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防渗技术分析
雷玉霞
身份证号:410423198902059060
1 水利水电工程渗漏的原因
1.1 冻胀因素
水利渠道出现质量问题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冻胀应力在工程应用中的不均匀分布,这会导致渠道表面的混凝土结构发生变形,进而引发渗漏现象,这种情况在进入秋冬季节之后变得普遍。为了提高水利工程的耐久性,防止混凝土开裂等情况的发生,应该加强对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由于在秋冬季节,渠道内的输水供应中断,导致混凝土层下的积水达到饱和状态。当气温急剧下降时,混凝土层下的积水状态会发生变化,从而间接提高了混凝土层的位置;同时由于冬季时间长,寒冷地区的积雪也比较厚,使得水结冰形成冰面,使渠底和衬砌产生一定程度的冰裂纹。随着春夏两季气温的逐渐上升,输水的供应逐渐回归正常,冰冻层开始融化,导致混凝土层的位置进一步下沉,这可能会引发混凝土的断裂问题,进而对水利渠道的总体构造产生影响。温度下降引起的问题有两个,一是低温使渠基产生裂缝,二是高温使渠基形成热胀冷缩而开裂。气温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当冷空气来临时,土壤会冻结,从而增加其承载能力。当气温升高,承载能力会反弹,这将导致水利渠道的地基发生变形。
1.2 后期使用过程中的维护因素
一般而言,渠道类型的工程项目在完工后的运营阶段通常会带来主要的经济效益。然而,也有一些工程项目在完工后会受到各种主观和客观因素的限制和干扰,更糟糕的是,这些项目甚至可能会受到有意为之的破坏。所以,为了确保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工作能够正常进行下去,就必须要加强对于渠道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由于当地农民在环境保护和生产安全方面缺乏足够的认识和意识,经常会对水利工程的相关设施进行盗窃,而河道部分也经常遭受有意的破坏。这种情况严重增加了渠道工程出现渗漏的风险。
1.3 原料质量问题
为了确保工程的质量满足标准,必须选择达到质量要求的材料。因此在进行建筑施工时,施工单位要对原材料质量给予高度重视,并采取科学有效地管理措施,从而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行。观察当前的施工状况,可以看到施工设计和施工质量受到了较高的关注,但是原材料的质量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一些公司和个人为了减少资金投入,确保自身的利益,会擅自选择质量不达标的原材料,这不仅影响了工程的质量,还增加了工程事故的可能性。
2 利水电工程防渗施工技术
2.1 施工缝回填技术
首先,在进行水利和水电项目时,应该努力减少施工的缝隙,特别是在建筑的顶部,尽量避免这些缝隙,并选择连续的浇筑方法。如果遇到裂缝问题时,可以对其进行处理,比如修补材料更换,加固措施等等。其次,在裂纹出现的区域,必须进行有效的防水措施,这包括清除裂纹内的残余物质、浇筑混凝土、填补裂纹或使用止水带,以防止裂纹进一步渗透。再次,裂缝处也可以通过灌浆的方法对其加以加固。在进行施工缝中的混凝土浇筑时,应选择具有补偿收缩特性的混凝土,并根据相关的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在正式浇筑前,还需在这些缝隙中加入水泥砂浆,以提高新旧混凝土间的粘接性。
2.2 灌浆技术
在灌浆的过程中,面临着如何调整灌浆以及如何控制灌浆压力的各种挑战。都是以灌浆总量为依据而确定的。在进行灌浆操作时,必须科学地计算出最大的灌浆压力,并确保其不会超出规定的灌浆量。如果不注意灌浆量的变化情况,就可能导致出现一些不利影响,从而降低了工程质量。在确定注浆的压力和强度时,应该结合水利和水电工程的科学知识来计算压力,并通过有代表性的实验来确定最合适的注浆压力。这一方法通常根据工程的实际需求来选择,特别是在高透水性的施工环境中更为合适。对于那些裂隙不明显、渗透性较差、岩石硬度较高的情况,升浆法是一个可行的选择。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不同的地质情况所的灌浆方式有所不同,因此,对其施工工艺要求也是有差别的。选用合适的灌浆技术不仅能实现出色的防水性能,还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施工团队的综合技术能力。
2.3 混凝土超薄防渗墙施工技术
为了构建高质量的超细混凝土防渗墙,施工初期应确保导流孔内充满泥浆,并以浆体顶端与墙体顶端的 30cm 距离作为参考标准。在灌浆过程中向孔内注入一定量的水泥浆或水泥-水玻璃浆液后再灌注粘土砂,直到达到所需厚度为止。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生产和储存的总黏土的数量不应超过60,并且模塑指数应设置为2 或更高,同时,最终砂子的含量也不应超过 5‰ 。还保证水泥浆体系具有足够的流动性,且能够保持一定时间后才可以排出多余的水化物。在实际的工程操作中,对于超细混凝土防渗墙的技术应用,必须严格遵循前述的标准和规定。在水利项目中,采用了防渗墙的技术手段,并因此获得了出色的成果。目前我国已经开发出多种具有较好性能的超细粉土作为防渗材料。其核心思想是采用一种新型且含量较高的土壤墙体材料。这种新型材料不仅可以提高土体强度和抗渗性能,还能够降低工程造价。这一创新的建设方式,由于使用了可塑性的墙体,因此其灵活性相对较低,特别适合于建设如蓄水池这样的水利设备。由于它具有较好的抗渗性能,所以可以有效地防止渗水和漏水问题的产生。因此,在施工超薄混凝土防渗墙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相关的施工规范。
结束语
综合考虑,水利基础设施的防渗施工是一项科学且严格的任务,它涉及到高度的技术细节、专业的操作技巧和严格的数据标准。因此,相关工程师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细致的监控,并根据施工的具体条件,设计出一套科学的防渗地基保护措施。这样,在如水坝这样的关键施工环境中,才能确保建筑物的持续健康发展。只有在水利建设过程中,科学和合理地应用这些防渗技术,才能进一步提高水利基础设施的总体品质,并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罗贤.水利工程路堤防渗施工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2021(11):150-151.
[2]王丽.防渗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1,6(20).
[3]马智武.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探究[J].四川水泥,2021(9):219-220.
[4]郭广善.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1(08):117-119.
[5]吴旭.谈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