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思想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创新
随振可
山东省鱼台县第二实验小学 272300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对于小学生而言,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和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存在一定困难。转化思想能够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陌生的问题熟悉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是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提升数学素养的有效工具。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从转化思想的视角出发,对小学数学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理解抽象概念
小学数学中有许多抽象的概念,如分数的意义、图形的面积和体积计算等。转化思想可以将这些抽象概念转化为学生熟悉的事物或情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讲解分数的意义时,可以将一个圆形纸片平均分成若干份,通过让学生观察和操作,将抽象的分数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图形分割,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分数的含义。
(二)有利于解决复杂问题
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经常会遇到一些复杂的情况。转化思想可以引导学生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在计算多边形的面积时,可以将多边形转化为已学过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基本图形,通过计算这些基本图形的面积之和来得到多边形的面积,降低了问题的难度。
(三)促进思维发展
运用转化思想解决问题的过程,需要学生不断地观察、分析、比较和推理,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学生在尝试不同的转化方法时,能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拓宽思维视野,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二、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单一
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索的机会,难以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对转化思想渗透不足
虽然转化思想在数学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转化思想的有意识渗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机械地记忆公式和解题方法,没有掌握转化思想的精髓,导致在面对新问题时无法灵活运用。
(三)评价体系不完善
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过于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程度,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评价。这种评价体系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也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潜力。
三、转化思想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创新策略
(一)融入转化思想的教学目标设定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应将转化思想的培养纳入其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更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转化思想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在“ 多边形的面积” 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学目标可以设定为:让学生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将多边形转化为基本图形的转化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二)优化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
在优化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时,需注重对转化思想的挖掘与资源整合。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探寻其中隐藏的转化思想,并将其自然融入教学环节。以“ 小数乘法” 教学为例,可引导学生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通过剖析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助力学生理解转化过程与要领。同时,教师还应巧妙整合各类教学资源,借助多媒体、教具等手段,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1]。如在讲解“ 图形的旋转” 时,运用动画演示图形旋转过程,使学生清晰感知图形变化,进而更深刻地领会旋转的概念与性质,提升对转化思想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三)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与手段,能有效助力学生理解并运用转化思想。问题导向教学法是重要途径之一,教师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转化思想解题。以“ 鸡兔同笼” 问题为例,先让学生自主尝试不同解法,再引导其思考如何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像运用假设法对鸡兔数量关系进行转化,从而找到解题思路。小组合作学习法也颇具成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共同探索运用转化思想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小组中,学生思维相互碰撞,能相互启发、学习,拓宽思维视野,提升问题解决能力。此外,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不可或缺。借助数学软件、在线教学平台等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学习资源与多样学习方式[2]。比如利用数学软件动态演示图形变换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转化思想在实际中的应用,增强对转化思想的理解与掌握,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易接受。
(四)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
构建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对小学数学教学意义重大。过程性评价聚焦学生学习过程,涵盖思维轨迹、参与热情与协作能力等方面。教师借助课堂观察洞察学生课堂表现,通过作业批改把握知识掌握程度,结合小组评价了解合作状况,从而及时掌握学情,给予精准反馈与指导。表现性评价则通过设计挑战性任务或项目,让学生运用转化思想解题。依据学生在任务中解决问题的策略、创新思维的呈现等表现,全面评估其数学素养与综合能力。此外,评价主体应多元化,除教师评价外,引入学生自评与互评。鼓励学生反思自身学习过程与成果,同时相互评价,在交流互动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实现共同进步,推动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五)加强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
加强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对推动转化思想融入小学数学教学至关重要。学校可组织转化思想专题培训,邀请专家开展讲座与指导,助力教师深入理解转化思想的内涵、特性及应用途径,提升其对转化思想的认知水平和教学能力。同时,积极鼓励教师投身教学研究,支持其开展转化思想教学相关研究课题,促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持续探索创新,及时总结经验,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与方法[3]。此外,倡导教师组建学习共同体,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在研讨中,教师分享教学经验与心得,针对教学中遇到的难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在交流互动中实现优势互补,进而有力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
四、结论
转化思想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对转化思想渗透不足、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通过从转化思想的视角出发,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如融入转化思想的教学目标设定、优化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以及加强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等策略,能够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转化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完善转化思想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喜平.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转化思想的策略研究 [J]. 名师在线(中英文), 2025, 11 (10): 61-63.
[2]李红侠.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转化思想的应用研究 [J]. 甘肃教育研究, 2024, (21): 87-89.
[3]江丽彩. 浅谈数学教学中转化思想的渗透策略 [J]. 考试周刊, 2020,(18): 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