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教学模式在心理学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付雨
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摘要:心理学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积极采用反思教学模式,可以从学生、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成效等角度出发展开反思,不断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特点进行教学方法的调整,这对于实现教学质量持续改进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详细探讨了反思教学模式在心理学教学中的运用途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反思教学模式;心理学教学;运用
引言: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知识内容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较强的特点,因此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中,教师需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高度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不断反思中进行教学模式调整,才能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新时期,心理学教师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中,必须对反思教学模式的重要性产生深刻认知,并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提升教学效果。
一、教学对象反思,明确学生需求与差异
心理学教学中,反思教学模式的实施,首先要求教师对教学对象进行反思。教师需要深入剖析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习风格及个体差异,全面把握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并还需关注学生的学习风格差异,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不断深入进行教学对象反思中,教师能够更准确地明确学生需求与差异,为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提供坚实基础[1]。
例如,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相关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可能会发现部分学生对认知心理学的基础概念存在理解上的差异。部分学生可能对感知过程的生理机制不够了解,而另一些学生可能理解较为抽象,难以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根据反思结果,明确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与认知差异,设计个性化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此时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深入反思,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不同难度层次的课后练习,鼓励学生在课外独立进行相关实验或案例分析,从而促进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对于那些基础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安排小组讨论,让学生们相互帮助,共同分析复杂的心理学现象,增强其实际操作能力;对于认知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则可以通过引导他们深入探讨心理学最新研究成果,扩展其学习视野。这种教学对象反思的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缩小不同学生之间的认知差异,提升教学效果。
二、教学方法反思,优化教学方法
心理学教师实际展开教学活动中,不仅应注重对教学对象的反思,还应对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做出深入反思,从而结合实际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优化,才能够为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奠定基础[2]。因此教师应关注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需注重教学方法的科学性,确保教学活动遵循心理学认知规律,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和能力发展,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从而推动反思教学模式在心理学教学中的深入运用。
例如,在“学习理论”知识点教学中,教师需进行教学方法反思,评估为何学生未能清晰理解这些概念,可能是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或是课堂活动设计不足以激发学生对这些概念的深度思考。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反思结果,优化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生活中的实例和具体案例,使学生能够直观理解学习理论中的抽象概念,并设计互动式课堂活动,让学生模拟经典条件反射过程或在角色扮演中展示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实际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理论。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小组讨论任务,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强化与惩罚机制的看法,进而通过讨论深化对这些理论的理解。在不断对各种教学方法应用效果进行反思中,结合学情进行教学方法调整,可促使学生更清晰地理解并掌握这些心理学概念,从而增强学生对学习理论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实践应用能力,从而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最终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成效反思,持续改进教学实践
心理学教学中,为不断强化教学效果,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对教学成效展开反思,定期对教学效果进行深入剖析,明确教学实践中的优势与不足。因此,教师应建立系统的教学反馈机制,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学生学习成效的信息[3]。同时,教师还需具备敏锐的问题意识,能够主动识别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如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需求脱节、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等。在反思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运用心理学教学理论指导实践改进,确保教学实践的科学性。
例如,在“情绪调节”知识点教学中,教师可能会发现学生对情绪调节的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固,尤其在理解情绪调节策略和实际应用方面存在困难。部分学生在应用情绪调节理论时,未能明确区分认知重评和行为抑制策略,也未能理解情绪调节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此时,教师需要进行教学成效反思,识别出学生理解中的薄弱环节,进而调整教学策略。在反思过程中,教师可以发现,课堂上的理论讲解过于抽象,学生难以从实际生活中找到与情绪调节相关的例子,导致学习兴趣不足。为了改进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将课堂内容与生活实际更紧密结合。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展示相关的案例研究和实际情境,引导学生分析不同情绪调节策略的实际应用,增强其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情境模拟活动,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实践情绪调节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如何在压力、冲突等情境中应用不同的情绪调节方法。这一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够增强他们的实操能力,使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最终不断强化教学效果。
结语:综上所述,反思教学模式在心理学教学中的运用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效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可在该教学模式指导下,不断深入分析学生需求与差异、优化教学方法、持续改进教学实践,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的针对性,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艳芳. 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案例教学法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中的教学实践与反思[J]. 长江丛刊,2023(10):128-130.
[2] 任艳娜,周振华,张莹,等. "任务驱动联合研究性教学法"在认知心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西部素质教育,2023,9(20):109-112.
[3] 任艳娜,李燕,周振华,等. 任务驱动教学法联合研究性教学法在认知心理学课程中的应用[J]. 西部素质教育,2023,9(11):167-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