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设计与应用策略分析
张超
身份证号码:370103198802228010
1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特点
电力自动控制具有调节方便、稳定性好等优点。在电力工程的实践应用和现实的生产环境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编程问题,而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使操作者快速地找到故障所在,并能进行一些简易的处理,从而使故障得到及时地改正。在相对复杂的控制体系和运行过程中,通过预先设定好的运行步骤,使工作人员能够更好地完成电力工作。在以往的电力施工过程中,很多设备都是由人工来完成的,为了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必须有很好地协调和配合。
2 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融合技术的应用价值
2.1 降低控制成本
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系统的运行费用。将电子与自动化相结合,可以对整条生产线或装置进行全方位的监控与监控,降低人为的干涉,从而大大地提升了工作的效率,这样就可以减少维修和运行费用。另外,采用自动控制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系统的运行状态,保证系统运行的连续性,降低系统的失效概率,从而大大地节约了维修费用。
2.2 提升系统的安全性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性,电力自动化的融合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机电一体化与自动化相结合,能够对整个电网进行全方位的监控与监控,能够对电网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问题进行检测与消除,降低了事故的概率,增强了电网的安全性。另外,采用电自动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实现对整个系统的远程监测与控制,防止误入高危地区的人员伤亡。
2.3 全自动管控模型
电力自动化的集成也为自动化控制模式的建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将电子与自动化相结合,能够对整条生产线或装置进行全方位的监控与监控,降低人为介入,提升作业效率与品质。同时,自动化的管理模式也能有效地降低人为因素造成的人为失误,进而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与品质。
3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设计与应用
3.1 在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电力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具体应用,第一个表现就是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用途是对电力进行分配和生产输送,它在电力供应和需求方面,基本需要通过电力调度来控制,而调度是否合适,对于整个系统的安全和稳定性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自动化系统通过与有关设备的良好协作,可以充分、合理地采集测量信息和计量电力等资料,同时,该系统的智能操作还涉及了人机界面的特性和故障定位等方面。若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维修,就会导致电力系统出现短路等问题,若不能对这种故障问题进行及时地解决,将会极大地影响到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
3.2 远程监控
在电力自动化领域,通过对电力设备的远程监测,可以有效地监测电力设备的工作状况。利用计算机终端对电力工程设备进行控制,可以更好地控制和降低电力工程电缆成本、人工费用、材料费用等方面的开支,逐步建立起高产出低投入的电力工程生产模式。利用远距离监测技术突破了传统的时空局限,保证了电网的正常运转。在信号质量差和通信流量大的地区实施远程监测,将对其他监测功能造成一定的干扰。因此,在通信量大、工程规模大的电力项目中,采用遥控监测的电力自动控制方法在实施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而制约了它的功能及效果的展现。所以,在信号良好、通信量较小的地区进行远程监测,可以取得良好的结果。
3.3 在电气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在实践中,需要相关人员充分履行职责,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以推动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这不仅可以提升电力工程设计的效率,还能对各项设计要素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促进设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在进行电力工程的设计时,有关工作人员要结合电力工程的实际要求,对其进行合理的配置,并对其具体的布线方向等进行设置;这样才能确保在役仪器的安全运转,防止发生安全事故。电子产品的设计中,现有的产品设计资源是非常有限的,这就要求设计者根据产品的具体条件来进行设计;
通过对所用的有关装置和仪器进行监控,实现在不同时段的工作状态的动态调整,从而提高电力工程的制造品质。
3.4 智能专家系统中的应用
智能专家系统是一类能够自动地对各类复杂问题进行分析与判断的人工智能系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模糊数学模型,即基于模糊逻辑的模糊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模糊数学模型,详情见图 1。该系统能够有效地进行专业知识的组织与分享,从而有效地提升了企业的知识资源使用的效率与质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推理的方法。通过对领域内的专家知识的自动表达,能够更好地进行知识的管理与分享。
3.5 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
首先,针对高速发展的物联网环境,对通讯系统进行高效地管控,实现对家庭用电设备的严密管控;建立局域网是为了让用电设备可以高效地进行信息交换,并对数据的流动进行监控,确保用电设备的平稳运转。其次,能够提升交换机的自动化水平和机房灯光等设施的智能化。将电气自动控制技术运用于配电系统,可以提高电能的使用效率,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再次,要对控制室进行高效的排气和灭火装置,并充分利用探测器的探测功能,实现对房间内部的实时信息的采集;并与有关的参数进行调节。在空调通风方面,通过与传感器的数据相结合来控制装置的开启和关闭,从而达到高效通风的目的,营造一个舒适的房间环境。最后,通过使用传感器,可以对房间内的温度、烟气的浓度等进行监测,从而达到防止火灾的目的。
4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设计与应用的创新方式
4.1 集成化设计
首先,一体化设计要求对电力系统进行全面的分析,而非孤立地进行单个装置或系统的单独研究。而在以往的电力系统设计中,由于缺少对电力系统整体的考虑与设计,使得电力系统与其他系统相互矛盾。一体化设计要从总体上对整个体系的架构与功能加以分析,然后在这个框架内对装置与系统进行设计。其次,在一体化设计中,要注意各装置、各系统的相互联系。实现了多个装置、多个系统之间的协作,有效地提升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与可靠性。最后,必须加大标准建设力度,以保证各装置、各系统应采用统一的界面及通信协定,以达到互通、互联网的目的。
4.2 智能化控制
以智能为核心,以智能为核心,以提升电力系统运行效能与可靠性为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的电力系统智能控制方法。一方面,要重视对系统进行智能控制时的数据收集与处理。电力电子系统中有很多的信息,比如电压,电流,功率等,它们都是由各种传感器和监控装置来收集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电力电子监控方法。另一方面,要重视对装置及系统运行状况的监控与预报。通过对装置与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在线监控与预报,能够对可能存在的隐患进行检测与处理,防止由于故障而导致的系统瘫痪或失效。
5 结语
综上所述,电气自动化技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电气自动化技术已经和我们的生产和生活联系在一起,离不开它。合理有效地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不但可以节省相关的设备、线缆、人力成本等费用,还可以提高电力工程的积极收益,促进电力工程向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凤安.电气工程技术应用及其自动化问题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3,(02):199-201
[2]白洋,王文广.PLC 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中的运用[J].中国设备工程,2023,(03):199-201
[3]史梅春.浅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施工关键技术[J].中国设备工程,2023,(02):197-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