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

作者

张超

昆明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一、引言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环保的公共交通方式,已经成为现代城市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不断扩大和客流量的持续增加,其安全问题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对城市的正常运转和社会稳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是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

二、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安全管理现状

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大多数城市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涵盖车辆维护、轨道检修、信号系统监测等多个方面,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安全管理体系。

(二)当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部分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和监督机制。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职责不清、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导致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和消除。

2.设备设施维护不到位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设备设施种类繁多、技术复杂,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然而,由于维护资金不足、技术力量薄弱等原因,部分设备设施存在老化、损坏等问题,影响了系统的安全运行。

3.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城市轨道交通从业人员包括驾驶员、调度员、站务员等,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安全意识直接关系到系统的安全运行。目前,部分从业人员存在业务不熟练、安全意识淡薄等问题,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4.应急处置能力不足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突发事件,如火灾、爆炸、恐怖袭击等。然而,部分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应急处置能力不足,缺乏有效的应急预案和演练,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导致事故后果扩大。

四、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措施

(一)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职责,加强安全管理的监督和考核。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建立风险评估、隐患排查治理等机制,提高安全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加强设备设施维护

加大设备设施维护资金投入,提高维护技术水平,确保设备设施的完好率。建立设备设施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加强对设备设施的日常巡检、定期维护和更新改造,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三)提高人员素质

加强对城市轨道交通从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安全意识。建立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确保从业人员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能力。同时,加强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感。

(四)强化应急管理

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和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制度,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提供必要的物资保障。

五、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应急处置的原则和方法

(一)应急处置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始终把保障乘客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预防为主,防救结合

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安全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提高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同时,要做好应急准备工作,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建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应急管理体制。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协同配合,共同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4.快速反应,科学处置

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果断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同时,要依靠科学技术,合理制定处置方案,提高应急处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应急处置方法

1.火灾事故应急处置

(1)立即启动火灾报警系统,通知车站工作人员和消防部门。

(2)组织乘客疏散,引导乘客使用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避免拥挤和踩踏(3)关闭车站通风系统,防止火势蔓延。

(4)利用车站内的消防设施进行灭火,如灭火器、消火栓等。

(5)配合消防部门进行灭火和救援工作。

2.爆炸事故应急处置(1)立即启动爆炸报警系统,通知车站工作人员和公安部门。

(2)组织乘客疏散,远离爆炸现场。

(3)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等待医疗救援。

(4)配合公安部门进行现场勘查和调查取证工作。

3.恐怖袭击应急处置(1)立即启动恐怖袭击报警系统,通知车站工作人员和公安部门。

(2)组织乘客疏散,确保乘客安全。

(3)采取紧急措施,关闭车站出入口,防止恐怖分子逃脱。

(4)配合公安部门进行反恐行动,打击恐怖分子。

4.列车故障应急处置(1)驾驶员应立即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确保列车安全停车。

(2)通知调度中心和车站工作人员,报告列车故障情况。

(3)组织乘客疏散,引导乘客使用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

(4)调度中心应及时调整列车运行计划,安排救援列车进行救援。

六、案例分析

以某城市轨道交通火灾事故为例,分析其应急处置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一)事故概况

某日,某城市轨道交通一号线某车站发生火灾事故。事故发生后,车站工作人员立即启动火灾报警系统,并组织乘客疏散。消防部门接到报警后,迅速出动消防车和消防队员进行灭火和救援工作。经过近一个小时的努力,火灾被扑灭,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

(二)成功经验

应急预案完善是关键。企业明确各部门职责与处置流程,使得事故发生后能迅速响应,采取果断行动。人员培训到位也功不可没,通过对从业人员的严格培训和考核,提升了他们的业务水平与安全意识。在危机时刻,车站工作人员能高效组织乘客疏散,消防队员熟练操作消防设施进行灭火救援。此外,部门协同配合紧密,轨道交通企业与消防、公安、医疗等部门共同作战,形成强大的救援合力。

(三)不足之处

该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部分设备设施存在老化、损坏等问题,影响了系统的安全运行。在事故发生时,部分消防设施不能正常使用,给灭火和救援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该城市轨道交通企业虽然制定了应急预案,但应急演练次数较少,演练效果不理想。在事故发生时,部分从业人员对应急处置流程不熟悉,影响了应急处置的效率。

七、结论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通过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设备设施维护、提高人员素质、强化应急管理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加强对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的研究和探索,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红欣.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体系探讨[J]. 都市快轨交通,2017,30(1):110-113.

[2] 李焕海,豆飞. 提升轨道交通行业应急处置能力的思考[J]. 人民公交,2024(5):70-76.

[3] 施仲衡. 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和运营安全管理[J]. 都市快轨交通,2017,3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