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下新能源企业战略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邓志成
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新能源事业部 重庆市 401121
如今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变得越来越严峻,降低碳排放、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不仅是全球共识,也变得越发重要。我国提出的“ 碳达峰、碳中和”(简称“ 双碳” )目标,充分展现出了国家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高度重视,以及对应对该问题的积极心态与坚定决心。新能源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一种重要力量,有着诸多优势,如清洁性、低碳性等,能够在能源结构转型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新能源企业的战略管理模式是否具备创新性与科学性,不仅会决定着企业的竞争实力,同时也会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带来明显的影响。在双碳目标下,新能源企业迎来了多重挑战,如政策背景转变、技术更新速率加快等,传统的战略管理模式已无法支持企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所以,创新战略管理模式显得尤为重要,其是企业满足双碳目标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双碳目标对新能源企业的影响
(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为促进双碳目标全面达成,我国政府颁布了诸多有关推动新能源发展的政策举措,如财政补贴、项目审批等。此部分政策的落实不仅给予了企业有利的发展环境,同时也使其拥有了有力的政策保障,明显减少了企业的运转成本,增加了项目效益,推动了新能源产业迅猛壮大。比如,在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上颁布了财政补贴,鼓舞企业与居民积极参与光伏发电设备的安装项目中,促进了该市场蓬勃发展。
(二)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在社会越来越注重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以及能源结构的转型速度持续加快的背景下,新能源市场需求一路飙升。在电力领域,可再生能源发电所占据的比重持续上升,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在电力供给中变得越发重要;在交通领域,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对动力电池等新能源关联产品也产生了越来越大的需求。在市场需求迅速增加的背景下,新能源企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多重挑战。
(三)技术创新加速推进
双碳目标在新能源技术方面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推动了新能源企业关注技术创新发展,加速技术升级优化。在风电领域,风电机组也得到了明显的升级优化,大容量、智能化等优势变得越发凸显;在光伏领域,高效电池技术等收获了巨大突破;在储能领域,不少储能技术如锂离子电池等也得到了显著发展,成本变得越来越少。技术的升级与创新让新能源得到了更加充分地利用,大大增加了其经济性,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实力。
二、新能源企业战略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战略规划缺乏前瞻性和系统性
一些新能源企业在进行战略规划的编制时,并没有围绕双碳目标下政策环境、市场需求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展开深层次分析与科学预测,导致战略规划不具备前瞻性与系统性。部分企业过度重视短时间内的经济效益,直接将长期发展目标抛之于脑后,使得企业身处市场改革与政策变动的环境中无法做出及时且有效的应对。
(二)业务布局不够多元化
部分新能源企业在业务布局上欠缺多元化,着重聚集于某个特定产业或环节的布局与发展,例如,只致力风电或光伏发电项目的发展等。如此单一的业务布局导致企业所承受的市场与政策风险都是较为庞大,只要市场需求或政策环境出现转变,企业的运营业绩便会遭到明显牵连。
(三)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即便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多项技术都实现了创新升级、收获了一定的突破,不过同发达国家对比,还是有着较为显著的差距。一些新能源企业不具备自主创新能力,关键技术完全离不开进口,不重视研发投入,使得企业在技术创新上完全是被动的,不能构筑核心竞争力。
(四)协作联盟意识淡薄
新能源产业是一种综合性产业,其所牵涉的领域较多,要求各企业间建立密切协作和相互支持的关系,积极进行资源共享、汇聚优势。但是,部分新能源企业缺少协作联盟的意识,未积极同上下游企业、高校等建立协作关系,使得企业在技术开发、市场开拓等过程中面临着不少难题,制约了企业发展的脚步。
三、双碳目标下新能源企业战略管理模式创新策略
(一)科学制定前瞻性和系统性战略规划
新能源企业要注重围绕双碳目标下政策环境、市场需求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展开深度剖析,根据各自具体状况,放远发展眼光,科学制定战略规划。战略规划要清楚体现出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与各段时期的任务目标,对业务布局进行正确、详细规划,积极投入技术研发与创新等项目中,保证企业始终以双碳目标为指引在绿色高质量的发展道路逐步向前迈步。
(二)优化多元化业务布局
新能源企业需依照市场需求与本身优点,积极建立多元化业务布局体系,开拓业务市场、完善产业链。其一,在新能源发电领域,企业可建立多元化业务发展格局,如同步开发与推动风电、光伏发电等多个项目的发展;其二,企业可专注上下游业务的开拓发展,如拓展新能源设备制造、新能源电力销售等业务,构建全产业链发展格局,使自身的市场与政策风险得到明显弱化。
(三)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在新能源企业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是不可或缺的一种动力,是企业能否具备竞争优势、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所在。新能源企业务必注重技术创新,大力促进技术研发创新,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
一是应踊跃开拓外部合作渠道,和科研单位等建立密切合作关系。依靠产学研合作平台的搭建,促进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携手投入于核心技术研发当中。科研单位等具备充沛的科研资源与先进的理论知识,而企业则在实践与市场洞察方面有着较大的优势,它们相互协作必然可以加快技术创新速度。
二是应大力推动企业内部研发机构建设。企业要在科研人员的培育与引入方面加大支持,尽快组建一支专业性高、创新能力强的研发队伍。并且,要踊跃投身到行业标准制定中,从而获取一定的行业话语权,把自身技术创新成绩变换成行业标准,使其能得到产业化应用,显著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在双碳目标指引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占领优势位置。
(四)积极创建合作联盟生态
新能源企业建立开放协同的生态思维,全方位创建合作联盟生态。纵向层面,和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下游终端用户建立深度捆绑,凭借数据共享、联合运营等方式,打造稳定可靠的供应链和销售网络;横向层面,和行业伙伴组建创新联合体,携手攻克共性技术难题,加强整个行业的竞争实力。在资本赋能方面,积极同金融机构建立深度协作关系,探索新型融资工具,开拓更多低成本资金渠道,给予企业发展更有力的资金帮助。另外,也要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凭借技术引入等方式,不断汲取国际先进经验,加强国际化运营能力。
综上,双碳目标的推行背景下,新能源企业拥有了宽广的发展空间,但也面临着多重挑战。其传统的战略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新的发展需求,创新战略管理模式显得尤为重要,是企业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企业要通过前瞻性规划把握趋势、多元化布局拓展业务、生态合作整合资源等措施,在这场绿色能源改革浪潮中立足脚跟,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参考文献:
[1] 卫小雨.我国新能源市场格局和产业发展态势研究[J].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24(27)
[2] 李贝贝.双碳目标下数字技术推动能源行业绿色转型的路径与机制研究[J]. 商业观察,2024(22)
[3] 石丽丽.“ 双碳” 目标下促进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财税政策研究[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