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语”球同行 “足”够精彩

作者

闫志燕

河北省邢台市育红小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中提出:跨学科学习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围绕学科学习、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话题,开展阅读、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动,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其中,第二学段要求结合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尝试运用科学、艺术、信息科技等相关知识和技能,富有创意地设计并主动参与朗诵会、故事会、戏剧节等校园活动。

《记一次游戏》是部编版语文四上第六单元的习作内容。第六单元以“童年”为主题组元,习作要求是按顺序把游戏写清楚,写出想法和感受。本次跨学科主题项目式学习,以邢台市育红小学校长杯足球比赛为契机,组织学生参加足球比赛,让学生经历组建班级足球队、参加足球赛和赛后总结习作等各项活动。整合四上《体育与健康》第七课《踢球练习》第八课《运球练习》,四上《音乐》第二课《小小足球赛》和美术手工课制作加油牌等课程内容,在活动进程中引导学生利用学科和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语文,最后完成习作,达成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一、语文学科目标

1.复习三年级下册学写通知书的格式,拟写《足球队招募令》。

2.在采访比赛实况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的能力。

3.按顺序将一次游戏活动写清楚,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二、体育学科目标

了解五人制足球比赛规则,激发参与足球比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规则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艺术学科目标

1.通过手工制作手举牌,掌握设计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升综合运用的能力。

2.通过演唱《小小足球赛》为球员加油,培养学生自然、有表情的演唱,增强演唱能力与表现能力。

【教学步骤】

活动安排:(各阶段子任务和相对应的学科核心能力)第一阶段:(10.23——10.29)足球赛准备阶段

1. 召开主题班会,师生共同制定活动子任务。

2. 任务邀请体育老师,讲解五人制足球比赛规则。确定角色分工,组织训练。(体育:规则意识 运动能力)

3. 发布招募令,组建班级足球队。(语文:语言运用)第二阶段:(10.30——11.11)足球赛进行阶段

1. 啦啦队:学唱一首加油歌《小小足球赛》(音乐:创意实践)制作一个加油牌 (美术:艺术表现)

2. 后援团:

撰写一篇加油稿 (语文:语言运用)留下一个美瞬间 (艺术:审美创造)进行一个小采访 (语文:语言运用)第三阶段:(11.12——11.17)赛后总结阶段

记录一次足球比赛。按照第六单元习作《记一次游戏》的要求,将本次足球比赛活动记录下来。按顺序把过程写清楚,写生动。记录下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想法。(语文:思维能力 语言运用)

【教学方法】

1、利用真实情境,统整课程内容

2、明确活动目标,优化活动思路

3、精准任务驱动,夯实活动实践

4、各科互通互融,形成核心素养

【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之中。通过制定评价标准,对学生各个阶段的学习态度、小组合作、情感等方面进行评价。在球员中评选“最佳射手”奖,“精诚合作奖”。在啦啦队和后援团中,评选“最佳合作小组”“最佳展示方式”等奖项。针对最后的习作,设置“最佳记录者”奖项。切实培养学生的自信,激发兴趣。

 “语”球同行 足够精彩学习任务完成表

备注:用 评价,表现最佳三颗星,以此类推

【拓展延伸】

读书节就要到了,我们可以将自己读过的故事用课本剧的方式展示出来,课本剧该如何组织,如何谋划、如何排演,我们又该如何记录这段美好的时光呢?请大家继续发挥你的聪明才智,来完成新的任务吧!

“语”球同行,足够精彩。本次活动以组织学生参与学校的班级足球联赛为契机,展开相关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相关任务群的设计基于现实生活、真实情境和学生的真切需求,各个子任务直接为写好《记一次游戏》这篇习作服务。以主题学习活动的方式实现课程整合,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在综合运用体育、美术等学科知识的过程中,积累语言文字的基本知识、提高阅读与交流能力、获得审美体验、表达个性化理解,更好地触发和唤醒学生的内驱力和欲望,培养语文核心素养,形成真正的语文能力。

本次跨学科主题活动的设计,实现了学科知识点的跨越,能力的跨越,同时又指向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语文核心能力处收束,是一次成功的实践体验。

参考文献:

[1] 张华.论理解本位跨学科学习[J].基础教育课程,2018(22):7-1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 殷伟荣,张文东,刘晓华.跨学科任务群教学中语文课程的学科本位与组织方式[J].教学与管理,2022(5):69-72.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 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5] 戴晓娥.指向真实问题解决的跨学科学习[J].语文建设,2022(10):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