用率可达60%;而住宅项目因开发商成本考量,应用比例约为50%,反映出节能施工技术在地域、建筑类型上的普及差异。
2.2 应用成功案例剖析
诸多绿色建筑项目凭借节能施工技术大放异彩。以某大型商业综合体为例,其外墙采用高效保温隔热材料,结合智能通风系统,根据室内外温差、空气质量自动调节通风量,减少空调系统能耗。屋面运用倒置式与种植屋面结合,夏季室内温度较传统建筑低3-5℃,降低制冷负荷。建筑周边设置太阳能路灯、地源热泵供暖制冷系统,可再生能源供能占比达30%,不仅实现年能耗降低25%,还为顾客营造舒适购物环境,成为节能技术集成应用典范。又如某绿色住宅小区,雨水收集系统结合本地耐旱植被打造景观,利用光伏发电供公共区域用电,节能与生态效益兼得,为居民提供宜居家园,彰显节能施工技术优势。
2.3 面临的阻碍因素分析
节能施工技术推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技术成本是首要阻碍,如地源热泵系统初期投资比传统供暖高出30%-50%,且回收期长,令不少开发商望而却步。施工工艺复杂程度也不容小觑,像装配式节能墙体构件拼接精度要求极高,施工人员需专业培训,否则易出现密封不严、热桥效应等问题。
三、提升节能施工技术应用效果的策略
3.1 技术研发与创新推动
技术研发与创新是提升节能施工技术应用效果的核心驱动力。强化产学研合作模式至关重要。高校与科研机构拥有前沿的理论知识和先进的实验设备,建筑企业则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与市场需求洞察力,三者紧密联合可形成强大创新合力。例如,某高校建筑节能科研团队与本地知名建筑企业合作,针对南方地区潮湿闷热气候,研发出兼具防潮防霉与高效隔热性能的新型墙体材料,经实践应用,使建筑能耗降低15%。积极引导新技术试点、示范推广。政府和行业协会应挑选有代表性的建筑项目,率先应用如智能微电网节能系统、高效光热转换材料等前沿技术,通过展示实际效果,打消其他企业顾虑,加速新技术普及,激发全行业创新活力,为节能施工技术持续升级注入动力。
3.2 施工管理优化
优化施工管理对节能施工技术落地起着关键支撑作用。人员培训与技能提升是首要任务,施工人员作为技术执行者,其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应用效果。定期组织节能施工技术专项培训,涵盖理论知识、实操要点,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并建立技能晋升通道,激励工人不断提升自我。推进施工流程精细化,从施工前期规划、材料采购到现场施工、质量检验,各环节紧密衔接,制定详细操作规范与质量标准,加强过程管控,杜绝因施工不当造成的能源浪费与质量缺陷,确保节能技术精准实施,发挥最大效益。
3.3 政策法规保障
完善的政策法规是节能施工技术广泛应用的坚实后盾。在激励政策方面,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出台如节能技术专项补贴,对采用高效节能技术的项目给予资金奖励;实施税收优惠,减免相关企业节能环保设备购置税等,降低企业应用成本,提高积极性。以某地区为例,政策补贴实施后,新增绿色建筑项目中节能技术应用比例提升20个百分点。严格执行标准规范,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建筑项目从设计到竣工全过程监管,对违规企业予以重罚,确保绿色建筑标准落地有声,促使节能施工技术真正融入每一个建筑环节,推动建筑行业绿色转型。
结语
绿色建筑承载着生态与发展的双重使命,节能施工技术是关键突破口。当下虽在应用普及、技术落地等方面存在难题,但通过强化产学研合作、优化施工管理、完善政策法规保障,定能突破困境。未来,持续的技术创新、精细化管理与有力政策护航,将助力节能施工技术大放异彩,推动绿色建筑蓬勃发展,迈向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征程。
参考文献
[1]陕彬.绿色建筑材料及施工技术在建筑节能工程中的应用[J].居舍,2024,(21):65-67.
[2]吴金瑞.绿色建筑工程中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J].佛山陶瓷,2024,34(04):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