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论新教材背景下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路径问题

作者

文育兵

江西省高安市第二中学 江西高安 330800

新教材的启用给高中历史教学带来了许多新的契机与挑战,其显著特征在于结构、形式上的调整,更加注重对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而实际上,因为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学手段的限制、新教材使用不充分等因素的影响,核心素养的培养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深刻探讨新教材背景下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路径,能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新教材,优化课堂教学,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时间观,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新教材背景下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转变不足

部分教师还坚守传统的教学观念,过于注重灌输知识,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第一要务,主导课堂,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灌输,忽视对学生历史思辨能力和核心能力的培养。这一思想使得教学过程中重视背诵忽视领悟,重结果轻过程,使学生难以产生对历史的清晰认识,也难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物质主义的历史观和历史素养等核心能力。

(二)教学方法运用不当

少数教师未能很好地适应新教材特点并筛选出合理的教学方法,新教材更加重视学生的探究和合作式学习,有些教师依旧习惯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致使教师的教学多处于课堂“ 一言堂” 的状态,缺少团队的集体讨论,甚至缺乏一定的引导,因此难以达到培养学生搜集史料论证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的效果。同时教学手段过于单一,未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教学资源,无法为学生构建历史情境,不利于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等素养。

(三)对新教材理解不深

虽然新教材在内容体系安排和知识结构方面做了一系列调整,但由于一些教师对新课程体系和知识点系统的学习研究不透彻,未能准确领悟和把握编者的教材设计思路及教材重难点和关键点,随意安排教材的课程内容,如不切实际地解读教材中存在的潜在的开发核心能力的要素,忽视将能力培养融于教学的实际运用,从而导致教学脱离核心能力的发展导向[2]。

二、新教材背景下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策略

(一)更新教学观念,明确素养目标

原有的教育理念已不适用于新的课程标准对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教师要改变观念,将历史教学不再是“ 教书匠” ,而是一门锻炼学生素质的课程,以核心素养和导向为基准,设置教学目标,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等核心素养技能落实到每堂课的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历史研究,将教学从“ 教” 到“ 学” 的重心转变,培养学生自主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辛亥革命” 部分,教师不再使用以往归纳事件历程和影响的传统教学方式,而是将素养教育的目标聚焦在分析辛亥革命的前因后果及其结局中培养学生唯物主义观念,了解现实社会如何影响其认知观念;以及以当时的环境空间观点看辛亥革命的发生本就是一件必然的事,以此来培养学生时空观念。[2]

(二)创新教学方法,多元培育素养

单一的教学形式很难满足对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要求教师要变革自己的教学模式,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置身于历史场景中,亲身感受历史;采用问题探究法教学,让学生用一连串的问题来推动学生的思考、深化学生对历史的理解、提升学生对历史的分析能力;采用小组合作教学,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培养学生对于事实证据和历史演绎能力。多元化、多角度的教学方法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全方位地培养全面发展素质。比如,在教学《中外历史纲要》“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时,教师创设情境,以“ 你是19 世纪的英国工人” ,引导学生从英国工人角度来感受工业革命。而且,还引导学生发问“ 为何工业革命能催生出马克思主义” 呢,让学生思考分组合作讨论、集体探索,利用教科书上的资料分析推断等解决该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和历史理解力。

(三)深度挖掘教材,融合素养教学

新教材中涉及众多核心素养培养的相关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对此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出相关的培养能力要素。吃透课程内容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才能将培养关键能力的要素融入课程的内容之中,针对不同的教学主题选取相适应的关键能力培养切入点构筑教学内容,使学生在知识学习的同时能够自然锻炼关键能力的水平。教师在教授人教版《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单元中“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这节课时,在对教材中不同时期户籍制度变化情况作深层解读外,还从多维度如政治、经济等多个角度对其变化的原因及结果进行充分的解读,让学生初步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来审视制度与社会前进之间的关系,又通过让学生总结出各朝代户籍制度的演变过程来增强学生的空间意识。[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教材背景下,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尤其是面对当前存在的教学观念转变不足、教学方法运用不当以及对新教材理解不深等问题,教师需要积极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深度挖掘教材。基于此,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正确的价值观,全面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能够有效的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宇啸,许莉琼 . 指向学科大概念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探究[J]. 名师在线(中英文),2024(12):73-75.

[2]刘园 . 学科大概念视域下的高中历史综合化教学实践研究[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4,9(10):112-114.

[3]李福宏.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 (20)[2025-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