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24清单的工程造价风险防控机制研究

作者

姜飞

上海新圳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 201620

摘要:在建筑与装修工程领域,工程造价风险防控是确保项目经济效益与质量的关键。24清单作为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升级版,相较于13清单,在内容、格式、计价方式及风险分担机制上均有显著优化。其清单内容更为细化,格式更贴合现代工程管理需求;计价方式更加灵活,风险分担机制也更合理,为造价风险防控提供了有力工具。本文通过深入分析24清单的特点,构建了施工阶段的造价风险防控体系,涵盖风险识别、评估与应对,旨在为工程造价管理提供新思路,推动行业精细化发展。

关键词:24清单;工程造价;风险防控;建筑与装修工程

0引言

在建筑与装修工程中,工程造价是项目管理的核心环节之一。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工程复杂度提升,造价风险日益凸显,成为影响项目经济效益和质量的关键因素。传统的13清单模式在造价管理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难以满足现代工程精细化管理的需求。24清单应运而生,其在工程量清单编制、计价方式以及风险分担机制等方面进行了优化和创新,为工程造价风险防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深入研究基于24清单的工程造价风险防控机制,对于提升工程造价管理水平、降低项目风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24清单与13清单的区别及对风险防控的意义

1.1清单内容与格式的差异

24清单在内容上更加全面和细化,涵盖了工程项目的各个细节,从基础工程到装修装饰,从材料设备到施工工艺,均进行了详细列项。这种细化的清单内容使得工程量的计算更加准确,减少了因清单漏项或描述不清导致的造价风险。在格式上,24清单采用了更加规范和标准化的表格形式,增加了工程特征描述、计量单位说明以及工程量计算规则等内容,提高了清单的可读性和可操作性。相比之下,13清单的内容较为宽泛,格式相对简单,容易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争议和纠纷,从而增加造价风险。

1.2计价方式与规则的不同

24清单的计价方式更加灵活多样,充分考虑了市场价格波动、工程变更以及施工条件变化等因素对造价的影响。它引入了综合单价法和全费用单价法相结合的计价模式,允许根据工程特点和市场情况选择合适的计价方法。此外,24清单还明确了各项费用的计算规则和调整方法,如材料价格调整、人工费调整以及措施费的动态计取等,使得造价计算更加科学合理。而13清单的计价方式相对单一,主要采用综合单价法,对市场价格波动和工程变更的调整机制不够完善,容易导致造价偏差和风险积累。

2 基于24清单的工程造价风险防控体系构建

2.1施工阶段造价风险识别

施工阶段是工程造价风险的高发阶段,准确识别风险是有效防控的前提。基于24清单的风险识别方法,可以从清单内容、工程变更、市场价格波动、施工条件变化以及合同条款等多个方面入手。首先,通过对24清单的详细审核,检查清单内容是否存在漏项、重复项或描述不清等问题,及时发现潜在的造价风险。其次,关注工程变更对造价的影响,包括设计变更、施工方案变更以及工程量变更等,分析变更原因和影响范围,提前预警可能产生的造价风险。

2.2施工阶段造价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造价风险防控的关键环节,通过对已识别风险的分析和量化,确定风险的大小和优先级。基于24清单的风险评估方法,可以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定性分析主要通过专家调查、头脑风暴等方法,对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主观判断,确定风险等级。定量分析则可以借助概率统计、风险矩阵等工具,对风险进行量化分析,计算风险值。在评估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24清单中各项费用的计算规则和调整机制,结合工程实际数据和市场信息,对风险进行准确评估。例如,对于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可以通过分析历史价格数据和市场趋势,确定价格波动的概率和幅度,结合清单中材料费用的占比,计算出该风险对造价的具体影响值。

2.3施工阶段造价风险应对

风险应对是造价风险防控的核心环节,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和措施。基于24清单的风险应对措施可以从风险规避、风险减轻、风险转移和风险接受四个方面入手。对于高风险且无法承受的风险,如重大设计变更导致的造价大幅增加,可以选择风险规避,通过重新设计或调整施工方案来消除风险。对于中等风险,可以采用风险减轻措施,如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加强成本控制等,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影响程度。对于风险可控但影响较大的风险,如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可以选择风险转移,通过签订固定价格合同、购买保险等方式,将风险转移给第三方。对于低风险且影响较小的风险,可以选择风险接受,通过预留风险费用或建立风险储备金来应对。在风险应对过程中,需要结合24清单的计价方式和风险分担机制,确保应对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3 24清单在工程造价风险防控中的应用优势与挑战

3.1应用优势分析

24清单在工程造价风险防控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优势。首先,其清单内容的细化和格式的规范化,提高了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和清单编制的质量,减少了因清单问题导致的造价风险。其次,灵活多样的计价方式和完善的费用调整机制,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价格波动和工程变更的需要,确保造价计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此外,明确的风险分担机制使得发承包双方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能够更加公平合理地分担风险,减少了造价争议和纠纷的发生。最后,24清单为造价风险防控提供了系统化的工具和方法,从风险识别、评估到应对,形成了完整的防控体系,有助于提升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

3.2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尽管24清单在工程造价风险防控中具有诸多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也面临一些挑战。首先,24清单的复杂性和专业性较高,需要造价人员具备更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才能准确理解和应用。其次,24清单的推广和应用需要相关配套政策和标准的支持,目前在一些地区和行业,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还不够完善,影响了24清单的广泛应用。此外,24清单的实施需要发承包双方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因双方对清单的理解和执行存在差异而导致争议和纠纷。针对这些挑战,需要加强造价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为24清单的推广和应用提供有力保障;加强发承包双方的沟通与协调,建立有效的争议解决机制,确保24清单的顺利实施。

4 结语

本文通过对24清单与13清单的对比分析,深入探讨了24清单在工程造价风险防控中的应用优势和挑战,并构建了基于24清单的施工阶段造价风险防控体系。研究表明,24清单在内容、格式、计价方式和风险分担机制等方面相较于13清单具有显著优化,能够有效提升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然而,在实际应用中,24清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通过加强人员培训、完善政策法规和加强沟通协调等措施加以解决。未来,随着24清单的不断完善和推广,其在建筑与装修工程领域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为工程造价管理的精细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李萌,刘文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造价风险管理[J].住宅与房地产,2021,(28):78-79.

[2]张瑞双.基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工程造价风险管理[J].中国招标,2022,(08):130-131.

[3]王新颖.工程量清单模式下的工程造价管理风险及管理措施[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3(02):42-45.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2013 .04 .01

[5]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的公告.住房城乡建设部.2024.11.26.

作者简介:姓名姜飞,出生年月1982.11.10,性别男,籍贯内门古赤峰市,现任单位上海新圳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职位项目经理、成本经理,职称,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工程造价,土建、装饰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