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研究

作者

廖东海

福建省安溪龙门中学

摘要:本研究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深入探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通过细致分析当前教学中存在的诸如学生依赖性强、学习方法单一等问题,创新性地提出构建 “动机激发 — 方法指导 — 活动支持 — 评价促进” 四位一体的培养体系。并结合丰富且具体的教学案例,全面验证了该体系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能力及习惯方面的显著效果,为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践参考。

关键词:初中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教学策略;核心素养;元认知

一、引言

在教育不断发展变革的当下,随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的颁布与实施,“学习能力” 作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愈发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然成为英语教学的关键目标之一。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提升技能,更对其终身学习意识与能力的养成意义深远。

二、自主学习能力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一)自主学习的定义

自主学习(Learner Autonomy)这一概念,由 Holec 在 1981 年提出,他认为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能够主动规划、监控和评估自己的学习过程。从具体表现来看,自主学习涵盖多个方面:在学习动机上,学习者能够自我激发学习的兴趣与动力,不再单纯依赖外部的奖励和督促;在学习策略运用方面,能够根据学习任务和自身特点,选择并运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如记忆策略、理解策略等;在学习过程管理上,能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制定学习计划,并对学习进度进行自我监控与调整;在学习结果评价方面,具备自我评价的能力,能够客观地分析自己的学习成果,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改进学习。

(二)理论支撑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主动探索、积极互动来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基于已有的经验和认知结构,对新知识进行理解和整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引导者和帮助者的角色,提供支架式指导,为学生搭建适当的学习框架,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学习,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三、初中英语自主学习现状分析

(一)学生层面

当前,大部分初中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习动机主要来源于外部奖励,如取得高分获得家长和教师的表扬、得到物质奖励等。这种外在动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使学生学习,但缺乏稳定性和持久性。一旦外部奖励消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容易受到影响。而真正能够推动学生持续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如对英语语言文化的兴趣、对知识的渴望等,却明显不足。

(二)教师层面

部分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过于侧重知识的传授,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讲解单词、语法、课文等内容上,忽视了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注重知识的记忆,而不懂得如何学习,难以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实施策略

(一)激发内在动机,唤醒自主意识

将语言学习与真实生活场景紧密结合,通过角色扮演、主题辩论等多样化的活动形式,为学生创造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级 Unit 14 “I remember meeting all of you in Grade 7” 的教学中,设计 “时光胶囊” 活动。让学生用英语记录自己在初中阶段的成长故事,如第一次参加运动会、结识新朋友等,然后将这些故事放入 “时光胶囊” 中。在课堂上,学生分组分享自己的故事,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给予回应。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英语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价值,还能激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

(二)强化策略指导,提升自主能力

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梳理单元主题词汇,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加深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学习天气相关的词汇时,引导学生以 “weather” 为中心,将 “sunny”“cloudy”“rainy”“windy” 等词汇通过分支的形式连接起来,并在每个词汇旁边添加简单的描述或例句。这样,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看到词汇之间的关系,提高词汇学习的效率。

(三)重构课堂形态,搭建自主平台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微课,将语法知识、单词讲解等内容以视频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进行自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进度暂停、回放视频,对知识点进行反复学习和理解。例如,在学习一般过去时的语法知识时,教师制作的微课中详细讲解了一般过去时的构成、用法以及常见的时间状语等内容,并通过例句进行示范。学生在课前自主观看微课,完成教师布置的简单练习,初步掌握一般过去时的基本用法。

(四)革新评价体系,促进持续发展

多元评价指标:设计包含课堂参与度、学习策略使用、自主学习成果等多维度的评价量表。课堂参与度可以从学生的发言次数、发言质量、小组合作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学习策略使用主要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运用了有效的学习策略,如是否使用思维导图整理知识、是否制定学习计划等;自主学习成果则包括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项目作品质量、考试成绩等。通过多元评价指标,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

动态评价机制:建立 “学习成长档案袋”,收录学生的学习计划、反思日志、课堂表现记录、作业、作品等内容。教师定期对档案袋中的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并给予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学生也可以通过回顾自己的学习成长档案袋,了解自己的学习轨迹,总结经验教训,调整学习策略,促进自身的持续发展。

五、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 “动机激发 — 方法指导 — 活动支持 — 评价促进” 四位一体策略体系,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能力和习惯,促进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提高。

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需要从传统的 “知识传授者” 转变为 “学习促进者”。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引导、支持和帮助,创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和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改进建议

开发校本自主学习指导手册: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开发校本自主学习指导手册,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英语学习特点,提供分阶段的自主学习训练方案。手册内容可以包括学习策略指导、学习资源推荐、学习任务设计等,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系统的指导和支持。

建立家校联动机制:家庭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建立家校联动机制,鼓励家长参与学生学习计划的制定,监督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与教师沟通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定期向家长反馈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表现,指导家长如何在家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形成家校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Holec, H. 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M]. Pergamon Press, 1981.

[2] 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S].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 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 [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4] 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第三版)[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5] Little, D. Learner Autonomy: Definitions, Issues and Problems [M]. Dublin: Authentik,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