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小学校园活动:开启学生德育成长之门

作者

张俊爽

河北省邢台市南宫市高家寨中心学校 051800

摘要:在农村寄宿制小学教育中,德育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校园活动作为德育的重要载体,对于学生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寄宿制小学开展校园活动对学生德育成长的意义,探讨如何有效利用校园活动开启学生德育成长之门,从而更好的为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德育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寄宿制小学;校园活动;德育成长

一、引言

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学生由于长时间在校生活,校园成为他们成长的重要环境。在这一环境中,单纯的课堂德育教学往往难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校园活动以其丰富多样的形式和独特的魅力,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空间和体验平台,成为促进学生德育成长的关键因素。通过积极开展各类校园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道德教育,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农村寄宿制小学开展校园活动对学生德育成长的意义

农村寄宿制小学的校园活动,是学生德育成长的重要助力。首先,学生在校独立生活时间长,如内务整理、生活技能挑战等活动,能帮助学生养成自主、自律的生活习惯,增强责任感,独立性也在实践中稳步提升,为今后独自面对生活筑牢根基。其次,像集体游戏、小组竞赛这类活动,为学生创造频繁互动机会。在合作完成任务过程中,他们懂得倾听他人意见,学会分工协作,从而提升人际交往与团队协作能力,更好地融入集体与社会。再者,结合我校特色校园文化,以“五美教育”为基点,通过思想美、学业美、身体美、诵读美、书写美的相关活动开展,进一步打造德育教育的文化渗透,激发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在活动氛围中领悟传统美德、逐步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三、利用校园活动开启学生德育成长之门的策略

(一)结合地理位置与校园特色,设计多样化的校园活动

1.农事体验活动

农村寄宿制小学周边通常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农事体验活动,开辟校园种植园,划分了不同班级的种植区域,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种植各种蔬菜,在收获季节,学生们将自己种植的蔬菜送到学校食堂,与全校师生分享劳动成果,让学生亲自参与播种、浇水、施肥、收获等过程,这种亲身经历让他们对劳动和节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能够了解农作物的生长知识,体验劳动的艰辛,更能深刻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从而养成珍惜劳动成果、热爱劳动的良好品德。

2.“五美教育”活动

在我校特色校园文化的深厚土壤中,“五美教育”理念如熠熠星辰,照亮学生成长之路。学校以思想美为核心,通过主题班会、争当“冀南红小宣”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培养具有爱国情怀、勇于担当时代使命的新时代好少年。学业美方面,组织学科竞赛、学习经验分享会,激发学生求知欲,提升学习能力。为塑造身体美,学校开展趣味运动会、坚持阳光运动一小时活动、课间操比赛,鼓励学生积极锻炼。在诵读美上,举办诗词朗诵会、经典诵读比赛,让学生在朗朗书声中感受文学魅力。书写美活动同样精彩,书法展览、书写比赛层出不穷,帮助学生练就一手好字,传承汉字文化。五美教育”活动全方位开展,助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

(二)注重活动过程中的引导与教育

1.设立明确的活动规则与道德要求

在开展校园活动之前,教师要向学生明确活动规则以及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准则。例如在校园运动会中,强调公平竞争、尊重裁判、尊重对手等原则。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对于遵守规则和道德要求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违反规则的学生要进行耐心的教育和引导,让学生明白正确的行为方式。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强化道德意识,将道德要求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2.开展活动后的总结与反思

每次校园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总结与反思。可以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引导学生思考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例如在一次校园环保活动结束后,学生们分享了自己在活动中看到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及自己为解决这些问题所做的努力。通过这种交流,学生们不仅能够巩固在活动中所学到的环保知识和感悟到的道德观念,还能够从他人的经验中获得启发,进一步提升自己的道德认识和行为能力。

(三)加强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德育成长

1.邀请家长参与校园活动

农村寄宿制小学虽然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但家长对学生的德育影响依然不可忽视。学校可以邀请家长参与校园活动,如亲子运动会、家长进课堂讲家乡故事等。通过家长的参与,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活动积极性和自信心,另一方面家长可以在活动中与教师共同关注学生的表现,及时发现学生在德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与教师共同探讨解决方案。例如,在亲子运动会上,家长和学生一起参与比赛,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能够观察到孩子在团队合作、竞争意识等方面的表现,教师也可以与家长交流孩子在学校的日常德育表现,双方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2.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活动

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活动,针对农村家长在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培训。例如举办关于如何培养孩子良好品德的讲座,向家长传授一些基本的德育方法和技巧。同时,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及时反馈学生在学校的德育情况,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园活动中的表现以及取得的进步,共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四、结论

在农村寄宿制小学教育中,校园活动是开启学生德育成长之门的重要钥匙。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校园活动,结合农村特色,注重活动过程中的引导与教育,并加强家校合作,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德育成长。在校园活动中,学生不仅培养了独立生活能力、人际交往与团队合作能力,还塑造了良好的品德和价值观。因此,农村寄宿制小学应充分重视校园活动的德育功能,不断探索和创新活动形式与内容,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支持,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校园活动中,开启精彩的德育成长之旅,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

参考文献

[1]杜娟云. 开展校园节日文化活动,提升小学德育实效 [J]. 教师, 2020, (34): 5-6.

[2]朱肖兰. 小学德育教育和特色综合实践活动整合措施探究 [J]. 新教育, 2024, (35): 4-6.

注:本文为2023年度邢台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德育实践研究”的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3Y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