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与建筑施工成本管理的关系
刘磊
山东慧福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身份证号:370481199102046013
1、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预结算管理中,一般先预算,后结算。预算工作是项目开展的前期基础,主要将项目中应该涉及的支出和收入进行核对计算,为计划的实际实施提供指导意见和参考价值,避免盲目进行施工[2]。而结算在项目竣工验收通过后方可进行,主要将实际收工产生的收支情况进行核算,可与预算结果进行对比,反思其中反映的问题,以便后期完善。预结算审核一般分为工程量清单审核、定额套项审核与工程费用计取审核,每一项工作都是预结算中不可缺少的一步,其直接影响到施工项目的结果。
1.1 工程量清单
工程量清单,顾名思义,是指实际施工中所要涉及的施工项目总和,比如混凝土柱体数量、梁体和板墙交接部位所使用箍筋数量计算等,工程量清单需要精确计算每一步工作中所要使用或建设的材料。工程量的科学计算结果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预结算的结果,在进行工程量审核时,可能会发生多算、漏算和重复计算的情况。其次,若对某些环节的施工作业流程不熟悉,在计算中与实际操作出现了偏差,也会影响预算结果。在工程资源的量化核算过程中,工作人员应明确重叠要素和技术要素,与项目组紧密沟通,确保施工流程和图纸的准确性,避免双方出现认知偏差,造成预算失误。
1.2 定额套项
定额套项是体现施工过程中精细化资源利用的一项工作,包括了人工、建材与设备三种基础资源,其主要目的在于将这部分综合性的成本融入各项施工作业中进行预结算[3]。简而言之,定额套项实际上是将总工程进行分步定额核算,即劳动定额、机械台班定额、材料定额等,分步核算不同施工内容中的单位综合造价,为总体工程造价计算奠定基础。定额套项的计算较为琐碎,具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施工内容、施工方法、施工地理条件有所差异,预算人员需要根据其各自的标准进行计算,比如单位换算、单价换算等,以及小数点位置。在预算中,要明确换算内容是整体还是局部,各自的机、料、工换算方法是否正确,反复审核其合理性,避免重复审核。
1.3 工程费用计取
费用计取关乎项目计划的成本和利润管控,审核要素主要有税金计算、利润计算、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每一项费用都需要严格审查。直接费用的产生和控制较为明显,在预算中,应严格比对原材料价格计取的国家标准,对于工期跨度造成的价格波动情况,预算人员需要进行价差调整计算,对于人工成本应按照规定制度标准核算。工程费用计取对项目计划具有直接的利益影响,因此在审核计算中需要严格、准确对待。
2、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与建筑施工成本管理的联系
2.1 预结算审核有利于科学化管理成本
预结算审核实际上是对整个施工项目进行了收支计算,其结果对于成本管控提供了参考价值,有利于探索出更加科学的成本管控方法。建筑工程施工中涉及的内容繁杂,可进行成本管控的项目也较多,在进行预结算工作后,可以分类对比成本核算和编制工程预算,有效提高成本管理效率。在施工前期,对于工程图的概算、投标报价的评审为成本管理提供了依据,同时,审核预算时,将重新计算施工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为分析工程经济技术指标奠定了基础。
2.2 预结算审核有利于扩展资金的运用价值
在建筑项目的施工中,资金的科学化管理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好地经济效益。通过预结算审核流程,企业的财务人员能够对工程的成本有一个清晰认识,对接下来的市场调研分析提供了参考思路,对于企业的投资和决策具有指导意义。预结算审核工作,不仅能够更好地控制各项成本支出,而且可以帮助企业科学管理资金,规避市场风险,对建筑企业的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2.3 预结算审核与成本管理有利于科学化管理企业
预结算审核不仅能促进成本的科学化管控,而且能够体现出建筑企业内部各工作环节反映出的问题,有利于企业强化自身的管理机制,加强监管力度。在分析预结算和成本管理中,可以发现企业自身决策在工程中运用情况,对其可运用性质进行拓展思考,可以及时改善决策性问题,避免资源过度损耗加重成本。其次,在定额套项中,对施工的各个细节进行了预测计算,对实际施工的监督过程、预算监督过程和资金运用等都具有总结和对比意义,有利于企业开展更加有效的成本管控方法。
3、加强预结算和成本管理的建议
3.1 加强管理施工前期工作
在施工前期,需要进行图纸规划和预算审核等工作,其精准度影响着实际成本的合理掌握。图纸设计和规划应保障其规范性和准确性,单位、精度需准确,为预算审核建立精准基础。预算审核中与图纸规划相关部门加强协调,确保准确演算出其费用,实现科学预估成本。预算阶段中,严格依据项目建设的量化清单、材料费用进行核算,遵守规范化的预算标准,实现预结算和成本管理的合理调配机制。
3.2 健全相关制度
预结算审核工作的责任制度与落实情况关系到预算结果的准确性和成本管理的有效性。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相关财务、会计人员和项目主要领导与其他负责人应该分别落实各自的责任范围,健全完善科学的责任制度,确保工作人员认真严谨对待自身的本职工作,时刻保持责任意识,避免工作失误。项目领导和负责人共同担负工程建设责任,应加强与员工的沟通联系,定期开展工作汇报大会,实地考察工程情况,了解施工过程的潜在问题,及时实施改善策略,从而有效控制成本。其次,企业自身的管理制度也应该定期审视和改进,建立平衡发展的管理体系,促进员工积极工作,为企业的良好发展提供动力。在企业中,应建立分工明确的部门,各司其职,权责分工,确保部门的职能性和专业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3.3 吸收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建筑施工中的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与实际施工人员的专业性都会影响项目的成本控制。企业可培养或招聘更高能力的预算人员和施工技术人员,其专业技术能够更有效地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损耗。专业的预算人员拥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能够确保预算账目的效率和质量,专业的施工技术人员,能够确保施工的效率和质量,二者均能影响成本的管控。
3.4 合理范围内节约成本
在实际的用材和人员中,可以在合理范围内考虑其成本消耗。在保障能力高、素质强的专业人员的前提下,可根据其实际工作量规划工程进度和人员数量。在材料消耗中,可实行人均定额分配,根据其每日负责项目的耗材预算提前分配,减少材料浪费。在设备的使用中,可视情况错开时间使用,科学轮流使用机械设备,节约设备购买成本。成本节约均需要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不可为了节约而节约,保障其资源最大利用率的合理范围,避免资源浪费。
4、结束语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与建筑施工成本管理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科学精确的预算是成本管控的关键,在预算基础上合理控制成本,能够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推动企业科学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付红莉.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与施工成本管理的关系[J].房地产世界,2021(15):56-58.
[2]崔利刚.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与建筑施工成本管理的关系[J].砖瓦,2021(06):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