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质生产力赋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研究

作者

曹瑞翔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经济系 四川乐山 614000

引言

在全球数字化转型浪潮与中国经济“新常态”深入推进的双重背景下,文旅产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历史性转型。文化和旅游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4 年国内旅游人次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的 92.3% ,而游客人均消费额较 2019 年显著增长 17.6% 。这一数据变化深刻揭示了文旅市场正从“数量红利”向“质量红利”转变的内在逻辑。当 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呈现集群式突破态势,消费群体对沉浸式、交互式体验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传统的以资源驱动为主导的文旅发展模式已难以破解“供需错配”的结构性矛盾,迫切需要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驱动力重构产业发展新范式。新质生产力作为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其本质在于以科技创新为根本驱动力,推动生产要素配置方式的系统性重构与生产范式的革命性变革。这种先进生产力形态打破传统生产要素边际效应递减的桎梏,通过技术创新、要素协同与模式革新的有机融合,实现生产力水平的跨越式跃升。当前,我国正处于“文化强国”与“数字中国”战略深度融合的关键历史节点。“十四五”规划将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明确纳入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提出“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的战略目标。这一部署不仅精准对接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更是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战略举措。在此时代背景下,文旅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发展潜力亟待释放。本研究通过深度聚焦新质生产力与文旅产业发展的内在耦合机制,系统解析新质生产力在文旅领域的作用机理、赋能路径及实施着力点,重点围绕技术创新驱动、要素优化重组、产业深度融合等维度,构建一套兼具理论创新性与实践指导性的发展路径体系。研究成果不仅能够为解决文旅产业发展现实困境提供科学的方法论指导,更能为构建以创新为核心的现代化文旅产业提供极具价值的实践样本,这正是本研究的重要理论价值与鲜明时代意义之所在。

一、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特征

新质生产力是相较于传统生产力的先进形态,其本质在于通过科技创新驱动生产要素的系统性重构与生产方式的革命性变革。从构成要素来看,新质生产力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为核心驱动力,以数据要素作为关键生产资料,以知识型人才为创新主体,以跨界融合的产业生态为发展载体,形成了区别于传统生产力“劳动+资本+土地”的要素组合新形态。

新质生产力的特征之一表现为技术驱动的创新性。新质生产力以技术集群突破为显著标志,5G、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成为推动生产力变革的核心动力。另外,新质生产力具有要素配置的协同性特征。新质生产力打破了传统生产力要素的线性组合模式,形成了技术、数据、资本、人才等要素的协同联动机制。

二、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宗旨,以创新驱动作为核心发展动能,着力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及协同发展。这一发展模式的核心内涵体现在三个维度:在生产要素层面,实现从传统资源依赖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的转型,数据、创新人才等新型要素成为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产业运作层面,注重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的深度整合,通过业态创新、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全面提升产业附加值与综合竞争力;在发展路径层面,追求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与生态价值的动态平衡,摒弃传统粗放型增长模式,转向绿色化、智能化、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道路。该发展内涵突破了传统以规模扩张为主导的发展逻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提升,强调通过创新驱动与产业融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文旅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目标在于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旨在推动产业结构从低端化、单一化向高端化、多元化转型。通过深化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以及推动文旅产业与科技、教育、体育等多产业的跨界融合,积极培育数字文旅、智慧旅游、文化创意等新兴业态,提升产业的科技含量与文化内涵。其次要强化文化价值传播效能。作为文化传承与传播的重要载体,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全面提升文化价值的挖掘、转化与传播能力。一方面,深入挖掘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的深层内涵,借助创意设计与科技赋能,将文化元素有机融入旅游产品与服务之中,实现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与数字化传播技术,拓宽文化传播渠道,提升文化影响力与软实力。另外还需要实现满足多元旅游消费需求的目标。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升与消费结构升级,旅游市场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的消费需求特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致力于精准匹配市场需求,提供丰富多元的旅游产品与优质高效的旅游服务。同时,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旅游服务的智能化与个性化,全方位提升游客旅游体验与满意度,激发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文旅消费市场繁荣发展。同时,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也是文旅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强调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产业发展全过程。在资源开发环节,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原则,避免过度开发与破坏性建设,确保文化遗产与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在运营管理方面,积极推广绿色低碳技术与管理模式,降低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同时,加强游客教育引导,倡导绿色消费理念,推动形成文明旅游、生态旅游的良好风尚,实现文旅产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为后代留存珍贵的文化与自然资源。最后,还有达到增强产业综合带动效应的目的。文旅产业具有显著的产业关联性与综合带动效应,高质量发展旨在充分发挥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通过文旅产业发展,带动餐饮、住宿、交通、购物、娱乐等相关产业协同发展,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同时,文旅产业发展能够有效推动城乡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改善区域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区域形象与知名度。

参考文献

[1]李锦宏,李文博.新质生产力赋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动因、内在机理和实践路径[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1-11.

[2]徐宁,张香.文旅深度融合与新质生产力有机衔接:内在机理与实践路径[J].企业经济,2024,43(12):101-110.

基金资助:乐山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新质生产力赋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研究”(课题编号:SKL2024D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