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铁人精神公平诚信价值观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路径探究

作者

井洪丹 胡博涵

哈尔滨石油学院(150027)

摘要:铁人精神内涵丰富,与公平诚信价值观在多方面紧密相连。本文聚焦全球化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深入探究铁人精神公平诚信价值观融入其中的路径。这不仅能提升学生语言能力,还能引导其树立正确价值观,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的人才,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创新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关键词:铁人精神;公平诚信价值观;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一、前言

在全球化加速的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承担着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与思想政治素养的双重使命。课程思政理念的兴起,促使教育者探索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类课程的方法,大学英语课程也在其中。铁人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部分,蕴含丰富的公平诚信价值观。将其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对提升学生语言技能、塑造价值观、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人才意义重大,既是教育理念创新,也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二、铁人精神的内涵剖析

铁人精神是中国石油工业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着人们为实现中国梦在不同领域努力奋斗。铁人精神是中国石油工人在艰苦的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形成的崇高精神品质,内涵丰富,核心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是铁人精神的灵魂。石油工人怀着强烈的国家责任感,为国家石油工业发展无私奉献。他们把对祖国的热爱转化为实际行动,在石油战线上艰苦奋斗,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国家繁荣努力,彰显了对祖国的忠诚。

(二)艰苦奋斗精神

石油勘探开发环境恶劣、条件艰苦,但石油工人毫不退缩。无论是冰天雪地还是酷热沙漠,都有他们劳作的身影。他们凭借顽强毅力克服重重困难,这种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国人民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优秀品质的体现,展现了中华民族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风貌。

(三)求实创新精神

铁人精神强调实事求是、科学求实的工作态度。石油工人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运用科学方法和先进技术提高勘探开发效率和质量。他们敢于突破传统思维,为我国石油工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四)奉献精神

石油工人以集体利益为重,远离家乡亲人,扎根石油生产一线,默默奉献青春和热血。这种奉献精神体现了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成为社会的精神榜样。

三、铁人精神与公平诚信价值观的内在联系

铁人精神与公平诚信价值观在多个维度联系紧密,为其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奠定了理论基础。

(一)理念层面的契合

铁人精神的 “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 理念,蕴含着对国家和社会的高度责任感,本质上是一种深层次的诚信。石油工人在艰苦环境中坚守岗位,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全力以赴,既体现了对工作的负责,也彰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诚信。公平诚信价值观强调个人与集体的相互信任和责任,与铁人精神中的奉献和集体主义精神高度契合,都强调个体为集体贡献力量,以及集体对个体价值的认可。

(二)行为准则层面的一致

铁人精神倡导的实事求是、科学求实工作态度,与公平诚信价值观中诚实守信、公正透明的要求一致。石油工人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数据真实准确,不弄虚作假,这是诚信行为的体现。同时,艰苦奋斗精神也反映了公平原则,面对困难依靠自身努力实现目标,体现了机会平等和靠奋斗获取成果的公平理念。

(三)实践过程中的融合

在石油勘探开发实践中,铁人精神与公平诚信价值观相互交融。石油工人既要应对自然挑战,又要处理复杂利益关系。在资源分配上,他们坚持公平公正原则,确保各方利益平衡;在团队合作中,秉持诚信原则,相互信任、支持,共同完成任务。这种实践融合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提供了丰富教学素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素养。

四、铁人精神公平诚信价值观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路径探索

将铁人精神公平诚信价值观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需从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系统设计与实施。

(一)明确教学目标

融入铁人精神公平诚信价值观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涵盖知识、能力和情感三个维度: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铁人精神内涵及其与公平诚信价值观的联系,掌握相关英语表达和词汇,丰富语言知识。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使其能在国际交流中准确表达观点、传播中国文化,同时锻炼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激发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增强诚信和公平意识,培养有道德和社会担当的人才。

(二)优化教学内容

选择恰当教学内容是实现铁人精神公平诚信价值观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关键。一方面,可以挑选与铁人精神相关的英文文献、故事、报道等作为教学材料,如王进喜生平事迹英文介绍、大庆精神英文阐述,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铁人精神具体表现和内涵价值。另一方面,围绕铁人精神中的公平诚信价值观开展主题讨论,设置“诚信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如何在国际环境中践行公平原则”等话题,引导学生结合英语学习与实际生活思考,培养价值观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通过中西方文化对比,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公平诚信价值观的异同,拓宽学生国际视野,增强文化包容意识。

(三)创新教学方法

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能有效促进铁人精神公平诚信价值观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案例教学法可引入石油工人在资源分配中坚持公平公正原则等具体案例,让学生直观感受铁人精神在实际工作中的体现以及公平诚信价值观的重要性。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通过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开展合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诚信意识,使学生在实践中践行公平诚信价值观。多媒体教学则利用视频、图片等资源,播放石油工人艰苦创业视频片段,生动展示铁人精神内涵和实践场景,增强学生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四)完善教学评价

建立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是全面评估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保障。过程性评价注重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小组合作、作业完成等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价值观。结果性评价通过考试、论文、演讲等方式,考察学生对铁人精神公平诚信价值观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例如要求学生撰写相关英语论文或进行主题英语演讲。此外,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培养自我反思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铁人精神公平诚信价值观的理解。

五、结束语

本文深入探讨了铁人精神公平诚信价值观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路径。铁人精神公平诚信价值观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目标契合,通过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完善教学评价,能有效实现融合,提升学生语言能力和思想政治素养。

参考文献:

[1]毛和荣,杨勇萍,周莉.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与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6): 16-19.

[2]陈红美.大学英语 “课程思政” 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智库时代,2018 (51): 123-125.

[3] 时宇娇.政法类院校公共英语课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 (04): 45-47.

[4]毛宏伟.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 企业文化,2017(08): 12-14.

[5] 孙婧.践行大庆精神新的时代内涵现实路径研究[J].大庆社会科学,2020(03):36-39.

项目基金:2024年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铁人精神在00后大学生群体中多模态传播研究,项目编号,S202413299012

作者简介:

井洪丹(1980.09-)女,汉,哈尔滨石油学院,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胡博涵(2004.12-)女,汉,学生,本科,哈尔滨石油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