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兴趣· 规范· 技能

作者

邓珊珊

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思源实验学校 江西吉安 331600

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乎学生的语文水平,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保障。新课标表示,写字不仅要注重书写的规矩与整洁,还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的兴趣、习惯和书写水平的提高。在“ 双减” 政策和素养导向的教育背景之下,小学语文写字教学必须从“ 量”到“ 质” 实现彻底转变,必须打破传统的“ 临摹为主” 的写字教学模式。从学生兴趣引导、教师规范指导、学生技能训练这三个方面去寻找新办法,建立起一种新的,科学的,高效的,有创造力的写字教学系统。

一、激发书写兴趣,培养主动学习内驱力

激发写字兴趣是提高小学语文写字教学效果的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持续性。老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需求,灵活使用各种教学方法,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书写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中体验书写带来的愉悦感,提升学生对汉字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意识,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书写活动中来,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为写字的规范和技能打下良好基础。

例如,小学语文部编版《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借助文本情境,引起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书写中表达自己对小女孩命运的同情和关心,如在书写“ 温暖” “ 希望” 等词语时,让学生用心去体会字义,认真书写,把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投入其中。这种情境下的写字练习,能够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写字兴趣,在心里建立起写字与表达、感受之间的联系,建立起写字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

二、提升书写质量的规范基准

书写规范算是小学语文写字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提升书写质量的基准线。书写规范有益于表达清楚。同时体现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及语文素养。教师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合理分解教学目标,重视笔画,结构,间架,布局这些基本要素的练习,让学生掌握正确地书写方法[1]。通过不断加强规范意识,慢慢形成稳定的、端正的书写风格,为日后学习和表达奠定基础,全方位改进语文综合水平。

例如,小学语文部编版《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中,教师可以利用课文中的“ 稳固” “ 屋檐” 等词语,让学生注意字形结构是否正确,笔画是否正确,如“ 稳固” 一词的书写,要让学生关注到字形的左右结构的均衡,结构布局的对称性,让学生了解笔顺和间架结构的正确性,通过范字,临写,书写讲评等形式,强化笔顺和间架结构的正确性,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提高书写能力,既落实了新课标的书写规范要求,又为学生打好基础,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结论:新课标指引之下,小学语文写字教学朝着“ 重过程” “ 重素养”“ 重结果” 的方向转变,把激发兴趣、规范训练和技能提升整合起来,改良了教学途径并推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进步。日后写字教学越发看重学生的个人发展,融合数字技术和传统文化资源,增添学习手段,完善评定机制,经过不断寻找和更改来塑造一个更有生命力且能操作的写字教学体系,让学生把写字当作一种表达自己想法、提升自身品质、与他人交流的必需工具,从而构建起长久发展的根基。

参考文献:

[1] 陈春.兴趣·规范·技能——基于新课标的小学语文写字教学的突破 性策略[J].新智慧,2023(15):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