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困境及优化路径
何素花
厦门工商旅游学校
中职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在思想、行为、心理等方面具有独特性。班级管理是教育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特别是对于中职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而言,中职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承担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肩负着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担负着引导学生成长、 塑造学生品格、传授知识技能以及培养职业素养的多重任务。有效的班级管理能够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学生的未来职业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当前中职班级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学习动力不足、心理问题较多等,因此,探讨提高中职班主任班级管理优化路径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职班主任班级管理的特点
(一)学生的独特性
1、认知特征的双重性
中职生大多数都是在初中阶段学习不努力的学生,他们基础相对薄弱,但智力水平并不差,也拥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思维敏捷,动手能力强,对新事物很感兴趣。他们对传统的说教式教育接受度低,普遍存在“习得性无助”心理,但对实践性强、情景化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技能的提升和正向肯定能有效强化他们的自我认同。
2、情感需求的特殊性
中职学生大多处于青春期,心理尚未完全成熟,情绪调节能力不足,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他们大多自我意识强烈,对师长权威存在逆反心理,但又崇拜专业偶像,希望获得认同和归属感;他们可能面临着对未来职业的迷茫、学习压力、人际交往困惑等问题,同时部分学生可能存在自卑、抑郁等心理特征,这对班主任的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班主任管理的复杂性
1、注重职业技能培养
与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不同,中职教育侧重于专业技能的训练和职业素养的养成。班级管理需要紧密围绕专业课程设置、实习实训安排等展开,以确保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适应未来的职业需求。故而,班主任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积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发展观。
2、疲于纪律管理和心理疏导
中职学生普遍规则意识淡薄,手机依赖现象严重,无法正视自身不足并改进,屡教不改现象严重,这就使得班主任常常疲于纪律管理,班级管理效率低下。同时,当今社会,存在心理抑郁的学生已屡见不鲜,这就要求班主任不仅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必要的专业技能和知识,还需要深入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工作难度大大提升。
二、中职班主任班级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师生之间对抗性较强,关系较为紧张
在常规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通常是充当管理者的角色,负责着学生的方方面面,而学生处在被管理的位置,这就使得二者之间“天然敌对”。学生想当然地把班主任当作“敌人”,认为班主任的关心是虚假、伪善的。加上在实际管理中,学生行为上的反抗和纪律问题,使得部分中职班主任过于强调权威,以致师生之间在日常互动中缺乏有效的沟通和情感交流,难以建立深厚的情感纽带。学生可能对班主任产生畏惧心理,不愿意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这不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对班级秩序的维护也构成了阻碍。
2、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一是制度不完善或执行不力。有些中职班级虽然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但制度内容可能不够合理,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或者在执行过程中,由于班主任的监管不到位或缺乏有效的奖惩机制,导致制度形同虚设,无法对学生的行为起到良好的约束和规范作用。二是管理标准缺乏统一性。在处理学生违纪时,部分班主任会出现就同一或类似问题,在不同的学生身上采用不一致的标准,使得学生质疑其公平性,进而影响后续各项教学管理工作的落实与实施。三是班主任经验不足。部分班主任是年轻教师,从事德育工作时间短,缺少对班级管理与德育教育的实践经验,因而在实践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也难以取得较好的班级管理效果。
3、班级文化建设薄弱,缺少凝聚力
班级文化是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载体,是把学生团结在一起、发挥主人翁意识的主阵地。但在实际中,班级文化建设很多时候被忽视。
当一个班级缺乏明确的班级价值观、班级口号、班级活动等文化元素时,这就使得班级集体荣誉感匮乏,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不强。
4、忽视学生个性差异
中职学生的个体差异明显,然而一些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不同特性,采用“一刀切”的管理方式,没有深入探究学生的思想问题和个体差异性,一味采取惩戒性管理措施 , 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长此以往,不仅无法达到教育目的,还有可能压抑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中职班主任班级管理优化策略
1、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德育工作的开展要在师生互相信任、彼此真诚的前提下进行。班主任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聊天,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兴趣爱好、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等。通过定期的谈心谈话,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关心和尊重,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和想法观点。即使学生犯了错误,也要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去对待,耐心倾听他们的解释,帮助他们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引导他们认识错误并改正。
2、加强教育培训,提高班主任的管理能力
中职班主任应该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班主任培训项目,学习先进的班级育人理论和技巧。同时,利用业余时间自主学习教育心理、组织管理、沟通等方面的相关理论知识,不断提升班主任自身的综合素养和教育理论水平。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能力。
3、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提高班级凝聚力
以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为切入点,结合职业教育和专业特点,师生共商共建班级定位和奋斗目标,为班级管理提供方向和动力。同时,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班集体活动,如研学、篮球比赛、志愿服务等,增强班级的文化氛围,提高班级凝聚力和归属感。
4、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中职学生在个性特征、学习能力、交往能力等各方面都存在差异,如果班主任始终运用统一的管理模式与教育引导方略,那么很难推动班级整体优化发展。因此,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制订具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计划 , 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管理、开展德育工作,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 得到锻炼和成长,从而实现班级管理情况与德育成果双重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明兰 . 新形势下中职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探究 [J]. 新智慧 , 2023,(28):68-69.
[2] 李美红 . 坚持“管育并重” 实现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新发展 [J]. 天津教育 , 2023, (28):159-161.
[3] 李双双 . 中职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教育渗透策略探讨 [J]. 大科技 ,2024, (20):34-36.
[4] 王甜 . 中职班主任班级管理有效性的提高策略 [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 2025, (2):001-004.
[5] 欧优啦 . 中职班主任管理的策略与探析 [J]. 故事家(下), 2024,(7):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