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铁车站机电设备集成化运维管理模式研究
鲁谊辉
杭州地铁科技有限公司
引言
城市地铁安全运行关乎交通效率与乘客安全,车站机电设备是运营核心,涵盖多专业系统且相互关联。但当前多数地铁企业采用传统专业分工运维模式,存在效率低、资源配置不均、故障响应滞后等问题。随着网络化运营与精细化管理发展,传统模式局限性凸显,设备系统信息孤岛、维护缺乏系统性等问题突出,亟需高效协调的智能运维模式。集成化运维模式通过系统集成等实现统一管理与协同运维,研究其构建与实施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1. 城市地铁车站机电设备集成化运维管理的内涵与特征
城市地铁车站机电设备集成化运维管理是指在统一的管理框架下,通过系统性整合各类机电设备资源,建立跨专业、跨系统的协同运维机制,实现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故障的快速响应、维护的科学规划和资源的优化配置。这种管理模式的核心在于打破传统专业壁垒,构建一体化的运维管理体系,通过集成化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提升机电设备的整体运行效率和可靠性。集成化运维管理模式具有系统性、协同性、智能化和标准化等显著特征。系统性体现在将各类机电设备视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考虑设备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制定综合性的运维策略。协同性表现为各专业运维团队之间的紧密配合和资源共享,通过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实现运维工作的高效协同。智能化特征主要体现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智能化的监控预警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提升运维管理的科学性和精准性。标准化则要求建立统一的运维管理标准和规范,确保各项运维活动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执行。此外,集成化运维管理模式还具有动态适应性和持续改进的特点,能够根据设备运行状况和管理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和优化管理策略,实现运维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
2. 集成化运维管理模式的构建策略
2.1 统一管理平台建设
统一管理平台是机电设备集成化运维的核心设施,其质量决定集成管理目标的实现程度。平台建设需遵循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等原则,整合各类设备监控数据、运行参数和维护信息,构建全专业、全流程综合管理系统。技术架构采用模块化设计,含数据采集层(统一接入设备数据)、处理层(提供数据支撑)、业务应用层(集成核心功能)和用户界面层(支持多终端访问)。平台还需具备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功能,为运维决策提供依据。
2.2 协同运维机制完善
协同运维机制是集成化运维模式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其完善程度影响各专业团队协作效果与整体效率。构建需以流程优化为核心,明确分工与协作关系,建立标准化模式。要建立统一运维指挥调度体系,设调度中心统筹协调、调配资源;完善团队沟通机制,建定期会商和紧急响应机制,设跨专业小组促技术交流;建立运维质量评估与激励机制,形成良性协作氛围。同时需包含应急协同响应,明确故障处置流程与责任主体。
3. 集成化运维管理模式的实施路径
3.1 组织架构优化
组织架构优化是实施集成化运维管理模式的前提条件,需要对传统的专业分工式组织结构进行系统性调整和重构。优化后的组织架构应体现集成化管理的理念,既要保持专业技术的深度,又要加强跨专业的协调统筹。在组织层级设计上,应建立扁平化的管理结构,减少管理层级,提升决策效率和执行速度。设立统一的机电设备运维管理部门,作为集成化运维管理的核心机构,负责制定运维管理政策、协调各专业运维活动、监督运维质量等职能。在该部门下设置专业运维中心和综合调度中心,专业运维中心负责具体的专业技术工作,综合调度中心负责跨专业的协调统筹工作。同时要建立矩阵式的项目管理机制,针对重大运维项目和跨专业运维任务,组建临时性的项目团队,由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员组成,确保项目的高效推进。在人员配置方面,要培养一批具备综合专业知识的复合型运维管理人员,既要掌握某一专业的深度技术,又要了解其他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能够胜任跨专业的协调管理工作。
3.2 技术体系建设
技术体系建设是集成化运维管理模式实施的核心支撑,需要构建涵盖监测诊断、预测维护、智能调度等功能的综合技术体系。监测诊断技术作为技术体系的基础,要求建立全面的设备状态监测网络,通过部署各类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现对机电设备关键参数的实时监测和状态评估。建立标准化的设备健康评估体系,通过制定统一的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实现不同类型设备健康状态的量化评估和对比分析。预测维护技术是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设备历史运行数据和故障模式,建立设备劣化趋势预测模型,实现从被动维修向主动维护的转变。智能调度技术要求建立基于优化算法的运维资源调度系统,能够根据设备状态、维护需求和资源约束等因素,自动生成最优的维护计划和资源配置方案。数据融合技术是实现集成化管理的关键技术,需要建立多源数据融合平台,整合来自不同设备、不同系统的数据信息,形成统一的数据视图和分析基础。同时要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技术体系,通过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数据加密等安全措施,确保运维管理系统的信息安全。技术体系还应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兼容性,能够适应未来技术发展和设备更新的需要。
3.3 制度流程规范
制度流程规范是集成化运维管理模式规范化运行的重要保障,需要建立覆盖运维管理全过程的制度体系和标准化流程。制度体系建设应以现有规章制度为基础,结合集成化管理的特点和要求,对原有制度进行修订完善,补充制定新的管理制度。重点要建立集成化运维管理责任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在集成化运维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建立运维质量管理制度,制定统一的质量标准和考核指标,建立质量监督和改进机制。完善运维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安全责任意识,建立安全风险识别和控制机制。流程规范化是制度落地的重要手段,需要对现有运维流程进行系统梳理和优化,建立标准化的作业流程和操作规程。重点要规范设备巡检流程,建立统一的巡检标准和记录要求,确保巡检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规范故障处置流程,明确不同类型故障的处置程序和时限要求,提升故障处置的效率和质量。规范维护作业流程,建立科学的维护计划制定和执行机制,确保维护工作的系统性和前瞻性。
结束语
城市地铁车站机电设备集成化运维管理模式研究,是适应现代化运营需求、推动运维转型的必然选择。本文探讨的构建策略与实施路径,为企业提供了可行方案。其实施需统筹技术、管理、人才协调发展:技术上避免孤岛与重复建设,管理上强化顶层设计,人才上培养复合型团队。未来需持续完善该模式,关注新兴技术应用,探索更智能精细的管理方法,为高效可靠的地铁运营保障体系提供支撑。
参考文献
[1] 周贤浩 . 地铁车站的土建与机电施工协调管理 [J].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3(2):155-156+159+16.
[2] 李良 . 试论如何实现机电工程与土建工程的有效衔接 [J]. 科学技术创新,2024(31):222.
[3] 高洁,具林,陈先跃 . 大型建筑工程土建与机电安装专业之间施工中的衔接与配合[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3(31).