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优势及运用
蒋怡君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白塘中心小学 福建莆田 351100
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的教育中具有诸多的应用优势,是一种独创的音乐教育体系,该方法的运用协助教师革新了传统的音乐教育观念,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了颠覆和创新。教师要注重将音乐课堂作为载体,发挥出奥尔夫教学法的应用优势,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促使学生在奥尔夫音乐教学理念下受到启发、引导,参与音乐活动,提高创造能力、艺术想象力,发展积极的音乐情感。
一、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优势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由卡尔·奥尔夫创立的综合性音乐教育体系,其中集成了音乐、舞蹈、语言,强调在体验和创造性的活动中学习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有着显著的优势。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根本理念是回归人本,诉诸于感性进行音乐教育,强调在感觉的基础之上,对身体的各方面能力进行协调和调动,从生命开端和心灵表现中,对学生的音乐技能进行培养。遵循着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学习和创造,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追求创造性、人本性、开放性的课堂模式,其主要指的是节奏教学、语言教学、韵律教学、基本形体动作教学。在该过程中,用儿歌、童谣,让小学生从语言出发,加强对节奏的掌握,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节奏感,强化学生的音乐创造力、感染力。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鼓励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音乐,使用打击乐器进行节奏练习,在亲身体验中理解音乐概念,强调全身的参与,不仅局限于听觉,还包括身体的动作,例如舞蹈和表演,在全身参与的方式中,学生能够深入地理解和感受音乐,音乐和舞蹈的结合中,学生有机会进行创意表达,培养了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运用策略
(一)加强节奏声势训练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奥尔夫教学法时,教师要注重利用节奏声势训练,对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能力进行培养,将奥尔夫音乐教学理念的优势利用起来,注重韵律和节奏的教学,将基本形体动作的教学理念渗透其中。节奏声势训练涵盖了语言节奏训练、声势训练、多声部及和声节奏训练、变奏节奏训练、轮说节奏训练。
教师要借助学生所喜欢的歌曲,让学生从语言锻炼着手,进行节奏感训练,将跺脚、拍手等动作作为伴奏的方式,进行音乐练习,展现出节奏的变化,让学生体会节奏的流畅性。例如在学习湘教版教材中的歌曲“ 国旗国旗真美丽” 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节奏练习,了解本首歌的节奏变化,在过程中利用图像和颜色,对学生进行声势训练,也可以让学生按节奏进行拍手念歌词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音乐节奏感,促使学生加入到积极的课堂氛围中去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提高音乐表现力。
(二)创设音乐情境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音乐表演活动中进行本能表现,教师要从奥尔夫教学理念的视角来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音乐表现主动性。在构建情境时,了解小学生的特点,用学生感兴趣的情境、素材,引发学生的想象,利用学生模仿力强的特点,为学生设计情境,让学生进行模仿、思考、表现,播放歌曲,让学生进行声音的模仿,融入与情境中进行音乐感知和音乐表现。在学习“ 碰铃和响板” 这节课程的知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有关的音乐,让学生扮演不同的小动物,在森林音乐会当中作为碰铃和响板发出声响,模仿碰铃和响板的声音、动作,学生彼此交互融入到快乐的情境中进行音乐表现。创设音乐情境,渗透奥尔夫教学理念,让学生亲自参与表现,提高课堂活力,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与情境主题相关的音乐素材,例如,以春天作为情境主题时,可以选择轻快明快的春季音乐,保持音乐素材的多样性,包括不同风格、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作品,丰富情境的体验和表现。
借助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资源,展示情境背景和相关场景,激发学生的联想,播放音乐作品,让学生聆听音乐的旋律、节奏,体会其中的情感表达,感受音乐的魅力。在情境中加入触觉元素,例如触摸乐器、体验音乐节奏等,让学生在触摸中感知音乐的节奏和节拍,营造身临其境的情境,创设情境相关的场景,让学生感受到仿佛置身其中的氛围。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让学生借助音乐来表达内心的感受,抒发情绪,在情境中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和表现力,提高课堂活力和氛围。借助即兴演奏的方式深化情境感受,给予学生即兴演奏的机会,让学生根据情境即兴创作音乐,发挥个人的音乐才华,表达创意。
(三)优化小学音乐授课模式,加深音乐体验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优化授课模式,结合奥尔夫教学法的理念,采用示范模仿式、参与体验式、自学指导式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音乐情绪,加深音乐体验。示范模仿式的模式下,教师可以采取演奏乐器、歌唱或舞蹈等形式,示范音乐作品的演奏或表演,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音乐的表现形式,在教师示范的基础上,由学生进行模仿,跟随节奏、旋律、舞蹈动作,逐步掌握音乐的表现技巧和情感表达方式。
参与体验式的模式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集体音乐活动,例如唱歌、合奏、集体舞蹈等,让学生共同参与音乐的创作和表演,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和情感。自学指导式的模式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包括音乐录音、视频、乐谱等,让学生自主学习音乐作品,在自学指导式的学习方式下,促使学生深入理解音乐的内涵和情感表达。
(四)运用舞蹈教学,强调学生的身体感受
教师要将舞蹈运用到小学音乐的课堂中,让学生在表现音乐的过程中运用舞台表演技巧、舞蹈技巧,锻炼身体协调能力、表达能力,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可以利用民族舞、爵士舞、现代舞,让学生在音乐和舞蹈的融合中,发展积极的音乐情感,锻炼音乐技能,提高音乐素养。选择富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并结合相应的民族舞蹈形式让学生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和多样性,例如藏舞、蒙古舞等。用节奏明快、活泼轻快的爵士音乐,配合爵士舞的舞步和动作,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和舞蹈技能,也可以选择现代流行音乐或古典音乐,并结合现代舞的独特风格和表现形式,让学生体验现代舞蹈的艺术魅力。
根据选取的音乐和舞蹈形式,设计丰富多样的舞蹈编排,包括简单的舞蹈动作、复杂的舞蹈组合等,让学生在舞蹈中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和个性,组织学生进行舞蹈表演,让学生在舞台上展示所学的舞蹈技能和音乐情感,提高学生表现力。在舞蹈前向学生介绍音乐的故事背景、情感、意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音乐的内涵。促使学生表达音乐情感,在舞蹈动作和表情等形式下,让学生充分表达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和情绪,增强对音乐情感的体验。
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教学中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可以将学生的内在积极情绪充分的激发,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优势,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歌唱能力、舞蹈水平,促使学生在音乐课堂上收获知识,锻炼技能,提高音乐学科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