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实践的清廉益阳建设路径研究
李清良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湖南益阳 413000
一、清廉校园建设的实践模式
以“ 三位一体” 路径(制度固廉、文化育廉、行动践廉)为核心,构建了一套可复制的清廉建设体系,其经验为地方廉政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
(一)制度固廉:构建“ 三位一体” 监督体系
学校通过党委统筹、纪委监督、基层参与的三级联动机制,形成闭环管理,显著提升了廉政风险防控能力。
1.清单化与常态化并举,强化党委主体责任。一是制定并严格执行《关于进一步加强“ 清廉美院” 建设的若干措施》,制定《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细化领导班子成员“ 一岗双责” ,学院党委与职能部门负责人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明确廉政任务,做到了责任清单全覆盖。二是每季度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推动招生、采购等高风险领域制度修订 30 余项,落实专题会议强部署。三是通过动态监督台账对 23 个重点领域风险点进行排查,整改率达 100‰ 。例如,招标采购环节引入第三方审计后,违规操作投诉量同比下降 75% ,实现了风险防控显实效。
2.嵌入式与动态化结合,落实纪委监督责任。一是对“ 三重一大” 事项实行“ 事前报备—事中跟踪—事后审计” 全过程监督,追回违规资金 120 万元,实现了关键环节全程监督。二是建立“ 红黄蓝” 三级廉政风险预警系统,对基建项目招标中的围标嫌疑启动黄色预警,约谈责任人并修订流程,做到了预警机制精准干预。
3.全员参与阳光公开并重,夯实基层监督网络。一是在二级学院设立兼职纪检委员、班级选聘“ 清廉监督员” ,通过基层监督及时发现并解决师德师风问题,不断延伸监督触角。二是推行“ 阳光工程” ,对奖助学金评定、职称评审等师生关切的事项公开,师生满意度不断提升,校务公开更加透明化。
(二)文化育廉:打造“ 艺心向廉” 品牌的沉浸式教育生态
学校立足工艺美术专业特色,以“ 艺术+廉洁” 为切入点,通过课程、活动与环境三位一体的融合路径,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廉洁文化育人体系,为清廉益阳建设提供可复制的实践经验。
1. 课程思政深度融合,以专业赋能廉洁教育。一是依托湖湘廉洁文化资源,开展校本教材开发创新,编写《廉洁美学十讲》校本教材,深度挖掘周敦颐《爱莲说》等本土廉洁典故,结合美学理论设计教学案例,形成“ 以美育德、以德促廉” 的课程模式。二是在《环境艺术设计》课程中增设“ 廉政主题公园设计” 实践模块,专业实践项目化,学生团队以“ 清正、为民、崇廉” 为主题完成设计方案40 余项。其中,《清莲园》方案以“ 莲” 为核心意象,融入益阳竹文化与廉政元素,在技能大赛中获文化创意类二等奖。
2. 主题活动激发参与,以艺术活化廉洁文化。一是非遗与廉政教育跨界融合。学校选送的 11 件师生作品在湖南教育系统“ 廉洁文化宣传月” 活动中荣获省级奖项,其中学生剪纸作品《清风廉韵》入选教育部“ 全国廉洁文化优秀作品” 遴选名单;学院报送的《剪刻清风》入选湖南省教育系统《守心》专栏典型案例,并被学习强国、红网、湖南教育电视台等 5 家主流媒体报道 7 次。二是校地协同推广。联合有关部门举办“ 廉洁文化进校园” 巡展活动,邀请醴陵釉下五彩瓷非遗传承人创作“ 清廉青花瓷”系列作品,涵盖廉政格言、历史清官形象等主题,巡展期间吸引师生及市民参观,被相关媒体报道。
3. 环境浸润与品牌输出,以场景构建清廉生态。一是学院打造“ 一院一品” 和开展廉洁单元建设;举办“ 清风习习 廉入人心” 廉洁文化书画设计作品展,校园廉洁文化节景观场景化,让师生于无声中接收清廉教育。二是学校推出竹刻廉政书签、梅山剪纸廉政日历、廉政主题微信表情包等“ 清廉湘礼” 系列文创产品,推动文创产品市场化。
(三)行动践廉:制度约束与协同监督的双向治理
学校以“ 党建引领+师生共治” 为核心,通过刚性制度约束与柔性参与机制相结合,构建“ 自上而下规范、自下而上反馈” 的清廉建设模式,为推进清廉益阳建设提供基层治理经验。
1. 党建引领,制度赋能与责任传导。学院以《清廉美院建设工作考核方案》为抓手,将清廉建设纳入基层党组织年度考核指标体系,明确开展“ 清廉主题党日” 活动和党组织书记讲廉政党课覆盖率要求。建立“ 党委—支部—党员” 三级责任清单,使责任链条化。
2. 师生共治,双向监督与闭环管理。聚焦食堂采购、评奖评优等学生关切领域开展监督,成立学生“ 清廉观察员” 团队,激发学生主体能动性。针对招生录取、校企合作等关键环节,邀请教职工担任“ 清廉监督员” ,增强教职工监督实效。
二、清廉益阳建设的路径优化:基于“ 四维联动” 框架的设计
结合关于高校清廉校园建设路径的论述,以及政商关系的相关实证研究,提出以下优化路径:
(一)加大清廉文化宣传,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
1.借鉴学校“ 艺心向廉” 品牌经验,结合益阳竹文化、茶文化,打造“ 竹风茶韵话清廉” 品牌,深度挖掘地方文化。如在会龙山公园建设“ 清廉竹径” ,雕刻历代清官咏竹诗句;与学校开展合作,在相关课程中开发安化黑茶“ 茶廉” 礼盒。
2.开发“ 清廉益阳” VR 云展厅,嵌入AR 廉洁地图技术,通过数字化传播创新,支持群众在线参观廉政教育基地,不断提升群众对清廉益阳的知晓率和参与率。
(二)构建清廉建设制度体系,形成长效保障机制
1.借鉴学校“ 清单化管理” 经验,制定《清廉益阳建设责任清单》,落实全域化责任清单,细化区县、部门任务,明确“ 一把手” 述职评议制度。
2.引入“ 动态监督台账” 模式,开发“ 清廉益阳” 大数据平台,建设智慧化监督平台,整合招投标、财政支出等数据,实现公职人员廉政档案数字化,提升廉政预警准确率。
(三)开展清廉阵地建设,打造成效展示窗口
1.借助学校师生的专业优势,串联周立波故居与金家堤党支部,开展“ 廉政主题公园设计” 和“ 红色廉洁线” 规划,做好文旅融合创新。
2.在社区、乡村设立“ 清廉驿站” ,提供廉政教育、监督举报一站式服务,不断延伸基层清廉阵地,实现基层腐败投诉量下降。
(四)树立清廉建设品牌,建立长效机制
1.举办“清廉益阳年展”,邀请在益高校师生参与廉政主题艺术作品设计,品牌化活动推广清廉益阳,形成益阳新的文化盛事。
2.引人涵盖廉洁履职、营商环境、社会参与等5类量化指标的透明国际评估标准,每年发布《清廉益阳指数报告》,设置四色预警机制,动态评估与反馈。
三、保障机制:校地协同与资源整合为确保清廉益阳建设达到预期成效,要建设可操作的保障体系。
(-) 刚性约束与责任传导,强化党建引领考核。要将清廉建设纳入各区县党委年度绩效考核,清廉建设成效将作为党委主要负责人考核的“一票否决”事项。
(二)资源整合与功能拓展,专项资金与基地共建。设立500万元“清廉益阳建设专项基金”,校地联合打造“清廉文化实践基地”,建设张栻、胡林翼等湖湘清官历史场景等。
3.从试点突破到全域推广,不断推动成效转化。通过制定益阳市清廉单元(学校、部门、区县)等建设标准、举办清廉单元建设研讨会、建设“清廉文创产业链”等途径,对清廉建设工作进行宣传推广。
通过“制度固廉、文化育廉、行动践廉”三位一体的实践,为清廉益阳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未来,益阳市需深化校地协同,将“四维联动”路径(文化宣传—制度保障—阵地建设—品牌塑造)转化为治理效能,最终实现“政治清明、社会清和、干部清正”的治理目标。
【参考文献】
[1]李一峰.新时代高校“ 清廉校园” 建设路径探析—以云南民族大学为例[J].领导科学论坛,2022(9):139-141.
[2]郭少丹.清廉学校建设夯实廉洁思想根基[J].当代广西,2022(12):29.
[3]李新和,胡月.以清廉建设为抓手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N].焦作日报,2022-11-26(A02).
[4]靳书君,李康海.文化视角下的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19):48-50
[5]徐应红.亲清政商关系视阈下清廉民企建设研究——基于义乌市“ 干部干事不受礼、群众办事不求人” 的专项治理行动的实证考察[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20,(04)91-96
[6]王炅.充分发挥派驻监督作用,全力助推清廉人大机关建设[J].政策瞭望,2018(10):17-20.
[7]陆发桃.全面从严治党 建设清廉浙江[N].浙江日报,2017-7-3.
[8]方向.打造“ 清廉浙江” 的丽水样板[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7-8-23.
[9]张宏敏.清廉浙江建设的“ 浙学” 渊源[J].观察与思考,2018(05):95-103.
[10]卢董董.新时代高校清廉校园建设分析——以公共权力为视域[J].智库时代,2020(11):105-106.
2024 年度益阳市社科课题,课题编号:Y0316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