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路径研究

作者

曾萍萍

西南油气田燃气分公司 四川省成都市 610017

引言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经营模式和管理理念已难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迫切需要进行转型升级。党建工作作为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如何与生产经营紧密结合,成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此外,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推进,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促使国有企业积极探索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的有效途径。

一.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的现状与问题

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有一定进展也存在问题。在政策推动下,国有企业取得初步成效,部分企业也展开实践探索。但问题同样突出,一是思想认识不足,部分管理人员和员工有“ 两张皮” 思想,未充分认识融合重要性;二是体制机制不完善,组织架构、工作流程及考核评价等方面存在不足;三是工作方法创新不够,方式单一难适应新时代;四是人才队伍建设滞后,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有差距,培养和引进机制欠佳。问题产生受内外部因素影响,外部有宏观经济环境、政策法规变化,内部涉及管理理念、文化传统和组织架构等,制约了党建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1]。

二.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原则与机制

(一)目标融合机制

建立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目标相统一的机制是实现深度融合的基础。将党建目标纳入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体系,使两者在方向上保持一致,责任上共同承担。这样可以避免党建与生产经营“ 两张皮” 的现象,确保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考核,实现目标同向、责任同担。

(二)组织融合机制

优化国有企业党组织设置和企业治理结构,实现党组织与企业行政组织的有机融合。通过合理调整党组织的布局,使党组织能够有效覆盖企业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同时,确保党组织在企业决策、执行、监督等关键环节发挥重要作用,将党的领导融入企业治理的各个方面。

(三)工作融合机制

整合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流程,建立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的工作机制。在工作安排上,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紧密结合,避免出现各自为政的情况。通过同步推进各项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四)考核融合机制

构建科学合理的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考核评价体系是推动深度融合的重要保障。将党建工作考核与生产经营业绩考核相结合,综合评估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强化考核结果的应用,将考核结果与企业管理人员的薪酬、晋升等挂钩,激励企业管理人员积极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2]。

三.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路径选择

(一)强化思想引领

通过开展各类学习教育活动,组织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高对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重要性的认识。只有从思想上深刻理解两者融合的意义,才能在行动上积极主动地推动融合工作的开展。通过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政治站位,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育具有国有企业特色的融合文化。融合文化能够使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的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通过宣传、培训等方式,传播融合文化的理念,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融合文化的熏陶。

(二)完善体制机制

根据国有企业的组织架构和生产经营特点,合理调整党组织设置。确保党组织能够有效覆盖企业的各个领域和环节,为党建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提供组织保障。通过优化党组织设置,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更好地发挥党组织在企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建立健全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的各项工作制度,明确工作流程和职责分工。完善的工作制度能够为融合工作提供制度保障,确保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通过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避免出现工作推诿、扯皮等现象,提高工作效率。

加强对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工作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将考核结果与企业管理人员的薪酬、晋升等挂钩,激励企业管理人员积极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通过监督考核,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确保融合工作取得实效。

(三)创新工作方法

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管理方式。信息化手段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管理更加便捷、高效。通过建立信息化平台,实现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

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心任务,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建主题实践活动。主题实践活动能够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紧密结合起来,激发党员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活动的开展,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员工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工作执行力。

打造具有国有企业特色的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品牌,发挥品牌的示范引领作用。品牌建设能够提升融合工作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到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的实践中来。通过品牌建设,树立国有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四)加强人才培养

加强对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培训教育,培养既懂党建又懂生产经营的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能够更好地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通过开展针对性的培训课程,提高管理人员和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积极引进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充实企业人才队伍。专业人才能够带来先进的理念和方法,为企业的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工作注入新的活力。通过引进专业人才,提高企业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的专业水平,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3]。

四.结论

新时代国有企业实现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意义重大,不仅能强化党的领导,还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促进可持续发展。当前虽有政策推动和部分实践探索,但仍面临思想、机制、方法、人才等多方面挑战。实现深度融合需遵循科学原则,构建有效机制,从理念、制度、方法、人才等多维度发力。

未来,国有企业应持续深化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融合模式与方法。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结合,为融合提供更坚实的理论支撑。同时,注重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以提升融合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推动国有企业在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冯爱国. 以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J]. 中国煤炭工业, 2025, (04): 38-39.

[2]圣蕾. 国有化工企业党建和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实践与思考 [J]. 上海化工, 2025, 50 (02): 53-55.

[3]石宇.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路径 [J]. 四川劳动保障, 2025, (05): 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