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医学院校医学本科二年级学生专业认同的提升路径分析

作者

邓定宪 梁晓莹 谢韵璇 李舒楠 杨心

广东医科大学,广东湛江,524002

作者简介:邓定宪(1994.05—),男,汉族,广东湛江人,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主要为高等教育学生管理工作。

摘要:以某医学院校医学本科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其医学专业认同现状,并基于研究结果从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临床实践、职业规划等维度提出了针对性的提升路径,以期增强其专业认同感,提升职业自豪感,把更多优秀的医学人才输送到医疗卫生事业中来。

关键词:医学院校;医学本科二年级学生;专业认同;提升路径

当前社会公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以及人们对个人健康重视程度的提高,极大地促进了各大医学高等院校拓展不同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以满足社会多元化的健康需求。而医学生对未来职业的认同,即经过四年或者五年医学高等教育培养后是否会坚定地投身医疗卫生事业,是在对专业认同的前提下发展和延续的[1]。医学本科二年级学生经历了一年的医学高等教育培养,已经初步接触了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正处于专业认知模糊到深入理解的过渡阶段。在这个重要的阶段,学生对专业认同的程度将直接影响他们后续学习专业知识的内在驱动力,并对未来是否选择从事医学相关职业产生影响[2]。

在过往的研究中,鲜有以医学本科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专业认同的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半结构访谈法等方法,文章将研究对象聚焦这一正处于过渡期的学生群体,旨在全面了解当前该群体医学专业认同现状,并由此探寻如何提升其专业认同感的路径,以促使其在今后的专业学习中不断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主动进行个人医学学涯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为社会培养出一批有医德医风、有人文关怀、有精湛技能的医学人才。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某所具有代表性的医学院校医学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在选取合适的样本量时,充分考虑了医学专业的覆盖范围和学生生源地等因素,涵盖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儿科学、护理学、助产学等多个医学专业。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22份,其中35%为男性,65%为女性。同时,对30位同学进行了采访,采访对象覆盖了多个医学专业以及不同学习成绩层次的学生,以便更加全面了解学生们的专业认同情况。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综合医学高等教育特点,基于医学专业认同相关研究[1-6]自编设计《关于医学本科二年级学生专业认同度的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工作,其包含有报考志愿情况、专业喜欢程度、专业了解程度、学习困难程度、未来职业方向等维度,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发放,共回收有效问卷122份。

2.半结构访谈法:选取30位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半结构访谈,围绕专业认知、学习感受、未来规划等方面进行问询,在遵循预设问题框架的基础上,鼓励接受访谈的学生畅所欲言,深入探讨影响他们专业认同的关键因素。

三、结果与讨论

(一)报考志愿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68%的学生在高考志愿填报时是以第一志愿填报的所学专业。受访的30名学生也有18人表示是因为个人兴趣选择的医学专业,这充分表明大部分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对医学专业有一定的兴趣和向往。如,某位被访者表示,因小时候家人住院看到医院医生救死扶伤的场景深受触动,感觉这一份职业很伟大,所以自己很早就把临床医学专业确立为自己的高考第一志愿。然而,仍有32%的学生并非第一志愿选择该专业,这部分学生大多因调剂进入的现在所学专业,他们对专业的陌生感相比第一志愿的学生更强,需要更多的关注到他们专业认同感的提升

(二)专业喜欢程度

经历了一年的专业学习,42%的学生明确表示喜欢自己所学专业,34%的学生则感觉一般,另外24%的学生表示不喜欢该专业。对专业感兴趣的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展现出更高的自主性和更好的规划性,而喜欢程度一般或者不喜欢的学生,往往会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无论是课堂表现还是课后自主学习都相对懈怠,学习成绩表现一般,甚至出现留级预警危机。学校第一课堂的教育要在优化创新上下功夫,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参与性,提升专业教学的吸引力。

(三)专业了解程度

调查发现,有29%的学生表示非常了解专业,17%比较了解,24%一般了解,而有30%表示不了解。这意味着,在一年的基础医学课程学习中,有超过一半的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知还不够深入,而了解程度的不足也导致了大部分学生无法清晰地认识到自己所学专业的价值以及其与自身职业发展的契合点。以医学影像学为例,大部分学生目前只是知道该专业未来从事的职业会与医学影像器材操作有关,但对该专业未来的职业划分及发展前景知之甚少。学校应做好全方位的职业规划教育,强调“早临床,早实践”,拓宽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知视野,使其能够有更多的机会亲身感受医学的魅力。

(四)学习困难程度

医学理论课程内容繁多,知识体系庞大,对理论储备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要求相对较高,如本科一年级所学的基础课程人体解剖学需记忆大量的人体结构名称和位置,部分学生由于缺乏有效的记忆方法而产生畏难情绪。研究发现,有近70%的学生对目前的专业学习感到吃力。受访的30名学生中,近90%也认为医学专业学习有困难,大多集中在医学专业学习时间长、内容多、要求高等方面。学校应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辅导,让抽像知识可视化,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五)未来职业方向

87%的学生表示今后将从事与医学相关的工作,近75%的受访学生也表示日后会加入到医疗健康的行列,这反映出多数学生对医学相关职业的接受度较高。然而,仍有13%的学生存在职业选择的犹豫。在采访中,一位麻醉学专业的学生表示,虽然是自己的第一志愿,但看到医生工作压力大、医患关系紧张等问题,自己对未来的职业选择也会出现徘徊。面对此类问题,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从入学教育开始逐步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特点和专业特点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积极开展各类职业体验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医学行业的前沿知识和就业前景,坚定学生从事医学工作的决心。

四、提升路径探讨

(一)深耕第一课堂,优化理论课堂设计

第一课堂是学生学习医学专业理论知识的主阵地,医学高等院校要深入分析第一课堂专业理论教学现状,做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耦合,优化课堂设计,合理安排专业课程教学进度。同时,创新教学方法,在基础理论教学中融入医学前沿学术知识,多采用临床案例教学、PBL教学、情景模拟教学等方式,结合视频、图片、模型等辅助工具,加深学生对专业前沿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专业学习兴趣。

(二)赋能第二课堂,营造医学文化氛围

第二课堂,是学生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综合医学专业特色,鼓励各二级学院打造本学院医学特色品牌活动,丰富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内容,在全校范围内营造积极向上的医学文化氛围。可开展医学学术讲座、优秀校友职业经验分享、医学专业学习心得分享等交流活动,也可开展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医学品牌特色赛事,诸如医学模型设计大赛、人体彩绘大赛、临床技能操作大赛、医学图谱比赛等,使学生在各类第二课堂活动中感受医学文化的魅力,增强专业归属感和认同感。

(三)强化临床实践,沉浸体验医学魅力

临床操作,是学生今后就业的关键技能依据。强化学生临床实践能力,优化学校实践教学基地和临床技能中心建设,鼓励“早临床,早实践”,积极开展医院科室参观、药企参观等体验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深入临床现场的机会。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实践教学比例,匹配经验丰富的临床带教教师,通过病房见习、手术室观摩、模拟操作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充分感受临床操作魅力,提高学生对专业的理性认识与感性认同。

(四)构建职规体系,明确未来发展方向

职业规划,是学生成长成才道路的精准导航。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利用科学工具实现对所有学生的职业测评,帮助学生了解个人的兴趣、能力和性格特征,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构建一个贯穿全程的职业规划体系,明确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在教学楼或者宿舍区为所有学生开设职业规划辅导站,邀请不同专业的校友或者优秀的职业规划辅导老师担任咨询师,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兴趣爱好与职业倾向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职业规划指导,明晰问询学生的职业发展路径,点亮学生医学求学之路的领航灯。

医学本科二年级学生的专业认同度如何,对这个群体今后的学业发展、职业选择等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医学高等院校应顺应当前时代对医疗需求多元化的发展要求,综合考虑学生发展实际,为医学专业本科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护航,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提升学生未来投身医疗卫生事业的信心和决心,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输送优秀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 罗春芳,黄云晟,钟晓燕.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护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现状及对策探究[J].科技风,2024,(10):155-157.

[2] 童心,温丽影,刘传,等.安徽某医学院校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感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沈阳医学院学报,2023,25(04):435-439.

[3] 刘晓英,赵娜,李玮.影响医学本科生专业认同的个体因素和教育因素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3,(04):29-30.

[4] 颜亮,郑宇,柳力元.“课程思政”视域下材料学科学生专业认同培育路径探索[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3,(01):73-75+103.

[5] 张萌,周晓莹.医学生职业价值观、专业认同、就业力关系研究——以广西某医学院校为例[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24,32(04):494-498+529.

[6]刘文民,张艳青.医学生专业认同的现状调查及对策探究——以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部学生为例[J].中国现代医生,2022,60(26):97-101.

[7] 张慧珺,刘旬,刘建海,等.乡村振兴背景下菏泽公费专科医学生专业承诺对职业认同的影响及干预探究[J].卫生职业教育,2024,42(14):95-99.

[8] 若从彬,司建平,王先菊.中医学专业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留任基层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2024,35(06):1536-1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